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866年6月间日爆发的普奥战争,即德国内战。恩格斯说:“1866年战争不是别的,正是内战。”①在这场内战中,站在奥地利方面的,有德意志的几个邦:汉诺威、萨克森、巴伐利亚等;站在普鲁士方面的则是意大利。双方的军事行动,在6月间和7月间,主要在普奥、意奥两个战场上,即在波希米亚境内和意奥边境进行。在德国内战进行期间,作为“无产阶级将军”的恩格斯,于6月19日和7月5日之间,陆续写了一组(5篇)论文《德国战争短评》,先后发表于6月20日、26和28日,7月3日和6日《曼彻斯特卫报》上。恩格斯说:“这里陆续发表的几篇短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迫使英国投降或退出战争,德国对英国实施了海上封锁。英国是岛国,矿产资源非常有限,战略原料和食品主要靠进口。海上交通线对英国是真正的生命线,对于其保持战争潜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场规模空前的海上封锁自1939年8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德国投降前夕,但真正具有海上封锁战役特征的阶段是在1940年6月至次年6月。本文通过对这一年的战役准备和实施情况的分析,试图找出对今天高技术条件下海上封锁战役的若干启示。一、德对英实施海上封锁的条件从双方军事力量来看,德国陆空军占有优势,海军居于劣…  相似文献   

3.
1866年德意志联邦中两个最大的邦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是一场“兄弟阋墙之战”,即德国内战。恩格斯说:“悼斯麦在为他在1866年的活动而找到的同样好的法制基础,……然后,内战被挑起了,因为1866年战争不是别的,正是内战。”①这次内战是件斯麦蓄谋已久的,是他恣意挑起的。他声明“要为此承担责任”②。在德意志统一运动的进程中,这场带有决定性意义的内战是“弹斯麦演出的第二幕”③。第一幕是1864年的普丹战争,第三幕则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本文打算简要地论述种斯麦与这场内战的关系及其所起的作用c德国内战是惮斯麦长期处心积…  相似文献   

4.
1941年6月22日3时半左右,法西斯德国以强大机械化部队和猛烈炮火开始了对苏联的突然袭击。一个半小时后,德国才通过驻苏大使向苏方宣战。希特勒梦想在几个月内征服对方,以闪电速度结束这场战争。但是,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经过艰苦战斗,击溃了希特勒军队,战胜了法西斯入侵,赢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5.
工业革命,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个暂短的年代。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30年代基本完成,用了70年时间;美国到19世纪50年代,法国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到19世纪70年代,日本到20世纪初基本完成,整个工业革命在全世界完成,用了不到200年时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7年《共产党宣言》中写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相似文献   

6.
马西敬 《国防》2012,(8):24-25
熟悉中国革命历史的人都知道,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确立了领导地位的毛泽东,率领三万名中央红军,在赤水河两岸的大娄山中巧妙地与蒋介石指挥的四十万军队周旋了两个多月,最终突破了铁桶般的围剿,向着西北绝尘而去.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被定义为四渡赤水.  相似文献   

7.
马西敬 《国防》2013,(2):84-85
熟悉中国革命历史的人都知道。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确立了领导地位的毛泽东,率领三万名中央红军,在赤水河两岸的大娄山中巧妙地与蒋介石指挥的四十万军队周旋了两个多月,最终突破了铁桶般的围剿,向着西北绝尘而去。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被定义为“四渡赤水”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十九世纪最威武雄壮的历史事件.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大革命,其主角是洪秀全和杨秀清.洪秀全一手点燃了革命之火,而使这场烈火成燎原之势的是杨秀清.他统率太平军旌旗北指,势如破竹,将革命推向全国,因此太平天国运动被称为洪杨革命,其影响一直波及百年之后.孙中山就曾以洪杨的继承者自励.毛泽东晚年曾将陈胜、吴广、洪秀全和杨秀清这4人作为中国历史上农民革命的代表人物.由于洪秀全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始倡者和当然领袖,并与这场运动相始终,因此人们对洪秀全的重视超过对杨秀清.事实上,杨秀清对这场革命所起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不逊于洪秀全,如果没有他的雄才大略,太平军很可能与清代发生过的许多其他农民起义一样,寿命只有短短几年,影响只及一省或数省,而不是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历时二十年,席卷十八省,震撼了全中国.杨秀清是中华民族产生的一位伟大军事家,他铸造了中国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之一--太平军.当他在世的时候,这支军队所向披靡,横扫了大半个中国,甚至在他去世之后仍能长期保持强悍的战斗力,令中外敌人胆战心惊、谈虎色变.威武一世的杨秀清可称是太平军之魂,是太平天国的战神.  相似文献   

9.
《政工学刊》2014,(8):82-83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这部著作写于1886年,最初连载于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1886年第4、5期。1888年,经恩格斯修改并加写一篇序言后出版了单行本。《费尔巴哈论》由1888年单行本序言、正文四章和结束语组成,核心思想是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的决定性阶段。俄国崩溃之后,处境危急的苏俄又被迫鉴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德国终于得以结束东线战事,从而摆脱了两线作战、疲于奔命的窘境。德国在1918年的战略是简单明了的:最大限度地把力量集中在主战场西线以赢得这场战争,或至少在美国援军尚未扭转局势之前争取有利的和平。挥师西进,德军改用新密码当春天来到法国大地上那片狭长的弹坑累累的战场时,德国人的计划似乎是令人信服的。他们部署在西线的部队已经从1917年底的171个师急剧增加到了230个师,达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科学文化在现代军队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地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论证了维系这种关系的客观物质基础。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①这实际上也是恩格斯本人的看法。他在《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可能性与展望》以及关于军队的诸多论文中,系统地研究了当时许多国家的军队的历史和现状,从现代作战体系和现代军队的特点出发,全面地论述了科学文化对加强军队的物质基础、改进作战方法、提高军队运…  相似文献   

12.
军事运输是后勤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革命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促进来来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深刘变革的同时,将引发一场新的军事经济领域和后勤领域的革命。作为拥有众多军事高科技和后勤高抖技的美军,如何面对这场革命?这场革命究竟给美军带来了什么变化?本文以美军军事运输为例,从信息技术在美军军事运输过程、国防运输管理机构、运输资产管理和途中物资管理等方面的运用.对上述问题作一个回答。  相似文献   

13.
顾名思义,本文试图论说多极世界下的兵器革命进程及其二者的互动的关系问题。我们今天正在经历的这场新兵器革命发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前后,迄今虽已过去二十年左右,但这场革命执着仍方兴未艾。多极世界将会长期左右21世纪上叶及更长时间的国际政治,尤其是在国间的有关系演变。而在国关系的变化反过来又将进一步推动新兵器革命的历史进程。完全可以这么说,只要我们认清和把握我们正在经历的新的兵器革命进程和正在生活的多极世界变化,那么,我们自然理应因势利导地掌握与时代相称的新武器系统,适应多极世界竞争的需要,并用以维护我们国家的军事安全和民族尊严。  相似文献   

14.
1925~1932年在苏联军校学习的中国学员调查表(之一)奎松从1925年8月到1932年夏,苏联和共产国际十分注重为中国革命培养军事干部。除了由苏联帮助国共两党在中国广州革命根据地创办起来的黄埔军官学校以外,苏联还特别在其各地军事院校中开办专门的中...  相似文献   

15.
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中,革命军队的建设有着极端重要的意义。无产阶级政党为什么要创建自己的军队?应该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以及怎样建设这支军队?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方面为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非常宝贵的理论指示和实践经验。在马克思主义建军学  相似文献   

16.
陈伯江:在我们谈论新军事革命的新意时,不妨看看荚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战争:最近我从美国《新闻周刊》上读到一篇评述这场战争的文章:该文认为,这场反恐战争实际上是对美国军事革命的一次检验,塔利班也是美国军事革命的牺牲品。该文在谈到军事革命给美国地面部队带来的新变化时指出:重型坦克师是美国陆军的骄傲,但它们并没有投入阿富汗战场。  相似文献   

17.
徐敏飞 《国防科技》1998,19(4):11-17
军事理论创新是军事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军事革命的关键因素,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在这场以信息对抗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中,军队建设与战争的关系模式将体现出“战术牵引技术”的特性,因而,注重军事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面临的军事理论创新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这场军事革命,军事理论有新观念、新视角和新措施。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奠定了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第一块基石.在自由资本主义后期和垄断资本主义萌发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恩格斯参加了当时的革命活动和战争实践,并以极大的精力对战争和军队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为行将到来的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同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相结合,创建了一整套中国特色建军治军的方针原则,形成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重大成果,指导着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引领着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在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缅怀恩格斯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重大贡献,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9.
普法战争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场战争。法德两国统治阶级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长期明争暗斗,最终导致了这场战争的爆发。战争的结局,又造成两国政体和整个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重大变化。早在战争爆发前,侨居伦敦的马克思、恩格斯就对欧洲局势作了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在克里木战争期间,发表了《克里木战争》等有关这次战争的军事论文,多达80余篇。这些论文分析和评论了这场战争,阐述了一系列重要的军事科学原理。其中关于集中兵力与分散兵力、进攻与防御、追击与退却等论述,具有相当高的军事学术水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