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7年2月下旬,毛泽东主席给中共陕甘宁省委书记李富春连发两电,催调时任陕甘宁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29军军长的萧劲光到中央军委工作。萧劲光遂向新任军事部长赖传珠交代了工作,于3月1日离开陇东环县,与几名随行人员策马奔赴延安。延安此时已成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所在地。在这里,萧劲光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整整工作了8年,协助毛泽东处理军务,指挥作战,研究军事学术。先后出任军委参谋长、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等职,担负组织指挥后方部队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  相似文献   

2.
八路军第115师作为八路军的3个主力师之一,第一个开赴华北抗日前线,"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除一部兵力先期留守陕甘宁边区,执行保卫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任务外,主力相继移师晋西南、挺进齐鲁大地,同时另以一部兵力像种子一样,撒在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和苏北等地区,开花、结果.第115师在全国抗战中的伟大历史地位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相似文献   

3.
正兵团的政法工作同兵团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随着兵团事业不断展现新辉煌,兵团政法战线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兵团刚成立时,兵团政治部设有保卫部,并成立了兵团军法处和劳改工作处。1956年,两个处室合并,组成兵团军事法院。1958年,公安部决定,兵团政治部保卫部的工作由自治区公安厅代管,对外以兵团公安局的名义行文。各师、团保卫部亦按照公安局派出所行文。同时,成立兵团人民检察院。20世纪50年代末,兵团政治部保卫  相似文献   

4.
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曾为开发、建设和保卫边疆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兵团人,再次抖擞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西部山川秀美工程建设之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妆扮新疆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 愈是偏僻荒凉处,愈有兵团播绿人。40多年来,兵团广大干部职工发扬愚公  相似文献   

5.
兵团党委把"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定为自己的工作目标,这是兵团事业发展的需要,符合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对兵团农牧团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们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兵团由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部队变成为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战斗集体,始终发挥着屯垦戍边、保卫和建设边疆的重大作用,其屯垦思想、组织体系、生产经营形式、企业管理体制、发展战略,都紧跟时代步伐和兵团事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和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展了强有力的锄奸保卫工作.锄奸保卫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注重加强基础建设,不仅保证了八路军、新四军的纯洁巩固,为保卫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开创了人民军队保卫工作的新局面.研究锄奸保卫工作的成功经验,对新时期人民解放军保卫工作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担负着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迎来50华诞。50年来,兵团始终牢记使命,在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边缘和漫长的边境线上艰苦创业,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为维护祖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此,本刊特约请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党委党校,兵团党委政策研究室分别从不同角度撰写了3篇理论文章,回顾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兵团的深切关怀和巨大支持。讴歌兵团屯垦戍边50边的伟大实践和独特贡献,思考和憧憬兵团新时期的战略任务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兵团不仅是新疆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而且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屯垦戍边"任务,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稳定边疆、增进民族团结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实践证明:兵团是我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产力的成功举措。但是,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兵团遇到不小的困难和问题。体制、结构、环境、观念等多重矛盾的交织困惑着兵团人,制约了兵团的发展。兵团当前主要存在哪些矛盾和问题呢?(一)党政军企多重功能的  相似文献   

9.
2001年11月我从北京大学来到兵团石河子大学工作。两年来,随着对兵团了解的加深,我对兵团的感情也越来越深,这主要是因为——兵团人保卫祖国的奉献精神令人振奋兵团的前身是解放大西北的人民解放军,这些军人为解放国土而进疆,为保卫国土而留疆。50年来,兵团人在戍守边疆、抵御外敌、平息内乱方面起到了难以替代的特殊作用,他们成为新疆稳定和社会安定的中流砥柱。兵团人终生定居边疆的这种持久卫国的奉献精神,是中国其他省份或其他群体所没有的。兵团人建设边疆的拼搏精神令人感动兵团人不仅在解放西北,戍边保国上成为一代优秀军人。而且在铸剑为犁,"解甲归田"的生产建设上也是新疆的开路先锋。哪里环境最艰苦,条件最恶劣,哪就有兵团人开垦的足迹。他们  相似文献   

10.
正上世纪60年代初,郭沫若访问兵团写了《满江红》,其中写到:"保卫边疆,看军垦英雄气概。使戈壁化为绿洲,汪洋如海。"兵团在创造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绿洲的同时,也创造了如汪洋大海般广阔的文化绿洲。兵团的文化绿洲播撒的是井冈山、南泥湾的种子,传承的是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兵团文化和兵团精神。文化团长→文化兵团早在南泥湾大生产时期,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团长张仲瀚就有"文化团长"的美  相似文献   

11.
正为庆祝兵团成立60周年,兵团杂技团排演的大型五幕情景杂技剧《在那遥远的地方》(以下简称《遥》剧),在创新点上使用兵团题材,反映兵团现实生活,实现了用传统杂技艺术表达宏大主题思想的成功探索,通过丰富多彩的杂技语言、音乐及舞美的大制作,艺术再现兵团人肩负神圣使命、战天斗地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情景,表达兵团人"大忠于祖国、大孝于人民"的赤胆忠心,抒发兵团人追求纯真爱情和热爱美好生活的高尚情怀,讴歌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  相似文献   

12.
纵观兵团的历史,邓小平同志与兵团的恢复和发展壮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同志,兵团就不可能恢复;没有邓小平同志,就没有兵团今天的发展。在邓小平同志逝世两周年的日子里,本刊发表了兵团党委撰写的纪念文章《邓小平同志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章在表达238万兵团人对邓小平同志深切怀念的同时,更在抒发着一种强烈心声:永远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建设好边疆,保卫好边疆,以二次创业再造辉煌的业绩,告慰小平同志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13.
肩负建设边疆、保卫边疆重任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形势下贯彻“以劳养武、劳武结合”的方针,不因形势的缓和而放松民兵军事训练。新一代兵团  相似文献   

14.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主力中,对第一西北野战军组成初期即1947年3月16日至7月30日间的称谓,在一些史书中称为“西北野战兵团”,有的书中还给领导人加上明确的职务。笔者在编写《第一野战军战史》等书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并听取了第一野战军众多老首长们的意见,我认为将这一时期在西北的人民解放军部队的番号定为“西北野战兵团”与史实不符。为此,提出考证的一些拙见,请教军史界专家并与同志们商榷。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情况1947年3月13日,国民党军集中第一战区胡宗南部和西北行…  相似文献   

15.
王玉林 《兵团建设》2001,(12):32-33
半个世纪以来,兵团人在建设和保卫边疆、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边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同时,还创造了独特的兵团文化这一精神财富。兵团文化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丰沃土壤,是兵团火热的生活绽开的精神文明之花,是多民族、多地域文化融合的结晶,兵团文化为兵团人提供了厚重的精神依托,激发了兵团人无比的自豪感和坚定的责任感,推动了兵团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职工群众是兵团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兵团文化建设的服务对象,开展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是兵团文化建设的根基。"兵写兵、兵演兵、兵唱兵、兵画兵"的人民解放军文化传统被自然地继承到兵团,蓬勃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一经开展,就经久不衰。歌唱劳动生产,歌唱身边的模范,歌唱收获的喜悦,歌唱美好的明天,歌唱遥远的故乡,歌唱心爱的姑娘,歌唱热血壮志,歌唱守边豪情……极大  相似文献   

16.
《兵团建设》2011,(8):18-20
农十四师47团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这支部队曾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进疆后,他们徒步横穿塔  相似文献   

1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已经40年。兵团军事部和各级人武部率领10余万民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作出了巨大贡献。下面几篇稿件,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战斗风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这为兵团做好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兵团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步伐兵团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担负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繁荣边疆、巩固边防的历史重任。作为自治区的重  相似文献   

19.
聂卫国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仅是保卫边疆的国防卫士,也是保护和改善新疆环境的生态卫士。兵团成立50多年来,不仅有效维护了新疆的繁荣稳定,也极大地改善了新疆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1942年的春天,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全党全军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意义重大的整风运动,史称延安整风运动。谭政时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兼留守兵团副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他凭着对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对革命事业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率先垂范,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