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65年5月14日,中国第一颗空投的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内的靶标上空爆炸试验成功.这是中国继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装置(代号596)在罗布泊核试验场102米高的铁塔上爆炸试验成功仅仅半年后所进行的第二次核试验.我当时在国防科委二局任参谋,从事核武器研制、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参加了第二次核试验的准备和实施工作.下面是我了解和经历过的有关这颗原子弹(代号2923)研制、试验前前后后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2.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乐曲响彻全球。 “两弹一星”是中国共产党80年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创新能力和革命精神的充分显示,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聂荣臻、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越功勋,也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3.
《军事史林》2013,(6):10-25
1965年5月14日,中国第一颗空投的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内的靶标上空爆炸试验成功。这是中国继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装置(代号596)在罗布泊核试验场102米高的铁塔上爆炸试验成功仅仅半年后所进行的第二次核试验。我当时在国防科委二局任参谋,从事核武器研制、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参加了第二次核试验的准备和实施工作。下面是我了解和经历过的有关这颗原子弹(代号2923)研制、试验前前后后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4.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102米高的铁塔上爆炸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5.
正"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后来将原子弹和氢弹合称核弹,另一弹则是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因此"两弹一星"现在一般指的是导弹、核弹和人造卫星。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就是说,仅仅十年功夫,在党中央的坚定支持下,以钱三强、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  相似文献   

6.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两个月之后,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又过了半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突破了原子弹、氢弹(以下简称"两弹")两弹。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的科技人员、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经过不懈努力,铸就了"两弹"的辉煌。大家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精神”.  相似文献   

7.
1965年5月14日10时整,我国首次原子弹空爆试验成功了.执行这次空投任务的航空兵独立某团副团长、第一飞行员李源一,第一领航员干福海,第二飞行员刘景新,第二领航员张公祥,通信员孙兴富,射击员韩惠安.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震惊了全世界.不过,这次试验是采用"地爆"方式进行的,为了增加试验手段,提高试验水平,确保试验安全,使用飞机投掷核武器,以"空爆"方式进行试验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新疆罗布泊上空,我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获得完全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年轻的共和国的高技术发展史上,航天发射试验和核试验已有近30年的历史,从1960年的第一次火箭飞行试验,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洲际运载火箭、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相继发射成功,在群星灿烂的宇宙空间,已有27颗中国星在  相似文献   

10.
海洋二号卫星工程创造五个“第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月16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遥十四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卫星发射升空。记者16日从国防科工局获悉,海洋二号卫星工程创造了五个“第一”:国内第一颗获取海洋动力环境数据的卫星;我国第一颗高精度航天器;国内第一颗定量观测的微波遥感卫星;第一次搭载进行星地激光通信试验;  相似文献   

11.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相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间只有32个月,发展速度比美、苏、英、法四国都快。这在世界上引起了极为强烈的反响。特别是法国,当年戴高乐总统曾经把原子能总署的官员和主要科学家叫到他的办公  相似文献   

12.
【总参某测绘大队】1989年3月24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授予该大队"英雄测绘大队"荣誉称号。自1954年组建以来,该大队官兵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同步通讯卫星、第一枚导弹和"神州"系列飞船的成功试验,提供了精确的测绘保障。  相似文献   

13.
张开善 《国防科技》2006,(10):89-96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在西部地区新疆的罗布泊大荒漠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获得了完全的成功。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个震惊全球的时刻,距离今天已有40多年。40多年来,有不少人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首次核爆炸试验成功,中华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此举对于打破核垄断,抵御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家的安全富强,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那么,在这一历史性重大贡献中,那些为此以身许国,舍身忘我,奋力攻关,功盖千秋的科学家们。自2000年以来,当年和我一起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戮力同心,共同奋斗的同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成功《解放军报》2000年10月51日记者范炬炜,特约记者苏扩善报道北京时间10月31日凌晨0时02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送入预  相似文献   

15.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消息传出,世界震惊,举国欢腾。当时,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火车司机,有幸参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秘密运送任务。虽然47年过去了,可当年驾车拉核弹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6.
戚发轫,我国著名的空间技术专家,中国工程 院院士。1957年从北航毕业进入航天领域工作至今, 他亲历了我国卫星事业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 诞生、发展继而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全过程。没有刻意 追求,但中国航天史上第一发导弹、第一枚运载火 箭、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这么多的"第一" 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戚发轫的生命中。 为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35周年, 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这位共和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的亲历者。  相似文献   

17.
1964年10月16日,西北大漠一声巨响,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震惊了世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对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奠定我国大国地位影响极为深远。随后,我国的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18.
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西北地区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颗当量22万吨的原子弹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拥有核武器,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的第五个核国家,中国政府于原子弹爆炸的当天即  相似文献   

19.
1970年 1月30日,中国在甘肃某基地成功试验发射了一枚远程地地导弹。 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月30日,李德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在北京成立,黄永胜兼任校长,张秀川任政治委员(1972年5月由肖克任校长,唐亮任政治委员)。 11月24日,毛泽东对北京卫戍区《关于部队进行千里战备野营拉练的总结报告》作了批示。此后,全军普遍进行了长途野营拉练。  相似文献   

20.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在西部地区新疆的罗布泊大荒漠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获得了完全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