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工学刊》2011,(10):F0002-F0002
2011年9月5日下午,《政工学刊》编委会成立仪式暨第一次编委会会议,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学术报告厅召开。学院康政委到会并作重要指示,刘副政委宣读了《关于成立(政工学刊)编委会的通知》,会议由政治部杨主任主持。《政工学刊》编委会由学院首长、机关领导和专家教授等组成编辑部王德庆主编简要介绍了刊物基本情况和近年取得的成绩,之后委员们就办刊工作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扬鞭催马向前行宋斌华自1984年走上政治工作岗位之后,我就与《政工学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编辑老师的精心扶持下,1986年6月我在《学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政工研究文章,从而增强了政工研究和写作的信心。在担任《学刊》特约通讯员以来,收集了《学刊》的...  相似文献   

3.
基层政工干部的良师益友李放鸣,周斌今年,86047部队订阅《政工学刊》70册,发给连队指导员人手一册。他们用《学刊》指导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学《学刊》、用《学刊》已蔚成风气,《政工学刊》成为基层政工干部的良师益友。基层政工干部普遍反映,《学刊》综...  相似文献   

4.
《政工学刊》的可贵之处衣述强笔者是《政工学刊》的忠实读者,也是借《政工学刊》这个园地成长的一名作者。在《政工学刊》创刊15周年之际,结合多年读刊和投稿、用稿的体会,谈点感想。一、刊风正派,量“质”用稿。一个刊物办得是否有价值,真正能吸引读者,关键是能...  相似文献   

5.
王群 《政工学刊》2011,(9):80-80
接触《政工学刊》十余年,见证了它的发展,从16开本48页到现在的大开本80页,一路走来,其间蕴含了多少办刊人的辛苦。责任成就事业,学刊编辑人员始终坚持着,努力做出精品。  相似文献   

6.
教人向上的挚友申德昌作为消防战线中的一员,我们支队全体官兵与《政工学刊》相濡以沫,算起来,已有近十年的阅历了。每年支队领导都让政治处订阅《政工学刊》40份,分发每个政工干部人手一套。《政工学刊》成了支队每个官兵的———知心朋友。消防部队是一种特殊的部...  相似文献   

7.
一晃,我与《政工学刊》已有10年的感情了。从热情满怀的懵懂学员到初涉政工的部门干部,从严谨细致的机关干事到独当一面的基层主官,一路走来,阅读《政工学刊》使我受益匪浅。一本枕边的杂文选刊。初识学刊还是大一军训时。虽然当时对政治工作还很陌生,但研究探讨政治工作的  相似文献   

8.
喜结新朋友     
喜结新朋友房爱民《政工学刊》是我去年才结识的新朋友。那时我刚从连队调入政治处担任宣传干事,政工素质弱,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我找到了《政工学刊》,被其栏目之全、指导之强和内容之新深深吸引。时间虽短,但与《政工学刊》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成为我的新朋友。政...  相似文献   

9.
近来,遇到两件同《政工学刊》有关的事。一件是,收到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中外崇高论》,收入《学刊》刊发的鄙人文章《守卫英雄》。另一件是,一位归国华侨通过成都军区文工团来电话,说他看到《政工学刊》发表的《百姓认事不认言》一文,称赞了他的祖先,很感动,向笔者和刊物表示感谢。这样的事至少表明,各界人士是重视《政工学刊》的,是好事。  相似文献   

10.
学刊认稿不认人刘继文笔者订阅《政工学刊》已达十年之久。对贵刊的评价或者说贵刊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坚持办刊宗旨,维护刊物形象,做到认稿不认人。只要稿件质量好,不分官位高低,同样采用,实属难能可贵。相反,有些刊物就做不到这一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社会上...  相似文献   

11.
《政工学刊》2018,(12):2-2
1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本刊被评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政治学类),是入选该核心的唯一军队政工期刊。此次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标志着刊物理论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得到业界认可,充分体现了中国社科院和评审专家对《政工学刊》办刊质量的高度肯定、对军队政治工作的关心支持、对军队期刊的鼓励鞭策。  相似文献   

12.
致《政工学刊》编辑部编辑部全体同志:今年8月是《政工学刊》创刊15周年。值此刊庆的大喜日子,作为贵刊的历史见证人、忠实的撰稿人(特约通讯员)和热心的读者,我特向同志们致以诚挚的祝贺!《政工学刊》的前身,是海军政治学院的前身海军政治学校的校刊──《教学...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政工学刊》的忠实读者、投稿者和收藏者,从2005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开始订阅杂志,一直到现在,期期不落。通过阅读《政工学刊》我不仅更好地了解了基层政治工作情况,也收获了许多搞好政治工作教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是《政工学刊》的忠实读者,多年订阅、期期必读。据了解,我们集团军所属部队订阅《政工学刊》的单位和数量也是逐年增加,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我们认为,《政工学刊》作为全军创办最早的政治工作综合性期刊,其鲜明特点是:方向明确、与时俱进,栏目丰富、紧贴实际,指导性强、方法实用,排版大气、编辑精细。为使贵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去年6月25日,我意外接到《政工学刊》编辑部老师打来的电话,我撰写的《细辨“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发表了。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激动地差点蹦起来,真没想到战士写的文章也能上《政工学刊》。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指导员叫我到办公室,鼓励我报考军校。看到桌上厚厚的一叠《政工学刊》,便向指导员要了一本翻翻,这一翻就是10年。这10年中指导员已经成为大队政治处主任,我也从一名士兵成长为具有硕士学位的指导员。这期间《政工学刊》帮我解答了很多疑惑,  相似文献   

17.
有感于它是充实理论的知识加油站。《学刊》从内容到形式都闪烁着编者的创新精神和精品意识,体现着编者关注军队政治工作发展规律、关心部队政工人才培养、紧贴基层、紧贴官兵的办刊态度。《学刊》中有些很具理论指导性的文章,以我们的知识和阅历,并不能完全消化吸收,但它严谨而又深入浅出的行文风格,却能使读者在轻松、平等、循循善诱中接受知识、明晓道理。  相似文献   

18.
王亮 《政工学刊》2011,(9):80-80
我最初在部队做技术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政工学刊》,使我对政治工作逐渐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促使我走上了指导员、机关于事的岗位,专注于政治工作实践和研究。这一切,都要感谢贵刊独到的办刊风格。  相似文献   

19.
政工研究的园地基层干部的挚友海军政治部政研室主任赵洪才斗转星移。《政工学刊》已创办15周年了。作为学刊的一名忠实读者,我向学刊的领导和全体编辑表示衷心祝贺。15年来,在海军政治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你们辛勤耕耘在这块平凡的园地里,为海军政治工作研究奉献出...  相似文献   

20.
《政工学刊》作为全军创办最早的政治工作综合性月刊,可以说,年年有新气象,岁岁有新发展,总能带给读者新鲜感。比如刚刚过去的2011年,《学刊》与海政干部部联办"人才建设论坛"专栏,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征文,成立《学刊》编委会等等。作为一名《学刊》的忠实读者和投稿者,对《学刊》发生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绩感到高兴,由衷希望《学刊》在军队政治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此,我想就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