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排长是最基层的干部,是最锻炼人的岗位。每年夏天,新学员毕业来到部队,交流最多,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怎样当好排长,许多过来人传授经验,讲的最多的也是这个问题。对于怎样当好排长,新学员集训时师政治部主任谢坚立的几句话,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帮助我到连队后迅速打开局面,建立威信,结合我自己的工作经验,具体讲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笔者在连队看到这样一幕:一位连队干部向领导反映连队至今未通沥青路的问题,希望能够想办法解决。可领导说:"需要规划的地方很多,实在没办法了明年再说,你给大家解释解释吧。""可我给职工们都解释了几年了……"连队干部为难地说。不难看到,当前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注重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问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但是,也有少数干部在面对群众的困难时,总是"耐心解释"的多,下力气解决  相似文献   

3.
打牌     
我从不喜欢打牌发展到经常和战士们一起 甩扑克,是因为之前干新闻工作,觉得时间紧、 任务重、人生短暂,有太多的事要做。而今生 活在连队,感觉自己像战士们的兄长一样,独 善其身只能是孤家寡人,多关心别人,融入战 友间亲密真挚的友谊中,是连队干部可以信手 拈来却忽视不得的快乐。这也是战友们所希望 遇到的干部。 我们喜欢打提双升,是周末和节假日期间。 由于本人技术精湛,常放苍蝇,让下家出错牌, 所以,这牌打得很热闹,不时可以见对家的两 个战友气得吹胡子瞪眼睛,间或批评与自我批 评几句。本人从来都是以智胜算,这牌打得是  相似文献   

4.
支农不添乱     
近日,七师工八团机关干部连续两次下连队支农,交通工具、劳动工具全部都是自己解决。笔者深为工八团机关干部的这一做法拍手叫好!回想以前,有的团场机关干部在下连队支农时,既要连队派车接送,提供工具,又要连队送水送饭。稍有  相似文献   

5.
在各级的共同努力下,过去基层干部缺编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由于部队调整精简,在新毕业学员补充到位后,一些基层连队的排长、司务长出现了超编。连队干部多了,有利于连队的教育、训练、管理,也有利于保持基层干部的在位率。但由于连队干部超编,致使有的岗位要超配一名干...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南京军区某部在经费、粮秣、物资普查中发现,全团司务长队伍中90%以上是在一个连队土生土长起来的。他们中不少人片面地把自己的成长进步归结到个别连队干部身上,一旦有了财权、物权时,便利用职权感恩报德。少数司务长对连队干部私买公报、虚报冒领等问题,明  相似文献   

7.
他就端坐在我们的对面。一张办公桌相隔,我能看清他脸上刚从训练场走下来的仆仆风尘。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似乎并没有在表情上刻画出什么异样。他凝视着我,像要说什么可什么也没有说。"拉巴次仁,对自己为什么能当典型,请说说你的真实想法。"记者的问题开门见山。"从来没有想过当什么典型,只是感觉你们来采访我,训练会有影响。本来按照训练大纲的要求,我们的训练就非常紧张,但要接受你们的采访,我只能用课余时间来弥补,会影响到战士们的一些休息时间。关键是,我觉得自己还不够当典型,差距很大,我们旅像我这样的连队干部很多,大家都很优秀。与其他艰苦的边海防战友相比,我更算不了什么。"拉巴次仁的回答朴实得有些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8.
军旅益友     
我常常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捧读《环球军事》, 有时读到精彩之处,就把它的精华摘录到我的读书笔记上。作为一名当代军人,尤其是一名军事干部,我特别喜欢《环球军事》。它是我军旅生涯的良师益友。它让我了解了外国军队的体制、编制和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在我军现有武器装备的情况下,它让我懂得了如何使人与武器装备更好的结合以及充分发挥人在现代化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每次《环球军事》发到连队后,我总是第  相似文献   

9.
偏远小站,不一定寂寞;10名官兵,也很快乐。许多时候由于它的出现,生活变得生动有趣。原本是条狼狗,可官兵却爱唤它"小黑"——军校毕业后,我来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一个小站、两排平房、三名干部、七名士兵、还有一只不满六个月的小狼狗——小黑,这就组成了我的连队,我的新家。连队单独驻扎在小村外,远离都市的繁  相似文献   

10.
时常听到一些连队干部在做思想工作时叫苦 ,说他们搞连队工作多么不容易 ,有时就干脆把战士推到了那个位置上 ,来个“换位思考” :假如让你当连队的指导员 ,让你当连长如何做工作 ,要相互理解等等。笔者认为 ,在做思想工作时让对方设身处地地来个“换位思考” ,让对方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环境中 ,多一些思考 ,这是必要的 ,多一些理解 ,也是可行的。但如果总是用这样的话来做思想工作 ,总是让人家理解你 ,你做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就值得怀疑了。如果总是用“换位思考”来做工作 ,就如同是“望梅止渴” ,一时还可以解决问题 ,时间长了就不会…  相似文献   

11.
笔者下基层时认识了一位连队文书。最近,他来电话说是主动要求到战斗班“锻炼”了。这位战士不仅懂点“琴棋书画”、板报出得好,而且上面要点材料、战友立功受奖的事迹也大都由他执笔。干得挺好的为何“辞职”呢?在我反复询问下他才道出实情:连队干部时常让他买点日用品、买包烟什么的,却又常忘付钱,自己又不好开口要,实在垫不起,只好“辞职”。据了解,在基层类似现象不为鲜见,不仅干部中有之,班长、骨干中也为数不少。为何一些干部、骨干如此“健忘”呢?细细想来,缘由并不复杂:因为工作繁忙,百忙之中真就给忘掉了,此其一;因为钱数不多,三元…  相似文献   

12.
宁淑娥 《政工学刊》2011,(12):62-62
咨询:我是某守礁连队的指导员,我连队的一名战士,半年前分到岛上,开始时受不了岛上的大雾和空气湿度,穿着湿漉漉的衣服,身上起了不少皮疹,感觉奇痒,夜里睡不着觉,喝不了发咸的水,经常拉肚子。  相似文献   

13.
正"我‘当兵'的时候被评为连队最佳内务!""我获得连队理论达人的称号呢!""我当兵半个月,体重减了五公斤,混熟了以后他们都叫我减肥达人。"乍一看,大家一定以为是几个新兵在晒自己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可是再一看交谈者肩上的星星、胸前的资历章,都是一些当兵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机关领导干部,他们彼此交谈怎么会晒起这些新兵的成绩呢?下面让我们通过一组照片来回顾一年多以来,领导和机关干部们的"列兵"生活。  相似文献   

14.
我喜欢上诗歌,虽然时间较长,但真正下力气坚持写诗,却与边防站的一头老牛有关。那些年连队条件非常艰苦,用水都是从山下几公里外的小河拉上来。过去没有抽水机,靠一头牛驮水(有时还得连队官兵肩挑背驮)。这头牛可真是一头老黄牛,给连队默默无闻地拉了10年水,临终前背上都还驮着水。就这么一头牛,用自己的四肢兑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平常就比较爱诗的我,诗兴大发,把牛写进了诗。  相似文献   

15.
如果我是一颗星星,我想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一颗。是啊!芸芸众生,谁不希望自己出类拔萃呢?盛夏时节,记者来到太行山脚下,采访了一位被官兵们誉为小画家、小作家、小记者的出类拔萃的北京军区某团政治处报道员王志,听他讲述自己自学成才的心路历程和成功启示。基层小画家王志自幼爱好美术。他入伍不久,连队干部就发现他是个爱写写画画的小秀才,便安排他当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味道     
正进入冬季,口中无味,我便去超市买回几袋包装精致的萝卜干。虽然味道各异,但是,总吃不出母亲腌制的萝卜干的那种风味,那种在口腔里嘎嘣脆响的感觉。懂事后,记得一家5口人全靠当连队干部的父亲的微薄工资维持生计。母亲响应党的号召,提前退职在家照顾子女。  相似文献   

17.
尊重干部,以情带兵,温战超从来都是只做不说,他在战友们心中是一位响当当的"金牌"班长。在沈阳军区外长山要塞区某海防团炮兵三连,只要提起温战超这个名字所有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连队主官说:"有温战超在,连队的事少操心一半。"战士们说:"温战超是我们的主心骨,我们都愿意跟着他干!"但是温战超自己却说:"我是一个战士,  相似文献   

18.
基层之声     
编辑同志: 前不久,笔者到某部去看望战友,发现不少战士进连队干部房子,不是报告、立正、敬礼、严肃正规,而是弯腰、敬烟、点头、嘻嘻哈哈。一些干部也随便对战士逗笑取乐。当谈及此事时,连队干部却说:连队嘛,太“正规”了,显得“死气”,随便一点,才显得官兵关系融洽。  相似文献   

19.
向基层官兵借力,不仅成就了我自己,也让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这样带兵打仗还有什么完成不了的任务、攻不下的山头?20年前,我从学校毕业分到连队时,本想把学校所学知识带到部队大干一场,谁知,还没派上用场就碰了壁。当兵锻炼之初,班长特别关照我:"你虽然挂着列兵军衔,但今后是要当干部的,平时跟我一起搞搞管理就行了。"但战士们却不这样看:"你来连队比我们晚,专业素质比我们差,要想我们尊重你,请拿素质来说话……"听了  相似文献   

20.
群言堂     
办实事何待"下去"时干部下基层,为民办实事,这是好事。但未下基层去工作的怎么办?有人说,这很简单,等我下到连队,也给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