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几位有影响力的人士最近呼吁美国政府重新评估其防卫台湾的承诺。他们说这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并消除亚洲一个潜在的冲突引爆点。……鉴于美国与中国的战略互动攸关美国的巨大利益,在一些重新审视当前局势的人士看来,美国对台军售很可能是一种误入歧途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宁夏科技》2001,(3):50-50
近20年,美国向台湾出售高性能武器高380多亿美元。仅在1994年到1999年的短短五六占年间,美对台军售就达126.35亿元台湾进口13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的95%。  相似文献   

3.
豫夫 《环球军事》2008,(20):26-27
10月3日,美国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通知国会决定向台湾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等武器装备,总价值达64.63亿美元。而就在此决定作出前的9月28日,台“国防部长”陈肇敏率团访问了美国,并参加了于9月29日至30日在佛罗里达州召开的第七届“美台商会年度国防工业会议”。有消息指,台湾代表在此次会议上的四处游说,对推动美国对台军售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而“美台商会”也因此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尽管中美两国近年来在亚太地区表现出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但中国在美国对台问题上一直奉行“一条不变的政策”,那就是:美国必须停止对台军售、停止在台海方向的侦察行动,并取消《国防授权法》中对美国对台防务承诺的拨款。  相似文献   

5.
目前,台湾本岛的防空导弹密度仅次于以色列,居世界第二位,而整个防空武器的密度则坐上了世界“头把交椅”。台军认为,未来台海作战中,大陆对台打击的首选方式是作战飞机的空中攻击和地地导弹袭击,如果在战争爆发之初,确保防空火力不被完全压制,就能有效地对抗大陆的空中打击。鉴此,近年来,台军加大了防空能力的建设力度,并将提高反导拦截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力求以4层防空拦截火力来保台湾的所谓“万全”。  相似文献   

6.
台海传真     
《宁夏科技》2001,(3):46-47
台秘密研制新型导弹应急 美将领称:对台海问题“不会坐视” 台完成北部防空战略部署 台陆军将装备两种“毒刺”导弹 台上将想辞官回大陆 台湾:世界最大武器买主  相似文献   

7.
台湾当局为了达到“以武拒统”的目的,大搞穷兵黩武,加快军队建设和军事工业发展。近几年来,台湾的武器进口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军费开支也居世界前列。台湾当局甚至提出了“先发制人”、“瘫痪战”等战略战术思想,公然声称要对大陆发动“第一击”,台“国防部长”汤曜明也宣称:“不一定要等对方先动手,不排除先对大陆军事目标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8.
2001年4月24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向台湾出售大批先进的武器。在美对台新一轮军售计划清单上,最令人注目的是8艘柴油动力潜艇。在以往的对台军售中,美国一直坚持潜艇是一种进攻性武器,不能卖给台湾,此次售台,说明美在售台武器道路上越走越远。 台湾计划把这8艘潜艇与两艘现有的海龙级潜艇组成两个潜艇舰队,现有的两艘美制潜艇“海狮”和“海豹”号将继续作为训练艇使用。 由于美国已不再生产常规潜艇,美国将通过第三国购买生产许可证,分两批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电船部门、立顿集团英格尔斯  相似文献   

9.
豫夫 《环球军事》2010,(4):42-43
据台湾媒体报道称,虽然近日美国宣布再次向台湾出售武器,但实际上,台军外购武器已经引起岛内民众的强烈反感。因为台湾在对外军购的过程中,不仅要受制于人,还常常要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尴尬局面,这直接导致台“立法院”对军购案的审查越来越严格。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政府高级官员4月23日称,美国总统布什已经批准向台湾出售包括4艘基德级驱逐舰和8艘柴油动力潜艇在内的一批武器,但推迟就是否向台湾出售装备“宙斯盾”雷达系统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作出决定。 至此,台湾当局妄想在今年购买“宙斯盾”舰的图谋基本遭到挫败。  相似文献   

11.
林木 《当代海军》2001,(4):16-17
最近,美国新政府的国务卿鲍威尔在谈到对台湾问题时声称:美国“有义务满足台湾的防卫需求”。这表明美国新政府将继续通过对台军售方式来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的统一大业。或许正是因为有了从西方发达国家购买的一两件新式武器,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不仅极力回避“一个中国”,甚至抛出“纵深打击”、“决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4年9月和1958年8月两次炮击金门。毛泽东在指导这两次重大而特殊的军事行动中,根据斗争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对台方针,巧妙运用军事手段与政治、外交斗争相结合的斗争策略,始终把握着斗争的主动权,惩罚了国民党军对大陆的袭扰破坏,粉碎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一、第一次炮击金门,表明了中国武力解放台湾的决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加紧进行武力解放台湾的各项军事准备工作。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  相似文献   

13.
张欣 《国防科技》2004,(6):57-59
美国对台军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美国对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军事援助。79年美国与我国建交后,又炮制《与台湾关系法》,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显示其在台湾所拥有的利益。冷战结束后,美国调整了对台政策,向台湾出售的武器装备数量不断增加,性能日益更新,几度导致台湾问题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多年来,美售台武器一直保持“交易额大、种类齐全、性能先进”的特点,成为台湾全面军备的保护伞。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至2004年间美售台武器的情况如下:1980年1月,美售台陆军托式导弹、改良“鹰式”导弹、840枚改良“小槲树”导弹,价值2.8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2004年3月20日,台湾大选揭晓, 陈水扁再次连任,“台独”阴云更浓。中央政府的态度很明朗:台湾独立之日,便是台海决战之时。各类媒体对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分析报道,再度升温,于是出现了美国出兵、日本干预等众多版本,而无论哪一版本真正上演,美、日、台三方都会面对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武器——水雷的威胁。下面,就让我们来综合分析一下这三方海军反水雷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资料统计,自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到台湾后,50多年来,美国政府为夯实历届台湾当局与大陆对抗的资本,从未间断过对台湾当局武器装备的“即时”供应。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种“按需供应”更加变本加厉、肆无忌惮。中美建交后的22年间,美国向台湾出售高性能武器装备的军备交易达47宗, 价值400多亿美元。统计表明,50年来,台湾采购武器装备的95%来自美国。也正是在美国的所谓“平衡地区稳定”政策的撑腰打气下,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大,“底气”也越来越足。可以说,几十年来,美国在对台军售问题上不断玩弄着色彩鲜明  相似文献   

16.
长久以来,美国置《中美联合公报》于不顾,以《台湾关系法》为遮羞布,一直为台湾提供军事援助,向台湾出售先进的武器系统,作为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手段。2012年11月29日,美国国会发布题为《台湾:1990年之后主要军售项目》的国会研究报告,全面总结了20年来美国对台军售的发展历程和主要项目,把美国近几届总统的对台军售进行了纵向对比分析。从这份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台军售虽然是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也会随着中美关系和国际形势的发展而产生细微变化,尤其是奥巴马政府近2年的对台军售有所放缓,以2012年为例,仅售台2艘退役佩里级护卫舰。  相似文献   

17.
张磊  王磊 《现代军事》2008,(2):18-21
根据台湾“立法院“2002年通过的所谓“国防法”修正案,台“国防部”应按年度对大陆的军事能力作系统评估,形成《中共军力报告》,并将该报告连同申请经费的“总预算书”一并送交台“立法院”审查,以加强其审查预算能力。2007年8月31日。台“国防部”将《2007年中共军力报告》送交“立法院”。台军2007年度的“中共军力报告”共包括“台海安全情势”、“中共对台战略”、“中共战略武力与传统武力的规模、部署位置”及“对台湾威胁”等四大部分,其内容涵盖大陆的建军目标、兵力规模、部署位置等等。台湾当局在报告中大肆炒作大陆军力,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底,美国对台军售40多亿美元。这是近10年来,美对台军售在性能和数量上最大的一笔。中国政府对美国政府严重地违背中美3个“联合公报”、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表示了强烈抗议和严厉谴责。美国政府这样做,给搞分裂的台湾当局和“台独”分子一个强烈的支持信号,不但加剧了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影响了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也严重地影响中美关系。世界大多数国家对美国对台军售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无不表示忧虑。只有台湾当局和“台  相似文献   

19.
寒丁 《当代海军》2001,(5):11-11
按照美台间的军事采购操作机制,每年4月份,美台将在华盛顿召开年度军售会议,会上,双方要就年度台湾向美国进行武器购买的项目、售价等问题磋商。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公投已成为台湾政治舞台的争论焦点。然而,“公投”只是一个大规模计划的一部分内容。台湾当局提出“公报”的真正意图是:对台湾独立还是与中国大陆统一这个关乎台湾未来的问题进行“公投”。事态是严重的。中国大陆宣布,如果台湾当局进行此类“公投”,就将诉诸武力。一旦台海爆发战争,美国将在外交和军事上被迫卷入其中。但是,陈水扁却一意孤行。目前的台海局势变得更为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