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凡事用心,标准就高,效果自不一般,蹲点工作也离不开这样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下基层蹲点,只有用心,多想多问“我们下去干什么”,立于高屋建瓴中换位思考,才能真正帮助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领导机关的指导帮带职能,促进基层全面建设。反之,把蹲点当“应付”,必然心浮气躁、敷衍塞责,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不仅不能为基层解决任何问题,还会引起战士们的反感。  相似文献   

2.
汪勤 《政工学刊》2014,(3):75-75
干工作。应像农民种地、企业生产和商人经商一样,也要讲究成本,精打细算。就是说,要善于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多的产出,用最小的成本追求最大的效益。但当下,个别单位干工作不结合实际,总喜欢大张旗鼓、声势浩大,追求轰动效应,认为声势越大越好、动作越多越好,声势不大、动作不多就觉得不足以显示对工作的重视,以至于一些经常性工作被层层“加码”,一些所谓的工程被随意“上马”,至于效果好不好、成效怎么样则很少考虑。  相似文献   

3.
“五个重点问题”是部队管理教育工作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从矛盾的不同侧面分析部分干部不尽心、不善管、形象差和一些单位官兵、警民关系不够好,枪支弹药管理不严,车辆事故多以及酗酒滋事等主要原因,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善于在平稳的工作形势下正视和解决问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战利 《国防》2012,(10):28-29
从南疆地区情况看,当前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编配不齐.基层武装机构满编率不足50%,个别武装部在编干部仅有1人,且年龄普遍偏大.另外,在编干部中"以工代干"的占24.2%,与编配要求不符.二是素质不高.部分专武干部包括一些武装部长能力素质偏低,筹划工作没思路、开展工作没套路、协调工作没路数,甚至连最基本的武装工作常识都不掌握,能力素质与本职需要极不适应.三是专武不专.一些专武干部不抓主业,不爱、不学、不钻武装工作,热衷于从事地方领导关注、利益回报多、投入少见效快的经济、科技等其他工作,"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四是动力不足.部分专武干部缺乏工作动力,思想不热心、工作不尽心、训练不用心、学习不上心,在职不谋事、在位不尽责,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熬年头、混日子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5.
谈心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当前政工干部密切联系战士、沟通上下左右关系和同志之间思想的重要渠道,也是对个别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通过谈心,可以交流思想、沟通情况、解除疑惑、增进感情。谈心活动虽然是一种传统的思想工作方法,但在新形势下仍然管用,并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但是一些政工干部在谈心时却不会用心,不懂得与战士心贴心交流,没有全心全意地谈心,结果影响了谈心的效果。要想使谈心活动开展得好,就要有“十心”,切实掌握谈心的艺术,以平等的态度待人,以情感人,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般解开思想疙瘩,促进谈…  相似文献   

6.
时常听到一些连队干部在做思想工作时叫苦 ,说他们搞连队工作多么不容易 ,有时就干脆把战士推到了那个位置上 ,来个“换位思考” :假如让你当连队的指导员 ,让你当连长如何做工作 ,要相互理解等等。笔者认为 ,在做思想工作时让对方设身处地地来个“换位思考” ,让对方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环境中 ,多一些思考 ,这是必要的 ,多一些理解 ,也是可行的。但如果总是用这样的话来做思想工作 ,总是让人家理解你 ,你做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就值得怀疑了。如果总是用“换位思考”来做工作 ,就如同是“望梅止渴” ,一时还可以解决问题 ,时间长了就不会…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切实改进党的作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优良的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推动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巨大力量。加强各级干部的作风建设,是确保上级各项指示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工作成效的重要保证,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的重要职责,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任务。一些单位作风上存在问题,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有的领导干部在抓作风建设过程中,缺乏扎实的作风。抓作风建设,如果领导不认真、不较真,下级就不上心、不用心。因此,要实现部队作风的根本好转,各级领导必须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8.
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搞好对照检查,是党委机关和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基本方法,旨在揭摆问题、剖析原因、汲取教训,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抓好部队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为此,无论是查找薄弱环节,还是总结经验教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解决问题。然而,一些单位往往热衷于图形式、造声势,致使对照检查过多过滥,凡开展理论学习、思想教育、作风整顿、主题活动,都要集中安排时间进行对照检查,其实并未真正解决问题,成为“务虚不务实”的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9.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精髓,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要把求真务实的作风融入到部队工作的方方面面,推动部队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就必须力戒"四种主义"。一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追求的是形式、忽视的是内容,搞的是"应景"、缺  相似文献   

10.
一、胸襟要开阔。体现于一个“广度”。所谓“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做人亦然。试想一个器小易盈、动辄为细枝末节忧心烦恼的人,怎能静下心来干好自己的事业?一些青年同志不乏热情才干、不乏理想抱负、不乏远见卓识,却单单缺少一种容人纳物的器量,看到一些不公就忿忿不平,听到一些议论就胡思乱想,受到一点委屈就心灰意冷,遇到一丝不快就耿耿于怀……拿不起、放不下,看不破、撇不开,终日自寻烦恼,把宝贵的时间、精力虚耗在无谓的意气之争和小是小非当中,既无益于自身修养又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学员的厌学现象不同程度地有所存在。其原因有二: 一是学习动力源不足。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把进院校学习仅看成是提干的跳板和获取文凭的手段。因而,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信奉”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口号。学习马虎,拖欠甚至抄袭作业,不用心、不努力。其次是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诗文所体现的理想和追求,其生命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体现了他的生命哲学。这种生命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追求道德完善的一种全新的道德范式,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寻找独立的人格进行了一次可贵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正下部队检查是党委机关指导部队建设的重要方法,是机关干部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俗话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下部队检查看似简单平常,要搞好却不容易。懂行的,一眼能看出端倪,一查能发现问题,一帮能解决问题,自然受人重视;不懂行的,纵然态度认真,也是眼里看不到问题,手里拿不出招数,自然不被重视。要想做个内行人,关键是要检查到点子上,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抓好工作落实,是我们党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深入基层第一线调查研究,是探索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工作点规律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部分同志在深入基层时由于作风不实,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思想不集中,走马观花,应付了事,眼睛向上,摆官架子,盛气凌人,听不进基层的呼声,摸不透基层的实情,不用心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采  相似文献   

15.
许多同志反映,现在机关不缺跑跑颠颠的人,缺的是能够当主力、打硬仗、上层次的高素质人才。政治机关干部怎样才能把自己锻炼成为这样的人才?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精品不仅是一种工作标准,更是一种工作态度,只有在不断追求和创造精品过程中,才能成为机关的“业务通”、“多面手”。  相似文献   

16.
郭雄飞任副师职9年多来,三易岗位职务不变,一纸通知,由预提后备干部到编外干部,岗位的落差没有带来干事业的懈怠,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把“只要组织有工作让我干,我就没有选择的权力,必须干好”作为一名军人的信条。体现的是一种事业追求和思想境界,体现的是一种精神风貌和勤恳的态度。细细解读就是“敬业”两个字。敬业带来心无杂念。一个人有  相似文献   

17.
对话教育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选择。实施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可从营造和谐情境、设置合理话题、改革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抓工作落实,是各级领导反复强调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多次提及的一个重要思想。“不争论,争取时间干”、“多做少说”、“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聚精会神干现代化”等等,都体现了这个思想。这一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但是,也应看到,工作不扎实、工作不落实的问题在一些单位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就与效果评估密切相关。因此,抓好工作落实,有必要对效果评估进行正确的认识。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抓基层,不但要牢固树立“工作要艰苦,思想要刻苦”的良好作风,而且要有一股扑下身子,沉到底,不解决问题不撒手的狠劲。做到“四到位”: 主要工作部署要到位指导。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是后备力量的基础建设。领导干部抓基层,就要着力于基层建设这个重点,对基层主要工作的部署要到位指导,尤其是对原来基础较差,或基层武装部长是新任职的单位,更应  相似文献   

20.
追求与强求     
追求是一种奋进的生活状态,强求也是一种奋进的生活状态,追求和强求因一字之差,从表象上看起来都是奋进,却蕴含着不同的生活理念。一个是健康向上的、积极科学的生活方式,一个是非理性的、情绪化的、浮躁的生活势态。也许我们并没有在意什么是“追求”、什么是“强求”,头脑里也没有清晰的“追求”和“强求”这两个概念去指导生活,但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自觉不自觉地就会被这两种方式所涵盖。有追求才会迎难而上,感到生活的每一天都非常有意义,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生活中,矛盾和问题以及工作中的失利总是难免的,有了追求会感到处理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