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复杂、非线性的制导炮弹射击修正量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制导炮弹射击修正量求解模型。通过建立制导炮弹的外弹道模型为射击误差分析提供基础,从射击密集度、射击准确度两方面对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精度进行分析,以单发命中概率为射击要求,以改进的PSO启发式搜索策略实现对制导炮弹的射击修正量求解,最终结合蒙特卡洛方法可实现对不同初速、不同射击距离下制导炮弹的射击修正量求解。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的可用性,并且能够为制导炮弹的论证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高炮群射击能力,根据高炮群射击能力的影响因素,针对评判高炮群射击能力大小的三项指标:射击密度、射击时间、毁歼概率,构建了射击能力计算的相关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为评估高炮群射击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在要地防空作战中高炮群射击能力的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标域协同射击控制模型是在单平台火控系统空域窗射击控制、射击门控制等基础上,针对多武器平台对点目标或面目标协同射击的需求,进行了目标域和射击效能的定义,提出了空间/时间复合三维射击门的概念,设计了三维射击门模型,分别建立了多武器平台对点目标射击控制模型和多武器平台对面目标射击控制模型,通过对多武器平台协同射击效能的计算分析,证明了目标域协同射击控制模型可显著提高多武器平台协同射击对目标的火力打击效能.  相似文献   

4.
野战炮兵射击组织程序通常分为射击准备、决定开始射击诸元、实施射击和射击修正等阶段。根据敌防御性质、目标特点、射击分队的战斗任务、射击准备时间的长短以及测地气象保障等条件,野战炮兵射击组织程序是灵活多样的。它要求有不同的射击准备手段;多种多样的决定开始射击诸元的方法。野战炮兵射击指挥上的这些特点,对指挥仪的战术性能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概括起来有: (1)适应对固定目标和对坦克、舰艇等单体和集群的运动目标射击; (2)适应平原和不同海拔高的山地射击;  相似文献   

5.
基于统计实验法的单坦克射击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实验法建立的作战模型是一种随机性的仿真模型,特别适合描述作战过程中随机性因素的作用.单坦克射击效能评估是验证射击方式合理性、科学选取射击方式的基本依据.采用概率分析的方法对单坦克在不同射击条件下采用不同射击方式的射击效能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统计实验法对单坦克不同射击方式进行模拟,分析坦克性能、射手射击水平、战场环境,目标特征对单坦克射击效能及射击方式选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船载炮对岸射击的特点及射击诸元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陆炮的结构性能和使用特点,对陆炮在射击平台由陆地改变为舰船时,对岸射击的特点、非标准弹道气象条件对射击的影响及修正、目标高低角及高角差的影响和修正、摇摆的影响及措施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解决了船载炮射击时射击诸元计算与射击条件相适应的问题,并具体分析了船载炮对岸射击时射击诸元计算的原理公式、计算方法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直瞄射击方式是目前坦克采用的主要射击方式。直瞄射击方式受战场通视度及瞄准装置视距的影响,最大射击距离一般在5 km左右。间瞄射击方式不需要直接瞄准目标,不受战场通视度的影响,最大射击距离主要取决于火炮及弹药的性能,一般在10 km以上。未来坦克应具备直瞄射击与间瞄射击一体化能力。通过直瞄/间瞄射击火控技术的对比与分析,提出坦克直瞄/间瞄射击一体化火控方案。一体化火控具有新的技术特色,具有更强的综合作战能力,是未来坦克火控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8.
末制导炮弹对集群目标射击时可以不用改变射击诸元,提高了炮兵作战效率。以幅员不大的典型集群目标为例,建立了不用改变射击诸元情况下的末制导炮弹对典型集群目标射击效率的评定模型,并应用模型进行实例计算,分析了影响射击效率的影响因素,对射击指挥员实施正确的指挥决策和改进射击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红方在不能完全确定蓝方目标类型并且可能被蓝方目标摧毁情况下,如何射击能获得最大收益的问题。为平衡红方射击收益和自身生存概率,引入和拓展Gittins指数应用于射击决策问题,对指数射击策略的最优性进行了讨论。与近视策略、随机策略和循环策略进行对比分析,实例分析验证了指数射击策略的最优性。对辅助红方射击决策和建设射击指挥信息系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舰炮对岸上典型目标野战炮兵连的射击任务,提出并简要阐述了舰炮对岸射击效果实时评估的概念和指标选择。采用射击效果实时评估方法,给出了野战炮兵连目标毁伤幅员确定、命中毁伤判定等相应的计算模型。并通过作战想定实例进行了实例评估仿真,得出了舰炮对野战炮兵连射击效果实时评估可使射击的针对性强,便于射击指挥,射击弹药消耗量少等几点结论。对舰炮远程精确射击效果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转火射击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转火射击的概念,分析了影响转火射击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周期、最大射击周期、最小射击周期概念,并对其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粗糙集方法分析影响坦克对岸滩目标射击效果的各种因素,建立坦克搭乘输送平台海上射击的知识表达系统,将射击效果作为决策属性,将已有数据或作战经验作为条件属性,依粗糙集理论方法挖掘射击决策规则,最后约简得到一些简单的射击决策规则,为单坦克射击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如何有效打击近距离突然出现的匀速直航潜艇,提出了自导鱼雷对匀速直航潜艇射击的现在位置射击法,即直接按潜艇方位进行射击,建立了鱼雷与潜艇的现在位置射击法对抗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射击距离的确定方法,验证了现在位置射击法对近距离上突然出现的匀速直航潜艇对抗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500~2500m距离内,对近距离突然出现的匀速直航潜艇,采用现在位置射击法射击,对潜艇的命中概率可达到0.8。  相似文献   

14.
对专业技术院校学员的射击焦虑控制问题进行了两轮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射击焦虑的调控,有利于促进学员掌握正确的射击技术和提高射击教学的效果;认知训练、放松训练和念动训练等训练手段及其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调控学员的射击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5.
利用坐标变换得到射击诸元解算模型,根据得到的射击诸元解算模型的教学表达式,用隐函数微分法得到每个射击诸元影响因素的误差传递系数,利用精度分析模型建立射击诸元精度表达式.然后用均匀试验设计法确定典型射击条件,在这些典型射击条件下,计算各误差传递系数,根据给定的某组火控系统各设备的精度指标,进而计算火控系统各典型射击条件下的火控系统精度值,并确定合理的精度指标期望值.要获得这组火控系统各设备的精度指标下,任意指定射击条件下的系统精度值,利用已算出的各典型射击条件下的系统精度值,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可获得火控系统各射击诸元参数的精度与各射击条件的函数关系近似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空域窗射击方式是近程防御舰炮武器提高对高速复杂机动反舰导弹射击效力的有效途径,研究论证舰炮射击区域内射弹分布方法是实现舰炮空域窗射击的关键。运用射击效力分析方法,从“软”、“硬”两个途径,研究了射击诸元分布法和炮管预置角法两种空域窗射击火力分布方法,对其火力分布方式、范围及火力密度进行了研究,可为舰炮研制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射击重合的有关概念,分析了战车行进间影响火炮射击精度的原因,介绍了新型射击重合装置的数学模型和可变重合门原理及两种实现方案。实践证明配备新型射击重合装置是提高战车火控系统行进间射击首发命中率的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靶场,动态精度试验可以得到较为充分的样本量,射击精度试验样本量往往相对不足。利用动态精度预测射击精度可以增加射击精度试验样本量,不过如何利用动态精度预测射击精度,一直是靶场舰炮武器系统试验中不易解决的难题。利用神经网络技术,结合靶场试验数据,建立了动态精度预测射击精度的模型,实现了动态精度数据预测射击精度。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9.
指出火炮射击效力分析计算传统理论的缺陷将一次射击过程确定性弹道气象修正量误差视为随机误差,从而影响了射击效力分析的准确性;提出火炮射击效力分析的新理论--基于确定性弹道气象修正量误差的射击效力分析理论;比较了两种理论的射击效力分析计算结果;阐明了新理论的理论价值--完善射击效力分析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为射击效力在线实时评估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某多管火箭炮由于加工工艺存在炮管弹性变形和炮身偏移,同时在发射过程中存在射击变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火箭炮的射击精度,为了提高射击精度,提出了一种对射击诸元进行修正的方法,包括炮管弹性变形、炮身偏移和射击变位等修正,修正之后保证了操瞄调炮精度控制在1 mil之内,经射击定型试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该方法可用于其他身管武器射击诸元的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