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志杰 《政工学刊》2006,(12):18-18
在部队建设的过程中,少数部队领导干部,对如何创造政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怎么创造政绩,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部队领导干部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当前,部队领导干部在政绩观上存在的一个误区,是过于注重“台前”的工作,却忽视或轻视“幕后”的工作。其主要表现:一是张张扬扬,能扩大知名度的工作就大干,否则就慢干、不干。二是风风火火,不练内功。做工作追求立竿见影,而对打基础、“为他人做嫁衣”的事不愿做。三是轰轰烈烈,善小不为,追求轰动效应,汇报讲得天花乱坠,宣传吹得神乎其神,贪多求大,能…  相似文献   

2.
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企业领导人员来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要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指导,改进工作作风,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的政绩观。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多干职工急需的事,多干职工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对企业长远发展起作用的事。要自觉运用科学  相似文献   

3.
埋头苦干历来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榜样力量铸就的伟大精神,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去弘扬升华。胡锦涛同志在宁夏考察工作时强调:“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真正把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  相似文献   

4.
胡主席在视察海军驻三亚部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搞建设、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的要求,继续下大功夫抓好基层建设,推动基层建设全面发展、整体提高。夯实部队建设发展的基础”。这为我们在基层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要在新起点上抓好基层建设,关键是要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道荣 《国防》2014,(6):63-64
正抢险救援是武警部队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抢险救援实战化训练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一、科学构建抢险救援实战化训练内容体系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灾怎么救兵就怎么训,按照"打基础、成合力、上层次"要求和"反应快捷灵敏、专业能力过硬、战斗作风顽强、使用得心应手"目标,积极探索构  相似文献   

6.
政绩有优劣之分,真假之别潜显之辨。如何去鉴别政绩的好与坏、真与假?一、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引导政绩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揽政绩观,准确地把握政绩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阐明发展是一种全面发展,那么政绩就不能是单打一,仅仅把现实的有形的工作成果看做政绩,而对那些潜在的、无形的、尚未表现为现实成果的东西不重视,就显得非常片面和短视。科学发展观阐明发展是一种协调发展,那么就要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上来统筹考虑、创造政绩。现在,一些领导片面地把服务基层、服…  相似文献   

7.
张立东 《华北民兵》2005,(11):42-42
安全预防是部队的一项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部队的全面建设和战斗力的提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要着眼新时期部队建设特点和治军规律,紧紧围绕新形势下“部队怎么管,事故案件怎么防”这个主题,努力在抓根本、打基础、求实效上下功夫。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抓好部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决定我们的工作指导思想、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影响工作落实的标准、质量和效果。作为部队的干部,要把官兵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官兵的根本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最高目的,勤奋工作、真抓实干,创造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真正的过硬的政绩。当前,在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上,有极少数干部在思想上还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的把建了多少硬件、搞了多少亮点工程、转发多少经验做法、受到多少褒奖表扬作为追求的目标,热衷搞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9.
<正>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习主席也专门强调要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推动部队建设“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遵循。当前,面对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紧迫任务,面对时代新要求和官兵新期待,尤其需要深入学习领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以新理念新方式新举措加快推进部队全面建设。一、着力树牢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抓建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有力引领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转型。但有些官兵尤其有的领导干部还存有“高质量发展是地方政府的事、是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事”等与己无关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0.
由于领导者本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如何合理分配精力,科学地从事必躬亲转向事“避”躬亲,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工作中,仍有相当一部分领导不能正确地理解新形势下事避躬亲的真正含义,仍去管那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常给工作带来了不应有的负面效果。难以事避躬亲的主要因素科学的事避躬亲有其积极的作用,但目前有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着领导者难以实施有效的事避躬亲。“权”字作怪,不愿事避躬亲。有的领导者有较强的控制欲和权力欲,大权独揽,小权不放。不仅对自己职权范围的事,大大小小都要亲自去…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上讲:“为政以德”。政绩反映官德,官德决定政绩,有什么样的官德就会出什么样的政绩。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以高尚的人品官德谋政绩,以正确的政绩观推动部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值班电话是部队上传下达各种指令的通讯工具。但据了解,部队的一些值班人员常常抱怨:值班电话有时只闻铃声,不传言语;有时不分半夜三更的打来,却不是公事;更有戏弄者,“假传圣旨,谎报军情”等等。这种骚扰电话弄得值班人员很是头疼:接了,那些恶作剧者得逞得意;不接,又怕误事。值班电话如若长时间占线,或被骚扰,出了事,一旦被查出,恐怕“闹事者”谁也逃不了。这不仅扰乱了基层部队正常的工作秩序,严重时还会贻误战机。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和发展,无论是亡羊补牢,还是防微杜渐,都应从抓好部队有关人员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党委班子领导能力建设,要着眼保持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不断提升把握方向的能力;以宽广的眼界审视部队建设,不断提升谋划发展的能力;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提升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努力改进领导作风,不断提升抓好落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贯彻中央和军委改文风要求,要重视抓好机关文风建设.当前,机关文风建设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问题.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风不够端正、工作作风不实、受不正确政绩观影响等.要从提高认识、博学多思、领导带头、建立机制等方面加以克服和改进.  相似文献   

15.
形式主义盛行,对单位建设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根治形式主义顽疾,当前要突出解决好政绩观不端正、导向性不鲜明、容忍度太宽泛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努力推进部队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如何对待政绩,怎样创造政绩,是领导干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评判领导十部的政绩,有利于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权为兵所用、情为兵所系、利为兵所谋,视部队发展重于个人的升迁荣辱,视基层官兵的成长进步重于个人的利益得失,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凭政绩用人的导向作用,促使广大领导干部一门心思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  相似文献   

17.
李海峰 《政工学刊》2013,(12):31-31
抓基层打基础,重点是建强“三个一线”,关键是抓好干部队伍。当前,安心本职、勤奋进取是主流,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部分干部仍存在扎根基层、建功基层意识淡化的问题,各级党委对此务必要给予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8.
师团领导要切实担负起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领导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必须在改进领导作风上下功夫、见成效。一是体现在校正部队建设的着眼点上。部队建设的着眼点决定着部队建设的方向,甚至影响着部队建设的成败。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确定部队建设的着眼点,部队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就有了保证,就能够避免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等形式主义的东西,使部队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因此,师团领导干部在心目中应不留虚的空间,摒弃虚的思想,端正工作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不搞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们党委坚持把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突破口,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感召、凝聚和带领官兵,较好地发挥了党委班子的核心领导作用,促进了部队建设的发展进步。1997年以来,我们党委连续四年被军区评为先进党委,2001年被总政表彰为先进党委;部队先后被军区评为“基层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风庆县人武部始终坚持不贪功、不争利,不搞短期效应贪图政绩,而是着眼长远发展的方针,抓好党委“班子”、党员、干部、职工四个层次的队伍建设,打基础、用真功、下实劲、见实效,人武部全而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