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和谐边防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范畴,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其中一个方面,构建边疆和谐的民族关系,培育边疆和谐的民族关系运行环境,有利于加强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有利于建设和谐边防,构筑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2.
自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民族关系呈现出少有的和谐,和谐的民族关系又助推了西部大开发,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一、和谐的民族关系与实施西部大开发相辅相成和谐的民族关系对于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能够爬格子做文章,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记得那次是10年前,我跟随首长到基层编兵单位检查营连部建设情况,一名乡镇武装部部长拿出他发表的文章让我们看,都出自《东北后备军》杂志。可就那么一眼,让我对这本杂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拿在手里舍不得放下,返程时还特意带回了几本。那是我第一次结识《东北后备军》,内心深处便多了一份向往,梦想着能让自己的作品也能登于杂志之上。  相似文献   

4.
自我和谐,是指个体在身与心、现实与理想等各方面均能和谐。一个人自我和谐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地接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较好地适应环境。从“自我”做起,努力实现自我和谐,是每一名官兵不断成长进步,实现自我价值的首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军营,增强部队战斗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很少有一片疆域,像新疆这样,历经苦难与辉煌,金戈铁骑与万方乐奏相随,烽火连绵千年,但向往和平安宁富裕始终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梦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牵动着13亿中国人民的心。动人心弦的梦旋律,穿越时空,激荡中华大地。在祖国西北部,占陆地国土面积约六分之一的广阔疆域,2200万新疆各族儿女与梦想共鸣,270万兵团儿女奋进逐梦。中国梦在新疆的实现,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  相似文献   

6.
“和谐世界”的理念和主张使中国崛起更具有理论的穿透力和现实的针对性: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稳定安宁的世界,中国崛起有助于实现世界共同安全与和平;和谐世界是一个“人人都能吃饱饭”的世界,中国崛起有助于实现世界共同繁荣;和谐世界是一个互利共赢的世界,中国崛起有助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时,谈起了“和谐”这个话题。季先生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和谐。”总理与季先生探讨的内心和谐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军事院校是一个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基地,是一个培养和储存军事人才的基地,教员是这个基地发展的动力,建设和谐院校。教员内心和谐至关重要。因为教员内心和谐是一种素质,能够健全认识,完善心理品质.明白事理,知荣明耻,不误人子弟;教员内心和谐是一种能力,能够守护心灵.控制情绪,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员内心和谐是一种境界,勇于争先而不计名利,品格高洁而不孤芳自赏,刚正不阿而与人和谐相处;教员内心和谐又是一种力量,难不倒,诱不倒,能始终保持那么一种精神、那么一股干劲,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个梦想,身着国防绿,驻守祖国的边防;我有一个梦想,手执钢枪浴血沙场……"这是韦正腾儿时的梦想。而今,身为贵州省册享县人武部职工的他仍然在为理想执着地奔跑。 1993年冬天,韦正腾带着梦想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军营。在四年摸爬滚打的军旅生涯中,他用汗水和心血镌刻军人神圣的称号,两次荣立三等功。1996年,服役期满,他恋恋不舍,告别军营,回到故乡。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人心和谐同样需要一个建设的过程。对于一支部队,一个班子,一个集体来讲,人员的心理需要和谐,和谐始于内心,和谐才能团结。加强心理和谐建设,既是构建和谐军营的重要部分,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一个集体中,每位成员的心理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这个群体的自身建设质量和部队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护卫渤海守望蓝天,我们是女子民兵高炮连。巾帼情怀,军人肝胆,我们是滨海花木兰。为了军旗下的誓言,武装常把红装换,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天津大港女子民兵高炮连唱着这首连歌,一次次地走向演兵场,怀揣精武梦,实现报国志,苦经风雨磨砺,燃烧青春梦想。汗水泪水挥洒青春激情穿上向往已久的军装,是每个女民兵儿时梦想,可训练的高强度、大  相似文献   

11.
陈庆平 《政工学刊》2013,(11):73-73
这是一个拥有梦想的时代,更是一个成就梦想的时代。中国梦、强军梦、个人梦,家国相连,福祉相依。梦想催人奋进,没有梦想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奋斗托起梦想,不去奋斗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国防大学刘明福教授所著《中国梦》一书,如同一股沁人心脾的春风,动人心弦、催人奋进,引领我们为实现中国梦的壮丽篇章阔步前行。 追寻岁月足迹,回眸曾经历程。中国梦就是民族的梦,就是强国的梦。为了实现中国梦,多少仁人志士苦苦求索,在黑暗中艰难探寻着救亡图存之路,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才真正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开辟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开启了伟大复兴的铸梦工程。  相似文献   

12.
“和谐”这个词,目前在我国的报刊杂志和人们的日常谈话中,使用之平凡,绝对是达到了高潮。这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触动了人们的心结,道出了人们的心声,所以应者广泛,和者普遍。自古以来,人们都向往人类社会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状态。古人造字组词,很注重它的内在含义。揣摩古人的用意,从字词组成结构看,我们可以体察出“和谐”至少有两层含义。第一,“和谐”与吃饭紧密相联。“和谐”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问题。“和”字的左边是“禾”,谷物称禾;“和”字的右边是“口”,张口要吃饭。禾苗壮,收益好,张口有…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与和谐文化相适应的先进武德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对军队提出的时代要求,也是军队建设的必然选择。中华武德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先进武德文化也对和谐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作用。构建与和谐文化相适应的先进武德文化,必须坚持以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职业性与民族性、传统性与时代性、规范性与自觉性相统一的原则,着力从政治内涵、人民内涵和职业内涵三个方面来构建三位一体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4.
要构建和谐社会,需从构建一个个和谐企业、一个个和谐社区、一个个和谐学校、一个个和谐家庭这些“细胞”入手,方会取得实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企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企业是一个缩小了的社会,它是职工学习、生存、创业和发展的天地和摇篮。一个企业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一个建设得好的企业,不仅能为社会、为国家多作贡献,而且能成为职工的美好家园。一个企业建设得不好,不仅会成为社会的包袱,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而且职工也不可能有安全感,更谈不上发展。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分,军工企业的和谐对于社会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兵》2014,(2):1-1
盛世构筑民族梦想,改革绘就发展蓝图。这是一个在奋进中追逐梦想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献身的梦想。那个艰难岁月里,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民兵配合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浴血奋战,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实现了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高效企业集团的基础,就是要让各分、子公司在《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范下,树立企业集团一盘棋的思想,和谐相处、规范运作;构建和谐高效企业集团的目标,就是要提高投入与回报之间的效能、效益、效率和效用。一、构建和谐高效企业集团要处理好母子公司管理的关系,解决好高效能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深刻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不久前发生的抗雪救灾中,有一种自觉行为令我们感动着,有一种民族精神让我们震撼着。它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鲜活可爱的新雷锋,又一次看到了光芒四射的雷锋精神!它像催征的号角,激励着我们践行雷锋精神;它像和谐的乐章,回荡在我们华夏儿女的每一个人心中。雷锋精神的价值又一次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得到了延伸,在理念与灵魂的触动中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18.
胡主席指出:“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建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是军队人才建设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运用和谐理念抓好人才建设,就是要让人才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和谐发展,进一步开发人才资源、激活发展动力、理顺人才结构,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和不竭的智力支持。树立和谐流动的理念。(一)盘活人才资源。发挥党对人才工作的整合优势,构建人才资源整合的总平台。一方面,搞好顶层设计。遵循“需求牵引、通盘规划、突出重点、分类培养、整体推进”的思路精心规划,确保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纵向衔接、横向…  相似文献   

19.
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培养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28字所勾勒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一个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