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42所是我国国体火箭推进剂的专业研究所,主要承担着我国导弹武器和宇航型号用固体火箭推进剂的研制生产任务。近年来,该所承担的各类科研生产任务日益繁重,军民融合的市场化、产业化转型发展要求日益紧迫。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所党委牢牢把握发展这一主题,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着力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抓文化、促和谐,不断突破创新、推进改革,为推动研究所快速转型发展凝心聚力,创造了良好内外环境。  相似文献   

2.
固体推进剂燃烧转爆轰研究于1986年9月25日在国防科技大学通过鉴定。现代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量很大,发动机尺寸达数米;推进剂的能量也愈来愈高,有些推进剂中还加有高能炸药。人们担心,在推进剂生产、贮存和导弹使用中是否会出现燃烧向爆轰转变的灾难性后果?如何控制和避免这种现象?必须从实验和理论上进行研究。因此,该课题是固体推进剂技术与强动载荷技术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双基固体推进剂装药压伸成型工艺是火药成型重要工艺之一,GJB 1073A—2000《压伸成型双基固体推进剂装药通用规范》与原规范 GJB 1073—91对比增加了以下技术内容:按组分和药形两种分类原则对推进剂装药进行了分类;明确了原材料采用的标准;补充了原标准的规格要求;推进剂的组分及偏差;成分分析标准和性能测试标准;质量保证规定中的检验分类、检验项目及抽样方案。在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各国在高能固体推进剂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说明了高能固体推进剂在国防科技领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关注。并依据高能固体推进剂在现代武器装备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高技术战争对武器的要求,阐明了高能固体推进剂有待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向,发展的内涵在于重视知识创新、加强技术创新和推进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5.
他们被称为固体推进剂的“训虎人”,专门与“性情暴虐”的易燃易爆高能量推进剂打交道。从最初数以克计的含能材料探索开始,他们一路“摸着老虎的屁股”走来,在国内首次取得高能推进剂大尺寸发动机演示验证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该高能推进剂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军事文摘》2023,(2):10-11
<正>火箭垂直转运至发射区,在完成火箭功能检查、联合测试工作以及最终确认状态后,就来到了发射前的最后一步——火箭推进剂加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给火箭“加油”。推进剂,火箭的血液就像飞驰的汽车需要添加汽油燃料一样,火箭也需要添加自己的燃料,这种火箭专用的燃料被称为推进剂,推进剂按照状态分为固体推进剂和液体推进剂两大类。固体推进剂类似于烟花中所需的火药。固体推进剂因能量密度大,可以减小火箭尺寸等特点,它在出厂前就已经填充于火箭中,不需要在发射场临时加注,因而可大大缩短发射准备时间。固体推进剂一般多用于小型、快速发射的火箭以及大型运载火箭的助推级中。液体推进剂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同时又具有流动性、易泄  相似文献   

7.
正46所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由1956年成立、从事固体推进剂研究部分的国防部五院十室演变而成,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专业从事航天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其曾先后在北京、西安、泸州从事固体推进技术研究,1965年搬迁至呼和浩特市。由于国家"三线"建设的需要,1975年正式更名为中国航天46所,下设多个研究室及一个子公司。  相似文献   

8.
正伴随着祖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航天固体动力战线的广大工作者,始终以报效祖国、富国强军为己任,自力更生、拼搏奋斗,走出了一条固体动力事业自主创新发展之路,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建院50多年来,几代四院人经历了白手起家的艰苦创业、动荡时期的砥砺磨炼和改革开放的腾飞发展,用聪明才智、辛勤汗水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固体动力创新发展之路,为我国"两  相似文献   

9.
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MICOM)已研制成一种胶质推进剂。这种新型推进剂可提高未来自动化导弹的作战性能和可靠性,而且操作与运输均安全。据称,采用这种胶质燃料和先进的软件,将使导弹比现役型号更加灵活。 当前,美国陆军装备的导弹和火箭,除了“长矛”(Lance)导弹采用液体燃料外,其余均采用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有一个重大缺点,即一旦点火,固体燃料的推力就不能调整。以固体燃料为动力的导弹只能按预定速度飞行,其速度既不能加快,也不能减慢。采用液体燃料,导弹在飞行中虽可凋整速度,但这种燃料的危险性比固体燃料大。因此,胶质燃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燃料,复合固体推进剂(以下简称推进剂)为火箭提供巨大的动力。由推进剂制成的药柱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防止在貯存、运输及运行过程中发生破损。因此,在药柱的研制、设计中需要了解和掌握推进剂的力学性能,进行各种工况下药柱的结构完整性分析以及作必要的强度、刚度或稳定性计算和寿命预测。推进剂材料是由高分子基体和固体颗粒(含量86~90%)混合而成,其力学性能依赖于时间、温度及加载和变形历史。在变形过程中还件随有微孔穴、微裂纹的萌生、演变、聚结以及分子链、键断裂等损伤现象,其宏观表象相当复杂。对这类材料的力学性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7月1日是我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创建55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建院55周年纪念日。55年来,四院干部职工始终以报效祖国、富国强军为己任,自力更生、拼搏奋斗,走出了一条固体动力事业自主创新发展之路,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双试片法与中止多试片法测定丁羟复合推进剂侵蚀函数的结果,以及当推进剂燃速不同时、流经燃烧面燃气成份不同时对侵蚀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本成份相同的推进剂,燃速慢的比燃速快的推进剂侵蚀严重;燃气温度高、固体微粒多比燃气温度低、固体微粒少的推进剂侵蚀严重.并将所得结果进行p-t曲线的计算,再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发动机实测的p-t曲线进行比较. 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已成为制约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水平的瓶颈问题之一,基于粘弹性力学理论,综述归纳了固体推进剂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药形结构、材料性能、载荷形式和老化贮存4个因素对推进剂结构完整性的影响,分别指出各个因素在固体推进剂结构完整性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后续药柱及...  相似文献   

14.
基于能量耗散的药柱粘弹性累积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不可逆能量耗散的损伤变量定义方法和动态线粘弹性理论,建立了固体推进剂累积损伤模型,利用不同拉伸速率下的试验数据,拟合得到了推进剂破坏耗散能表达式,进而给出了推进剂在周期应力响应下的累积损伤计算式,并讨论了周期应力幅值和频率对累积损伤的影响,最后对某舰载发动机药柱进行了累积损伤及使用寿命分析。提出的累积损伤分析方法,为固体发动机贮存寿命预估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查理 《国防科技》2004,(7):25-28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使用固体推进剂的化学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与液体火箭发动机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推进剂密度大,推进剂可以储存在燃烧室中常备待用和操纵方便可靠等优点。固体火箭发动机比冲小(250~300秒),工作时间短,加速度大,因而推力不易控制、重复起动困难、不利于载人飞行,主要用作火箭弹、导弹和探空火箭的发动机,以及航天器发射和飞机起飞的助推发动机。一、发展概况固体火箭起源于中国,宋初已出现以黑火药为能源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最早是1161年宋金之战中的“霹雳炮”。元、明两代出现了火箭束和两级火箭雏型,例如“火龙出…  相似文献   

16.
"国之重器"导弹离不开强大的"心脏"——固体火箭发动机。地处塞外高原的中国航天科工六院不仅是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和试验基地、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摇篮",而且是一个用智慧、汗水和血水,成功研制出数十种型号和配方的战术、战略、宇航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创造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无数个"第一"的功勋基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最小自由能法精确计算固体火箭推进剂能量特性程序的基础上,运用模式搜索优化方法,编制了电子计算机程序,用该程序能算出已知组分在最高比冲或最高特征速度下的最佳配方。优化计算结果和图象法(或精确计算)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这证明固体推进剂能量特性的优化设计是成功的,为固体推进剂配方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超声透射时差法无损检测原理,结合TDC时间数字测量技术,首次提出仅利用测量时间就可实现固体推进剂厚度及缺陷的多参数检测方法,设计出探头架,分析了超声在推进剂中传播过程,并设计出实验系统。通过对某固体推进剂厚度、径向自然缺陷和轴向人工缺陷检测,厚度测量误差不超过±0.05 mm,缺陷有效阈值为6.0~10.7,结果表明本方法及系统切实可行。理论上,本系统时间测量范围为3.6 ns到200 ms,精度为125 ps,裂缝缺陷分辨率大于0.001 mm。  相似文献   

19.
从宏细观尺度通过实验测试、本构模型以及机理对复合固体推进剂的蠕变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解决方案以及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分析表明,蠕变加载过程中的恒定应力控制是目前研究中的难点,可以借鉴其他粘弹性材料的蠕变测试方法进行研究;固体推进剂蠕变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蠕变细观结构变化的观测方法虽然比较缺乏,但可以...  相似文献   

20.
复合固体推进剂属于高填充比颗粒类复合材料,氧化剂和金属颗粒在基体中的随机分布使其在细观尺度具有非均质的特点。从细观尺度研究固体推进剂燃烧及力学性能时,必须考虑颗粒级配、空间分布和种类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以硝酸酯增塑聚醚高能复合固体推进剂为研究对象,将固体颗粒模型化为球形,生成其在基体内随机分布的颗粒填充模型。利用Monte-Carlo算法模拟计算颗粒填充模型细观结构的两点概率函数,并研究了颗粒填充体积分数、尺寸与级配等参数对其的影响规律。从统计意义上给出具有各态历经性、统计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特点的颗粒填充构型最小周期性代表体元尺寸,可有效减小后续研究的计算量,节约计算成本。所构建的推进剂细观几何构型及对最小周期性代表体元尺寸的计算为后续开展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尺度燃烧、燃面处铝团聚及力学性能数值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