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是"玉兔二号"月球车第27月昼和第29月昼工作情况的介绍.2021年9月30日3时50分,"玉兔二号"月球车进入第35个月昼.这一天是"玉兔二号"月面工作1000天的日子.想知道"玉兔二号"在第27月昼、第29月昼取得哪些新成绩,它又是如何进行月面工作千日小结的呢?那么,接着阅读本文吧.  相似文献   

2.
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释放月球车"玉兔"二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设计制造的第二个月面巡视探测器).这是月球上的第7辆车.到今年1月3日,"嫦娥"四号落月已满3年.那个远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上的"小兔子",也已工作了3年.它累计行程近1公里,再次刷新"在线时长",成为...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2019年1月4日,“玉兔二号”月球车与着陆器成功分离,分别开展科学探测;1月11日,两器完成互拍成像,地面接收图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学载荷工作正常,探测数据有效下传,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联合组织召开嫦娥四号任务科学成果交流会。旨在促进嫦娥四号成果交流、互相借鉴,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自2019年1月3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以来,在月球背面复杂空间环境与地质条件下正常工作已超过300天,"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不断刷新纪录,累计已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的钟声刚刚敲过,中国航天便有引人瞩目的动作,为新年定下令人振奋的基调。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成功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并通过月球轨道的"鹊桥"中继星顺利发回月球表面照片。1月11日下午16点47分,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完成两器互拍,达成工程既定目标,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由此,人类探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林臻 《国防》2014,(2):79-82
2014年1月25日,正在月球表面雨海西北部虹湾工作的中国月面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控制机构出现异常,互联网上由某科普网站主办、一直以第一人称进行实时报道的微博账号"@月球车玉兔"也说:"啊……我坏掉了……有可能熬不过这个月夜了……"事件牵动了地球上关心航天事业的每一个人的心。作为中国第一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和玉兔号已经刷新了历史。回顾人类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历程可以看出,没有哪个国家的探月活动是一帆风顺的,但人类依然遥望月球,向地球唯一的卫星发起一次次冲击。  相似文献   

7.
2013年12月2日.在西昌漫天星斗的映衬下.伴随着沉稳震耳的轰鸣声,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万众期待中,拔地而起,准确将怀抱玉兔的嫦娥三姑娘送入地月转移轨道——三姑娘回家之路的第一站,在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将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个探测任务,这在世界火星探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将面临巨大挑战。此前,只有美国海盗1号、2号火星探测器曾通过一次发射实现了"环绕、着陆"两个探测目标。目前,我国已通过嫦娥1号、2号完成了对月球的"环绕"探测任务,通过嫦娥3号、4号完成了对月球的"着陆、巡视"探测任务,所以有些航天爱好者可能会问,我国的火星车能否借鉴玉兔号、玉兔二号月球车的研制技术?探测月球与探测火星有什么区别?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月球和火星各自的  相似文献   

9.
2022年,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跨年. 2021年12月27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1年,中国航天在太空书写下一个个中国奇迹.在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玉兔二号"已行驶965.85米,并不断刷新人类探测器在月...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2月6日,当世界瞩目的嫦娥三号卫星所载的探测器——玉兔月球车行驶在月球表面.X射线谱仪开始工作时,本刊记者拨通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嫦娥三号卫星粒子激发X谱仪主任设计师王焕玉的电话.向他表示祝贺。他说:“成绩是高能物理所科研团队共同创造的,功劳也是大伙儿的。成功之后自然很兴奋.但后面还有嫦娥四号、五号在等待我们继续攻关。”  相似文献   

11.
《军事文摘》2023,(6):32-35
<正>空间站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1月6日,空间站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利用空间站机械臂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进行转位试验。神舟十三号乘组手控遥操作试验1月8日,神舟十三号乘组在空间站核心舱内首次采取手控遥操作方式,圆满完成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亲笔贺电 1月10日凌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获悉我国“神舟二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后,亲笔致电祝贺。电报全文如下: 浩田、刚川同志,欣闻“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请向参加研制和发射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希望再接再厉,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1月4日,由国防科工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展"在四川省科技馆正式开展。作为探月工程实施10年来首次在内地举办的主题展览活动,探月工程展首站选择四川,向公众开放至11月13日,之后将在国内其他省份进行巡展。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吴艳华、四川省副省长刘捷出席开幕式。本次展览展出的实物模型包括嫦娥三号的着陆器、"玉兔号"月球车、长征火箭、人造卫星、模拟发射场和遥控月球车,以及特别制作的互动展品等20多组。同  相似文献   

14.
<正>"深空之眼"引导"嫦娥"回家西至新疆喀什东至上海佘山54所的通信与测控技术让嫦娥"耳聪目明"题记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在中国古老的飞天神话里,孤独的玉兔陪伴着同样孤独的嫦娥,在广寒宫里度过了清冷的几千年。然而,11月1日,嫦娥五号试验飞行器的成功返回,改写了这个有些凄冷的结局——因为,嫦娥返家,指日可待!11月1日早上6时42分,在杳渺太空飞行8天有余的嫦娥五号任务  相似文献   

15.
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巴比奇(Valery Vasilevich Babich),造船工程师,生于1941年1月27日,工作于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市黑海造船厂,参加了苏联全部航母的建造工作。最初是“莫斯科”号及“列宁格勒”号直升机母舰导弹、火炮及反潜武备的首席设计师,之后领导了“基辅”号及“明斯克”号航母航空系统的设计工作。1979年,出任黑海造船厂航母设计处主任一职,参与建造“新罗西斯克”号、“戈尔什科夫”号、“库兹涅佐夫”号和“瓦良格”号航母(苏联称重型载机巡洋舰),并参加了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建造工作。90年代后从事写作,在2003年出版了著名的《我们的航母》一书。本刊记者于2006年9月采访了航母建造专家瓦列里·巴比奇先生。所有图文未经本刊允许不得转载。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月22日,神龙二号装置科技成果鉴定会现场,经过包括14位院士在内的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了世界上首台兆赫兹重复率猝发强流多脉冲直线感应加速器。""该项目系统复杂,研制难度很大,有重大创新,总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重要指标国际领先。神龙二号研制成功是直线感应加速器和我国尖端国防科技闪光照相技术发  相似文献   

17.
<正>1月4日至5日,2019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系统总结2018年工作,研究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查找分析制约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明确下一步发展思路和2019年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1月7日下午8点半,笔者走进八师、石河子市天业热电公司2号集控室,房间内,炉机运行人员"正襟危坐"地盯着盘面上每一个跳动的数据。看到笔者走进来,一个姑娘微笑着起身打招呼。她叫盛雅云,发电部运行二值二单元锅炉主值班员,2009年进入天业热电公司工作至今。5年的时间内,她从一位"懵懂"的新学员成长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锅炉专业主值班员。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要确保国防武器装备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确保年度经营目标发展目标全面实现,努力实现营业收入125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85亿元,经济增加值持续增加,各项工作保持央企A级水平。2012年1月15~16日,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用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的优异成绩,迎来了2012年工作会议的隆重召开。在2012年,集团公司将深入推进二次创业,全力谋求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追本溯源:"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是同根生的姐妹花2004年1月23日,农历大年初二,这是一个值得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重大印记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准了《关于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请示》。至此,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正式启动。此后,成立了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正式将探月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命名为"嫦娥一号"。"嫦娥一号"正式立项的同年,为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