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国酒茅台文化,是一种高品位的企业文化。蕴涵着造福于民、服务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这两方面的重要内容,深刻地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是厚重的文化沉淀。据史料载,早在公元前135年(西汉建元六年)茅台古镇一带就有了酿酒活动。清代乾隆年间开修赤水河航道,茅台成为川黔的物资集散地,两岸经济的繁荣刺激了酿造业的发展和酿酒工艺技术的提高。茅台酒独特的回沙工艺在这个时候基本形成,贵州茅台酒的美名也开始  相似文献   

2.
《国防》2013,(7):88-88
6月1日,由中共贵州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办、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公司协办的"美丽中国——神奇美丽赤水河"大型展览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开始展出。展览以赤水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红色旅游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酿酒文化为主要内容,诠释赤水河"神奇美丽"内涵,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多彩贵州的神奇美丽。  相似文献   

3.
马西敬 《国防》2012,(8):24-25
熟悉中国革命历史的人都知道,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确立了领导地位的毛泽东,率领三万名中央红军,在赤水河两岸的大娄山中巧妙地与蒋介石指挥的四十万军队周旋了两个多月,最终突破了铁桶般的围剿,向着西北绝尘而去.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被定义为四渡赤水.  相似文献   

4.
1935年1月至5月,毛泽东与蒋介石直接指挥各自部队在黔、川、滇交界地带进行了一场斗智斗勇的殊死较量.较量以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成功地突出重围而告终,蒋介石千方百计要在赤水河两岸围歼红军的意图化为泡影.历史证明,四渡赤水毛泽东用兵真如神,是情报助毛泽东用兵真如神.  相似文献   

5.
伫立茅台镇朱砂堡,仰视是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平视是高楼林立的酒镇茅台,俯视是滔滔赤水河。浮想联翩,心潮澎湃。请看——  相似文献   

6.
这里,当年迎来了解放天下劳苦大众而浴血奋战的红军战士,今天又迎来了支援老区建设的亲人——成都军区后勤部贵州工程建筑总队的官兵。赤水河畔由此唱响了一曲军民共建致富路的壮歌。 支援老区 无怨无悔 为了改善交通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开发,赤水市委、市政府决定沿赤水河而上兴建切复公路。来自省内外的几家建筑工程公司都在认真掂量:这条全长6公里、宽7.5米的山岭重丘三级公路,需要建涵洞29道,架桥梁两座,公路走向山高涧深,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红军长征中亲自指挥的四渡赤水战役,六计连环、出奇制胜,不仅使红军成功跳出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而且在寻求机动中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在中国军事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也是一个奇迹。这次战役,毛泽东指挥红军转战赤水河,在运动中消灭敌  相似文献   

8.
马西敬 《国防》2013,(2):84-85
熟悉中国革命历史的人都知道。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确立了领导地位的毛泽东,率领三万名中央红军,在赤水河两岸的大娄山中巧妙地与蒋介石指挥的四十万军队周旋了两个多月,最终突破了铁桶般的围剿,向着西北绝尘而去。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被定义为“四渡赤水”  相似文献   

9.
四渡赤水决策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红军前后四次渡过赤水河决策过程的研究 ,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红军四次渡过赤水 ,都是各有各的原因 ,各有各的目标和各有各的决策过程 ,属于一个时间段内的多次作战行动 ,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战役 ;前后四次渡赤水的评价不能笼而统之一概而论 ,应该区别对待 ,实事求是 ;前三次与第四次渡赤水的指挥风格与作战样式截然不同 ,真正由毛泽东指挥并体现其风格和精髓的应该是第四次渡赤水 ;从第四次渡赤水起 ,毛泽东军事思想才真正成为红军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也真正成为红军的决策者和领导人  相似文献   

10.
(一)青杠坡,中国革命史上一段传奇故事的开场之地。1935年1月27日,中央红军从遵义进军到达习水县土城镇。由于情报失误,红军与数倍于我的敌人在土城镇外青杠坡展开拉锯战。战斗进行了一整天,血染习水河……虽然此战予敌以重创,但面对敌人的重兵增援,毛泽东等果断决定撤出战斗,西渡赤水再寻战机。举世闻名的四渡赤水自此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1.
每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国宴时,中外领袖们都举起滴滴香浓的国酒茅台。人们知道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酒乡人为茅台酒独领世界酱香型白酒的风骚而骄傲。为了酿造这种国酒,茅台酒厂的工人们,尤其是制曲车间民兵们付出  相似文献   

12.
贵州仁怀市是驰名中外的茅台酒故乡,也是红军四渡赤水浴血奋战过的地方。就是在这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  相似文献   

13.
1993年9月22日,天空溟溟,秋雨绵绵。 在当年红军四次飞渡的赤水河畔,几辆中巴汽车在蜿蜒曲折的泥泞路上急驰着。山上青松挺拔,山下赤水浪高。车内,精神焕发的老将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心潮起伏,难以平静。5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昔日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红军战士,今日两  相似文献   

14.
风土览胜     
《兵团建设》2008,(4):43
赤水桫椤;黄果树瀑布;花雨岩巷;猴子沟;九龙洞;  相似文献   

15.
初夏时节,赤水河两岸绿树飞瀑、雨雾晴岚,汲足了生命浆液的各种树木一片生机盎然;汛期来临,浑浊的洪蜂咆哮奔腾,回回漩漩,形成一个又一个硕大无比的漩涡。 在背倚陡山峻岭,三面濒临滩险水急的丙安古镇临风览景,树声、浪涛、瀑呜、人喧交织一起,宛如悦耳的交响乐曲,给人一种“树声、浪涛、瀑鸣、人喧,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深邃意境,令人陶醉,如入仙境。 走出古镇,我们沿着河边泥泞山路蹒跚而返,可我一直陷入于当年纤夫号  相似文献   

16.
茅台酒年产量上万吨,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遗愿。早在1958年,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便指出:“茅台酒要搞到10000吨,要保证质量。”从此,一代领导人的殷切期望成为紫绕在茅台人心底的一个情结,成为不断激励茅台人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经过45年的不懈努力,梦想终于变成现实!在这梦圆时刻,再度传来贵州茅台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的捷报。双喜临门,这不仅是国酒人的荣耀,也是贵州人民的荣耀,为此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相似文献   

17.
常常慨叹毛泽东主席的丰功伟绩--25年荡气回肠的戎马生涯,井冈山上炮声隆隆,赤水河畔神兵天降,三大战役摧枯拉朽,巍峨的紫禁城上,他用质朴浓厚的湖南方言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他是军事家吗?毋庸置疑.鲜见他横刀立马,却指点江山、挥斥方道,境界远远超越了一般职业军人.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到赤水河边散步。在那里,留下我少年时的多少足迹,身影,和同学的追逐嘻戏。那岸石上被纤绳勒磨的道道深痕,使我对已渐渐消失的牯牛船留下了深深的回忆。 在我的记忆中,牯牛船笨若牯牛,全用木料做成,没有机器动力,装载10吨左右,上水行走靠十多个人用纤绳拉着前进。七十年代初,赤水河上还可见到牯牛船。听母亲说,我的外公就是一个拉牯牛  相似文献   

19.
为了向世界推介自己生产的葡萄酒,法国从政府到企业,上上下下众口一词,大力宣扬其保健功能。因此,法国的葡萄酒在全球销得最好。而对于包括茅台酒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中优秀的瑰宝,难道我们就不该堂堂正正、理直气壮地对外宣扬,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和理解?某些媒体对于适量饮用茅台酒“有益健康”的说法有所非议,认为是一种“商业炒作”,其实是误解。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如果客观事实就是如此,那么,我们的宣传就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20.
陋岩 《国防》2005,(10):81-82
井冈山在旧版百元人民币的背面我找到了你红缨枪和鸟铳早化成了满山的苍翠伟人的《西江月》墨迹未干横竖撇捺全是刀枪剑戟绵绵五百里英雄史诗标题是八角楼里的红五星沿一幅狂草一路向上你就会感觉到今天的珍贵瑞金从地图上看你只是一粒未曾发芽的谷子离你几厘米远的地方狂啸着狰狞的子弹而就是这一粒谷子竟让一种信仰把中国1931年的天空遵义娄山关的枪声稀稀落落乌江上红旗招展忽南忽北声东击西赤水河的水纹充满智慧一行流动的汉字扛着红旗让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那蓄势待发的力量重新找到了一条起跑线延安那一方黄土那一曲秦腔那一块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