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期间,威慑战略一直是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也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冷战后,由于全球形势的变化,美国的军事战略明显地将重点放在了“预防性防务”上。但无论美国作出何种努力,总是无法制止新的“威胁”的形成。而新的“威胁”一旦出现,美国仍需采取威慑手段,扼制其发展成对美不利的武装冲突。例如1993年的“灵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美国政府经过三位总统十几年的准备之后,开始着手对其庞杂的国防工业进行了“基于作战效能”的转型。该文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安全和资源利用率等几个方面对冷战后美国国防工业转型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抵消战略”是美国国防与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防部通过开发与运用非对称手段,以在防务领域抵消对手优势的重要战略工具。在美苏冷战中,美国曾对苏联实施了两次成功的“抵消战略”。如今,美国政府为应对所谓新一轮大国竞争,又展开了“第三次抵消战略”。所以,通过对冷战中美“抵消战略”路径进行深入探析,以对美“第三次抵消战略”进行评估和应对,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从“冷战型”到“冷战后型”的美国海军在1994年发布了著名的“前沿存在,由海到陆”战略,这是美国海军对冷战结束后1991年提出的“由海到陆”战略的补充。1996年底,美国海军又进一步将海军战略调整为“前沿作战,由海到陆”的新战略设想。美国海军提出的这一新战略将是它跨入21世纪海军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美国海军“前沿作战,由海到陆”这一新战略的形成是和二战后美国的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世界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美国总统和军方的职能部门以及军事理论界,纷纷提出了一些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思想。 一、要求树立以“经济安全”为核心的新安全观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相继将本要注意力转向本国的经济发展,美国也不例外。在克林顿政府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确保美国的防务安全和维护美国的价值观)中,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是列在首位的。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就指出:“美国所需要的不是缩小规模的冷战思想”,而应制定  相似文献   

6.
美国卡特政府执政后期,国防部部长哈罗德·布朗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形成政见同盟,一同建议深化美中安全关系,强化“联华制苏”。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美苏“缓和”终结后,以售华防御性军备与超视距预警雷达为核心,以布朗1980年历史性访华和深化美中军事外交关系为标志,以鼓励西欧盟国提质对华军售为补充,中美两国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制苏安全协调关系进一步升级为初步战略关系。中方乐见中美安全关系进步,借此提升军力、改善战略环境。中美初步战略关系有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亦是美国对苏“新冷战”的关键组成,促进了冷战再转型。布朗所强调的“有限军售援华战略”,及其提防中国独立意志崛起的心态一直发挥影响,直至1989年美国终结对华军售。布朗访华及其有限发展美中安全关系的实践,构成冷战末期中美初步战略关系的关键内容,亦彰显中美大国关系中持续作用的结构性纠葛与战略性矛盾。  相似文献   

7.
综观美国独立战争以来的战略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代,即冷战前时代、冷战时代和冷战后时代。“冷战前”的170多年中,美国的战略理论,除了马汉的“海权论”之外,几平没有独创的东西,基本上沿袭欧洲传统的军事理论,战略思想主要是由大陆扩张发展到海外扩张,变化缓慢。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50多年冷战及冷战后时代,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和国际政治的变迁,美  相似文献   

8.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表示,俄罗斯计划在2014年上半年完成“铁路机动导弹作战系统”的初步设计。这也意味着这种冷战时期令西方胆战心惊的“死亡列车”又要“重出江湖”。实际上,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反导系统和“全球快速打击”计划,面对北约东扩和复杂多变的安全局势,俄罗斯正在重点加强战略力量的建设,一个攻防兼备、跨越太空和海洋的“战略新力量”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9.
6月19日,美国防部代表总统向国会提交了期待已久的新《核运用战略指南报告》,从核军控角度来看,《报告》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报告》要求进一步削减美国已部署的战略核力量,同时减少对“遇袭即发射”的规划;另一方面,《报告》却又重提了冷战时期的一些“旧腔调”,如打击军事力量战略、保留“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以及继续在欧洲前沿部署非战略核武器等。  相似文献   

10.
快讯传真     
《国防科技》2001,(6):78-81
美俄完成冷战时期签署的削减核武器计划;美国亚洲新战略报告出笼;美国防部长提出加强空间军事力量方案;美空军研究未来的弹道导弹技术;美国“民兵-3”导弹已经更换了新的制导系统;“全球鹰”首飞太平洋;俄罗斯开始批量生产反鱼雷导弹系统;俄罗斯海军“猎豹”核潜艇将于6月试航;俄罗斯太空轨道不再拥有侦察卫星;  相似文献   

11.
胡欣 《现代军事》2010,(2):20-24
冷战期间.美国在亚洲地区保持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如今,冷战已经结束20年了.美国却没有打算处理掉如此庞大的“冷战遗产”.而是继续向亚太地区调兵遣将。2009年12月.美方媒体披露.美国海军将派遣新的”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俄克拉荷马城”号进驻亚洲.目的在于”为了阻止亚洲海域可能发生的对美国海军威胁的势力”。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两个多月以来,由于美国和欧洲盟国在北约新秘书长候选人问题上意见分歧,争执不下,使得北约“总管”这一职务一直空缺。后经过讨价还价,1995年12月5日西班牙外交大臣索拉纳才被任命为新秘书长。北约秘书长如此难产历史上尚属首次。 北约,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它是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主要国家组成的军事集团,成立于1949年4月。40多年来,北约在冷战时期扮演了与华约对抗的角色。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以后,它提出了东扩战略,以图主宰欧洲事务,并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近几年来更是十分活跃,其角色突然吃重。  相似文献   

13.
陈辉 《华北民兵》2004,(1):54-55
冷战结束后,美国独霸世界,科索沃战争实现了北约东扩,威胁了俄罗斯的家门。阿富汗战争后,美国又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军事基地,在中亚形成对俄的新威胁。针对美国的得寸进尺,俄罗斯也在吉开设军事基地,与美国展开了软对抗。韩国建立“宇航司令部”,表现出继美、俄建立天军后,中小国家也开始把太空作为未来战争的新战场;“千岛之国”的武装体制,会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白俄急于与俄军合并,反映出两军优势互补,各有所得;伊拉克游击战升级,很可能使美军陷入持久战的泥潭;中日重开军事交流、中巴联合军事演习。说明中国军队仍在加强与各国军队的友好往来,推进世界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14.
李庆功 《环球军事》2008,(23):18-19
从地缘战略上看,拉美地区可谓是美国的“后院”,而原苏东地区则可谓是俄罗斯的“前庭”。冷战后特别是近年来,美国对俄罗斯的“前庭”肆意围剿,急欲吞并,而俄罗斯则在坚决捍卫其“前庭”的同时,一举包抄到美国的“后院”,闹得美国不得不“瞻前”而“顾后”。这场“前庭后院”争夺战以美攻俄守开打,现已转为美俄互有攻守,而且正愈演愈烈,日趋尖锐化、白热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乔林 《当代海军》1999,(2):35-36
乘上“亚太快车”还要充当“火车头”在二战后的将近半个世纪内,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一直在欧洲。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华约的散伙,冷战宣告结束。目前,东欧、中亚地区动荡不安,经济严重滑坡;北美、西欧也矛盾重重,经济停滞;唯独亚洲,尽管出现了金融动荡,但其前景仍然为各国政治家和企业家看好。  相似文献   

16.
一、美俄继续推进核威慑战略 并保有大量的核化生武器 冷战结束后,美、俄调整核战略,放弃了打核大战的准不承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继续推行核威慑战略,并把重点转向第三世界强国。 1997年1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调整核战略的秘密指令中指出:美国将继续把核武器作为“不定期的未来国家安全的基石”,“美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在“用核武器袭击俄罗斯的军方和非军方领导机构及核部队”的同时,把中国、朝鲜作为瞄准目标。说明冷战结束后,美国以中国为主要潜在对手和“假想敌”,其核战略也以中国为主要目标。 俄罗斯作为原苏…  相似文献   

17.
刘琳 《国防》2016,(8):67-70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积极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并将强化与东南亚的关系作为重点,在其任期内给予东南亚前所未有的关注。出于维护美国在东南亚战略、安全、经济等利益的考虑,特别是要保持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奥巴马政府的东南亚安全战略较之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更为全面、主动,战略举措更具实质性和多样化,而这对地区安全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18年10月,美国宣布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中导条约》是美苏两国在冷战后期达成的,并得到了切实执行的条约,对于维护冷战后全球战略平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冷战后,俄美曾经企图将《中导条约》多边化,构建俄美新型战略关系,但最终反目成仇,使得俄美关系严重倒退,并迈入新的相互战略遏制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郭健  王磊  许庆 《军事历史》2023,(3):99-104
自进入太空开始,美国依据国际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其太空战作战理论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安全。按照战略侧重点的不同,美国太空作战理论长期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可分为美苏冷战、全球反恐和重回大国竞争三个时期,先后出现了“太空控制学说”“太空庇护所”“新边疆”等理论,在开发和利用太空的能力不断提升过程中,“太空控制”理论逐步占据了主流,共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太空作战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反恐行动的深入,2002年的“国际局势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由美国主导的反恐联盟与国际恐怖主义之间的战争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亚,美军在阿富汗山区的军事行动虽然称不上大规模战争,但新世纪信息化作战的方式“尽现原神”。凭借近10年来高新科技的发展,美军实施海空精确打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