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海军水面战中心达黑格伦分部(NSWCDD)正开发用于舰艇自防御的技术。此技术具有潜在的提高海军平台防御高速、低飞的反舰导弹(ASM)的能力。利用水墙可提供一种廉价、多用途的舰船自防御系统。此水墙或称水障由水下爆炸物的浅爆炸形成,用来保护舰船免遭反舰导弹的攻击。这个概念可被用来阻止或降低被我近距离内击中的导弹的碎片和弹头破片的速度,使它们不能对防御舰造成大的损伤。此外,水障还将使突破我内层防御圈的反舰导弹引信失效和结构损坏。近距离使用水障可增加自防御武器的交战空间,并有助于降低对探测距离的要求。本文讨论有关水障概念的关键问题和证明水障生存性的具体技术状况。  相似文献   

2.
美国海军水面战中心达黑格伦分部为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ONR)开发出一种在防御高速、掠海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ASCMS)方面非常有效的技术。此技术使用了一种新的杀伤机理,利用一堵水墙,为舰船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普遍适用的末端防御。水障或水墙由多枚水下炸药在浅水处爆炸产生,用来保护舰艇免遭掠海导弹的攻击。这种末端防御被用来减低或阻止在近距离范围内飞来的导弹碎片和弹头破块对己舰的严重毁伤;而且,对穿入内防御层的来袭的掠海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水障将破坏其引信和弹体结构。这篇论文论述了舰艇末端防御的水障概念和破坏来袭的掠海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的水墙的构成。实地试验证明了此概念的有效性。最后,本论文用1997年实地试验的结果证实了水障对战术导弹弹头和结构的破坏力。  相似文献   

3.
军用电子设备,尤其是野战条件下使用的军用电子设备的最大特点是:它们可能要受到潮热、盐雾、振动以及使用的温度范围宽等恶劣环境的影响;再者就是要不失战机,需要什么时间运行就什么时间运行。因此,这就给由集成电路组成的整机提出了高可靠性的问题。为此,就要求构成整机可靠性基础的集成电路要有高的质量和足够低的失效率。在此,对集成电路提出一个可靠性的概念。可靠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该电路元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发挥其特定作用或功能而不发生故障或失效的概率。器件的可靠性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制造集成电路的原始材料、生产工艺、所用的药品及水的纯度、原始设计、甚至使用电路的方法等等。从这一粗浅的认识出发,本文试图对某整机使用的集成电路在可靠性方面所进行的一些工作,采取的一些措施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浅析美军炮兵新概念武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传统炮兵武器而言,新概念炮兵武器从发射装置或发射药或弹丸或三者都与传统的炮兵武器不同。它们是利用新原理、新技术、新设计思想,采用新材料、新能源、新结构、新工艺设计制造的种种创新型炮兵武器系统。目前美国在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等方面都发展了一些炮兵武器系统。另外还发展了一些诸如电热炮、机器人炮“、水”炮以及一些特种用途的炮兵武器。机载激光作战想像图目前美军已研制出了第三、四代激光炮一、定向能武器目前美国已经研制的定向能武器包括激光炮、射束炮、声炮等。1、激光炮。激光炮是利用沿一定方向…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2003,(8):78-78
精确制导导弹之所以具有神奇的“千里穿杨”功夫全靠它的“神眼”——制导装置。由于作战环境愈来愈严酷、导弹作战使命越来越广泛、要打击的目标多种多样,单靠一只眼在现代战争中是不行了,必须要装“复合眼”,即一种导弹要同时有几种制导方式。比如,一种导弹同时使用惯性制导+GPS制导+地形匹配制导,以及电视、激光等末制导,或使用其中任何两种制导方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表面工程中测量膜基材料性能或结合强度的压入法,分析了其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要而又困难的接触问题。在引入适当的假设后,文中首次对二维、三维问题等一般情况,分别给出了控制接触的边界条件方程,并进一步使用半解析的数值方法——线法,针对二维情况使用,球形压头和楔形压头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和不考虑接触情况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剪应力差别巨大,这说明接触问题的考虑对于正确地处理实际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对某重型柴油机机油在使用过程中混入柴油、冷却液、烟炱等污染的情况进行模拟试验,在纯净的机油中分别混入柴油、冷却液和烟炱并搅拌均匀,配成不同百分比的模拟污染油液,利用油品传感器FPS(Fluid PropertySensor)测量模拟污染油液的黏度、介电常数和温度。试验表明:当机油中混入柴油、冷却液和烟炱时,机油的黏度或介电常数随着混入的百分比变化而变化;试验得出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式。通过实车机油质量的检测认为:该方法可以用于机油的在线监测,为机油的按质换油提供监测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邓志广 《当代海军》2006,(12):52-55
长期以来,利用不易被敌察觉的小艇沿敌方海岸线前进或是渗入敌人内部,一直是各国特种部队最为青睐的潜行战术之一。在过去众多战争或冲突中,特种部队利用各种传统或是新型小艇成功潜入敌方的势力范围,完成情报收集、斩首突袭或破坏等各种特种作战任务。二次大战期间,美海军突击侦察小分队利用独木舟和小艇成功潜入日军在新加坡的海军基地展开侦察活动;越南战争期间,小型江河巡逻攻击艇被美国特种部队,特别是“海豹”小队所广泛使用。由于特种小型艇具有能够把小规模特种部队送到敌人跟前而不被发觉的优势,世界各国特种部队都装备了各式小型突击艇,如硬壳突击艇和充气突击艇。这些小艇不仅灵活机动隐秘,且拥有价格优势,这是它们在各国特种部队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除水面小型突击艇外,袖珍潜艇和潜航器也是各国海军特种部队执行突击作战、破坏行动和情报收集等秘密任务  相似文献   

9.
预警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中卫 《国防》2005,(3):69-71
预警机主要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并可指挥、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预警机在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集预警、指挥控制、通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机动综合信息系统。预警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相控阵雷达,载机平台多样化并减小设备的体积和重量。美国于1944年首先提出了最初的空中预警机计划——“卡迪拉克”计划。20世纪50年代,为应对苏联日益增长的军事威胁,美空军研制生产了EC-121预警机,海军也着手研制E-2预警机。E-2是美海军现役最主要的预警机,1965年开始服役,目前使用的基本上是E-2C型,已生产175架以上,其中32架…  相似文献   

10.
在多传感器融合中,航迹与航迹融合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丛氏等人[5-7]给出了任意通信模式下的最优融合公式。对于确定性来说,该公式是最优的,这里指的确定性是:过程噪声为零或使用全速率通信(即两传感器每接到一次新数据就通信一次)。但在实际操作中,因目标机动而不能完全忽略过程噪声;或者为节约通信宽带,传感器间不采用全速率通信。这两种情况下,系统都存在公共过程噪声,因此两传感器的量测不是条件(给定目标预先状态)独立的,所得融合公式[7]只是近似最优。文献[1]中也谈到这种情况,作者推导出了一个公式来计算不同传感器的两条航迹估计的协方差、基于[1]的结果,文献[2]考虑了两个传感器航迹估计的相关性,并得到一个融合公式来组合局部估计。遗憾的是,文献[2]中进行贝叶斯推导时,所做的假设并不符合实际。本文中,我们指明[2]中结果潜在的近似性,并证明该结果只在ML{最大似然}意义下最优。然后,我们提出一种性能评估方法来研究各种航迹与航迹融合方法的性能。其结果给出各种操作条件下不同融合方法的性能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