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声音     
正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不断闯关夺隘,也需要更多的时代楷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的60年,是一个以"起来"为主线的民族复兴过程: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人民当家站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改革开放富起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保证,与时俱进强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经济社会全面建设又好又快的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起来.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  相似文献   

4.
正记者:您一直非常关注文化领域,您认为怎么理解文化?王守信: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的文化指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  相似文献   

5.
文化建设的新高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生平 《兵团建设》2012,(23):34-35
就文化而言,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不仅表现在它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和目标,还表现在它对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地位与作用更全面的认识。其一,它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历史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化,而璀璨的中华文化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中华文明是至今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辩证摒弃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又是中华民族昂首走向世界、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资源。其二,它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当它成为一种科学核心价值观时,它是精神动力、吸引力,是软实力;当它转变为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同时我们要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相似文献   

7.
王新 《国防科技》2012,33(2):4-6,53
以英语为机器语言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正改变着整个世界,没有自主核心的信息系统将成为国家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隐患,抓紧以汉字元素为计算机机器语言的核心技术研究,关系到国家的信息安全和文化复兴;核聚变能源技术的突破将成为不久后新的技术革命,能否抓住新的技术革命这一战略机遇期,将决定我国能否快速赶超强国,最终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习主席强调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对军队而言,文化是塑造军人信仰信念和价值追求的不可替代因素,是部队"软实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军营文化的建设程度已成为评价部队战斗力、衡量军事实力的重要参考标准。当前,加强军营文化建设,必须把握特点规律,找准用力方向,着眼释放功效,积极主动作为。一、抢占主阵地——深刻把握军营文化铸魂强基的政治属性,在打牢官兵精神支柱上持续用力  相似文献   

9.
"海战"思想是古希腊留给人类思想宝库的瑰宝,却长期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没有得到应有的整理挖掘。古希腊"海战"思想,可归纳为"海为富源、兴战为海、海战制胜、因胜霸海"。深刻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对我们迎接海洋竞争的时代,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不断闯关夺隘,也需要更多的时代楷模。"这是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抚顺参观雷锋纪念馆时做出的重要指示,他激励每个中华儿女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新时代的改革开放,需要新  相似文献   

11.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长征及其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党领导红军自觉用奋斗与牺牲担当民族道义和正义,点燃和照亮民族复兴的希望;党领导红军长征及其胜利使中华民族赶上民族解放的时代潮流,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党领导红军长征及其胜利铸就了中华民族复兴新的精神支点。  相似文献   

12.
王书林 《国防》2013,(7):46-4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加强军营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和履行我军新使命的必然要求,必须切实抓紧抓好。充分利用红色经典,筑牢军魂信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强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实施"全面复兴优秀传统文化重大国策"的过程中,书法教育的价值日益凸显.文章从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书法教育对传播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书法教育在复兴传统文化国策中的地位及书法教育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等方面展开了分析和论述,论证了书法教育对"全面复兴优秀传统文化重大国策"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习主席曾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了充分发掘古籍的价值,前人开辟了"类书"这条省时省力的捷径.所谓"类",即分类纂集;类书,即辑录各种典籍里最有价值的整部、整篇或整段的原始资料,按照门类、字韵等方法加以编排,以备寻检、征引之用.让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一要求与类书编纂的初衷恰恰不谋而合.当前对于古籍的系统梳理,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大型类书《中华大典》(以下简称《大典》)的编纂.它不仅是国家级重点古籍整理项目,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大典》1989年开始试编,1992年全面铺开.2019年5月,随着《军事典·战争战例分典》的最后付梓,《大典》24个分典悉数完成了编纂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民族团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增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强大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及文化的自信心。通过将非遗文化传承融入高校思政育人体系,通过社会实践、专业设计、思政课堂,宣传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构建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着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正>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到访香山,重温筹建新中国的光辉历史,激励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赶考"的清醒,引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随着70周年庆典的临近,阅兵方阵彩排正加紧进行。而阅兵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内展示尚武精神鼓舞人心,对外展示实力威慑敌人。当前已进入中国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既要依靠国内的改革与发展,又要应对国际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毫无疑问,推进民族复兴加强国防是重点。百年来,中国求复兴接受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贵航集团贵州华烽电器有限公司以企业文化的创新,带动公司员工思想观念的更新,并以创新的企业文化,推动公司经营管理工作活动的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企业发展的实践过程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是推  相似文献   

18.
于汝波 《国防》2004,(5):28-29
尚武精神是民族的脊梁,是国民素质中的“巨能钙”,是国防力量的文化基因。要加强国防,就不能忽视对民族尚武精神的培育和引导。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尚武精神的强弱,与这个国家国防能力的强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认识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基本路径.宗教传统、尚武传统、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传统构成了美利坚民族文化的主体内容. 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人类"极度依赖于超出遗传的、在其皮肤之外的控制机制和文化程序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文化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春天     
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在旧社会,多少从事科学文化事业的人们,向往着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科学文化繁荣。但是,在那黑暗的岁月里,哪里有科学的地位,又哪里有科学家的出路!科学和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