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13,(7):40-41
中物院大力强化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优化科研布局、扩大开放融合,积极推进三元发展战略,实现核武器、战略高新技术装备、战略科技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努力构建支撑核武器科技事业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赵宪庚,1953年11月出生,山西忻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员。第十七届、第十八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常委、院长,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相似文献   

2.
正提到“核能”,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在军事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成为威慑力最强的军备力量。事实上,除了在军事领域发挥效能以外,“核能”也被广泛运用在能源、工业、航天等领域,并被科学家誉为“人类最有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核能”未来将在解决人类能源危机乃至环境、气候的问题中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彭先觉,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我国原子核物理学专家。自1964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工程系毕业之后,他就一直为我国“核能”领域的研究工作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一腔热血。从跟随“两弹元勋”邓稼先等老一辈核物理学家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贡献,到深耕核武器小型化技术,再到后来逐渐转向研究核能和平利用,提出极具创新性和适用性的“Z-箍缩驱动的聚变裂变混合堆”概念,彭先觉院士在科研道路上奋斗和探索的脚步从来未曾停止过。  相似文献   

3.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试爆成功,使我国的国防建设事业有了质的飞跃,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本文从风险防控的角度出发,探究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艰难的创建发展历程中所面临的各项危机风险,以及积极作出的相应防控措施。进一步阐明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是老一辈革命家和科技工作者为之艰辛奋斗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4.
自美国2002初年公布《核态势评估》,表示要削减战略核武器数量,要建立新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始,美国即尝试对核武器综合体进行改造。美国国家核安全局2008年10月正式公布核武器综合体转型计划。转型计划提出削减核武器综合体规模,建立新的科学与工业设施,某些重要设施采取分离式布局,防止恐怖主义袭击。核武器综合体转型将为美国建立更加灵活、快速反应的核威慑力量,同时也动摇了不扩散核武器机制。  相似文献   

5.
詹欣 《军事史林》2004,(11):30-33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罗布泊地区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同时声明: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美国的核威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相似文献   

6.
赵君 《军事史林》2013,(8):51-54
人类所制造的任何东西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高技术集中的核武器及其运载手段也是如此。美国国防部和能源部编写的题为《一九五0一八O年的核武器事故》的报告书如实地阐述了核武器的存在蕴含着怎样的危险。三十年中所发生事故的总数为32起。并且令人担心的是,在这个报告书中“未称之为事故者”的“小事故”全都省略不计了。尽管其中的每一起都潜藏有造成大惨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原子弹 它是最普通的核武器,也是最早研制出的核武器,它采用重元素原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巨大能量通过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性和电磁脉冲起到杀伤破坏作用。 氢弹 属热核武器,其杀伤机理与原子弹基本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几十至上千倍。  相似文献   

8.
<正>"他不仅在核武器数值模拟研究方面贡献突出,而且在学术上成果丰厚,取得了一系列为学术界同行认可的优秀成果。他的学术作风民主,做人品格为人称道,淡泊名利,在荣誉面前推让(如在军队奖的排名方面),是数学工作者投身核武器事业并做出重要贡献的学术带头人。"这是于敏院士对江松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核武器试验场是进行核武器试验的专门场地。核武器试验,是为了军事研究和科学研究目的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核装置或核武器爆炸试验,是研制和发展核武器必不可少的手段。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鉴定核装置的威力和其他性能,为研究改进核武器设计和定型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5月27日,中国永远失去了一位科学巨匠。他就是著名的金属物理学家、爆轰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陈能宽。学成归国,以民族振兴为己任陈能宽,1923年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1946年以前几名的  相似文献   

11.
一提起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人们就会立刻想到核武器,想到蘑菇云下发生的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痛的那一幕悲剧。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制约核武器的发展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目前有核国家的核力量建设仍在不断完善,核武器技术仍在利用当今高新科技成果继续发展,人类仍然生活在“核阴影”之中。 但是,在剑冷血热的战场上,旧的武器装备被淘汰了,新的武器装备产生了。有矛就有盾,战争的实践也对武器装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随着核武器的发展,制约核武器的手段也在不断增加。 导弹打导弹 空中变舞台 今年上半年,美国著名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推出了《星球大战》的续篇——《克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现在拥有成百上千枚核武器,这些可怕的核武器不仅没有多少实际用处,即使是进行裁减核武器的谈判也耗时费力。那么用它们来摧毁月球,或许也算是为人类造福了。这是不久前,以弗拉迪米尔·克鲁因斯基为首的5名俄罗斯科学家向克里姆林宫提出的一个惊人的建议:摧毁月球!因为月球是地球的一个“寄生虫”,它对地球造成的危害太大了。  相似文献   

13.
2007年3月2日,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宣布核武器委员会已批准核武器“可靠替代弹头”(RRW)设计方案。美国从事核武器研究的洛斯&#183;阿拉莫斯、劳伦斯&#183;利弗莫尔和圣地亚三个国家实验室也在同一天发表联合声明,支持这一采办战略和核武器综合体转型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悦堂 《宁夏科技》2002,(5):45-60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不断受到核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威胁,中国不得不在核大国恐吓声中发展核武器。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新时期国家安全对核武器的需要,美国核武器综合体转型已进入关键时期。美国实施核武器综合体转型的目的是重塑和建设一个规模更小、更安全、更可靠、更有效和更经济的核武器综合体,维护美国核武器的绝对优势,进一步提高美国的核威慑能力。美国的这种做法,显然与全球反核扩散和核裁军的趋势背道而驰,必将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杜善义,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0-1982年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院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术顾问、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材料科学的带头人走进生机盎然的哈工大科学园正门,沿着主干道航天路前行百余步,就可以看到国内外知名的哈工大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门厅悬挂着杜善义院士亲笔书写的"崇德  相似文献   

17.
8月25日,印度《先锋报》刊登的一条消息称,印军高级将领和核武器研制机构的专家将于今年10月初在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代奥拉利炮兵学校举行会议,专门研究如何把核武器装备到部队的问题。这将是印度自1998年5月进行核试验以来开始筹组核武装部队的第一个具体步骤,也是印度对今年5月份以核战术演练为目的的“全胜”军事演习的总结与继续,标志着印度的核武器已从研究阶段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道路有多长? 从20世纪70年代秘密进行核试验,到1983年开始实施“综合制导导弹开发计划”,再到1998年进行大规模核试验;从1999年  相似文献   

18.
国外目前正在研究的新式核武器有:冲击波弹是一种增强冲击波和光辐射而削弱剩余辐射的战区核武器。它可以用来破坏机场跑道,摧毁建筑物或较小的硬目标和地下指挥所,也可以炸出一条障碍,阻挡对方前进。据国外分析,这种核武器可能是一种小型的聚变弹。  相似文献   

19.
核武器威力的分类,常见的是按当量的吨级划分。它可分为百吨级、千吨级、万吨级、十万吨级、百万吨级和千万吨级。所谓千吨级,就是指核武器当量在一千至一万吨;万吨级,就是指核武器当量在一万至十万吨。其它级别的含义以此类推。  相似文献   

20.
核物理学的进展所导致的核武器的开发成功是20世纪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最激动人心的篇章,尽管现在已经有许多国家研制并装备了总数达5万件左右的核武器,但核武器技术至今仍是尖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