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钢  刘士春 《国防》2001,(1):36-36
基层武装部是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实施战争动员的组织基础。要确保党的武装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就必须把基层武装部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一、提高各级领导依法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的自觉性 要使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把基层武装部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变被动抓为主动支持,变随意性为规范化,首先必须增强党政领导的法制观念,提高其依法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的自觉性。为此,应以《国防法》、  相似文献   

2.
王道高 《华北民兵》2014,(11):14-15
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武装工作,事关党的基层政权建设,事关社会稳定和地区安宁,而专武干部是基层武装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领导者,这支队伍的素质好坏,直接影响着基层武装工作的质量。事实反复证明,做好基层武装工作,加强专职人武干部队伍建设,是维护民族地区安全稳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巩固基层政权建设的客观要求和重大举措。因此,必须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真心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完善制度机制。要把专武干部  相似文献   

3.
王统志  李清 《国防》2007,(9):49-50
基层武装工作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专武干部是人民武装工作在基层的组织者、指挥者和落实者,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骨干力量.因此,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新形势下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加强基层武装部部长队伍建设“三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江平 《国防》2011,(12):30-31
乡镇(街道)武装部是政权体制和国防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正确使用后备力量和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组织保证。基层武装部部长处在后备力量队伍"兵头将尾"的位置,是党管武装工  相似文献   

5.
李兰田 《国防》2010,(6):31-33
以乡镇(街道)基层武装机构、农村(社区)民兵组织为主体的基层武装,是我国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层武装建设,既是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也是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手段。随着形势任务的不断发展变化,经济社会各项改革、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的不断推进,基层武装建设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基层武装在巩固基层政权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6.
乡(镇)、街道武装部是我国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和实施战争动员的组织基础。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必须以江主席“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各项建设的落实上下功夫。一、要始终坚持党管武装的原则。落实党管武装的原则,就是要确保党对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一是要把武装工作摆上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乡(镇)、街道党委加强对武装工作的领导,要自觉把武装工作纳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基层武装作为我国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基层武装是否与党同心同德,是否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稳固。广东省河源市军地紧紧围绕政治生命线合力推进基层武装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周国富 《国防》2003,(4):30-32
党管武装是我国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根本原则和优良传统,是党的先进性在国防后备力量领域的集中体现。在新形势和新任务面前,牢固确立党管武装工作观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抓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意义尤为重大。 一、强化党管武装意识,切实增强抓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国防后备力量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后备力  相似文献   

9.
王贺文 《国防》2004,(2):27-29
乡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武装部作为党的基层武装工作机构,是国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和实施战争动员的组织基础。军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辽宁省着眼巩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人民战争基础、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以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精神为统揽,以提高后备力量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为牵引,强化党管武装统领作用,坚持军地同频共振,强势推进工作末端落实,全省基层武装工作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任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区委书记以来,袁德芳认真履行党管武装“第一责任”,有力推动武装工作纳入区党委工作日程,武装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纳入党政主要领导任期考评目标。在他的支持下,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武装工作意见》等多个事关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文件规定,使全区国防动员、国防教育、武装工作步人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2.
汪光辉  肖军 《国防》2008,(3):54-55
基层武装部是我国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组成部分,是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和实施战争动员的组织基础。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对于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下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  相似文献   

13.
吴祥华  陈云程 《国防》2007,(2):43-43
基层专武干部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战争动员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常年活跃在武装工作第一线,是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力量.  相似文献   

1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制约瓶颈,破解工作难题,提升工作质量。就县(市、区)人武部而言,当前最紧要、最关键的仍然是始终不渝地推动和促进基层党管武装工作落实。因为党管武装工作是武装工作的根本和灵魂,是民兵预备役工作落实的前提,是人武部职能作用发挥的重要指标,是和平年代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把基层党管武装工作抓实了,才能推动和促进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动员工作的健康发展。结合工作的实践,我认为应重视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洪晓荣 《国防》2013,(5):23-25
做好基层武装工作,是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确保战时动员顺利高效实施的重要基础。习主席关于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重要思想和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也为基层武装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把握特点规律,锐意改革创新,按照打仗要求推进基层武装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6.
杨培  焦龙海 《国防》2013,(1):61-61
近年来,中共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委坚持团结带领"一班人"狠抓党管武装工作落实,始终做到把党管武装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纳入年度工作部署、纳入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努力争当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明白人、贴心人、推动人和带头人,形成了党委管武装、政府抓武装、全社会关心支持武装工作的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容胜  黄东 《国防》2012,(12):44-46
武装工作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事关党的执政地位、事关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党管武装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也是新中国国防体制的根本.当前,世情、国情、军情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都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要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认真落实好党管武装各项工作,切实把武装力量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确保武装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国家建设科学发展、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8.
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具体组织者、指挥者和落实者,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实施战争动员的骨干力量。专武干部队伍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成效,事关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建设一支与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专武干部队伍。严把进入关口,切实选准配强。专武干部既具有武装工作的职位特性,又具有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位特性,这就要求专武干部既要具备基层武装工作所必需的特殊素质,又要具备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徐守盛 《国防》2014,(6):27-29
正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工作,事关国家安全,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强调,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各级地方领导要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坚持把国防动员和后  相似文献   

20.
党管武装是我国国防体制的根本.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是地方党委武装工作的主体.新时期新阶段,各级党委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集中精力抓好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管武装工作,全面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开创国家安全和发展双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