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从潜艇飞出的小鸟:美军发展潜射无人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不断发展,军用无人机已从最初的靶机,演变成具备侦察、干扰、攻击等多种功能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并在近期的局部战争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突出效果。上世纪8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海军开始在水面舰艇上装备多功能舰载无人机。90年代,美国又率先研制潜射无人机并进行发射试验,使之成为潜艇预警侦察、通信导航、对地攻击的重要武器装备、大大提高了潜艇的作战能力。美军潜射无人机的发展美军最早的潜射无人机是洛克希德·  相似文献   

2.
无人机蜂群作战作为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正逐步走进战场,对未来防空作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总结美军无人机蜂群发展主要文件和无人机蜂群项目,分析了无人机蜂群主要作战功能,包括抵近侦察、诱骗干扰、侦察打击一体化和有人-无人协同打击等。提出了对无人机蜂群的防御对策,即构建地面探攻一体的防御体系和空中无人机蜂群防御体系,以实现对无人机蜂群的有效防御。  相似文献   

3.
在近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无人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任务不仅包括侦察监视、电子干扰、无线中继等,还包括对地面重要目标的攻击。无人机还将具备执行空战任务的能力,它的发展必然会对未来的作战理论和空战样式产生革命性影响。因此,研究和借鉴外军尤其是美国空军发展无人机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促进我军尤其是空军的无人机建设,完善无人机装备体系,提高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美军发展无人机的策略及做法世界各国都在加速发展各种军用无人机。如欧盟、俄罗斯独立开发"欧洲鹰"、"探测器"、"神经元"等多型高端无人机;以色列在无人机领域具有丰富  相似文献   

4.
军用无人机在近期局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引起了中国军方的高度重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解放军就密切关注着美军对无人机的作战运用,包括实施战略侦察和参与实战。哪怕只是在敌方区域执行侦察和电子战任务,无人机对于解放军来说也将产生力量倍增  相似文献   

5.
“未来作战系统”是一种网络化的超级系统,由多种平台组成,是融合多种系统的复杂体系。其平台包括重量在1~20吨之间的有人和无人地面车辆,性能各异、配备不同级别部队的无人机,以及各种分布式的、无人职守的传感器等等。这些系统可以执行监视、侦察、目标获取、火力支援、反装甲、指挥控制、通信支持、人员物资输送、战场抢救等各种任务。根据美军“未来作战系统”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也称“无人驾驶飞行器”,是一种有动力可多次使用的航空器,具有遥控、自主、半自主飞行的能力,能携带多种任务设备,用于完成不同的军事任务。 无人作战飞机是无人机和有人作战飞机的有机结合。它既是执行常规作战支援任务(如侦察监视)的无人机和有人作战飞机的进—步发展,又是有别于无人机和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20年,无人机在技术和作战应用上都发展得很快,已成为美军进行战场侦察、监视不可或缺的作战装备。美国陆军装备的无人机在种类和数量上都位居各军种之首,在未来作战系统中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无人机能否在未来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取决于无人机平台及载荷的技术性能,也依赖于无人机操作、维修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大规模培训高素质的无人机操作维护人员,已经成为美国陆军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11月5日,俄侦察兵节之际,俄罗斯国防部陆军发言人安东·贡恰罗夫向媒体高调宣布,俄军将组建首支无人机建制部队一无人机连。近年来,美军无人机侦察、打击战法日臻完善,舰载无人机、潜射无人机等新机型层出不穷,已令世界侧目。此次,作为世界军事强国的俄罗斯在无人机领域的重大举措,再次令世界聚焦军用无人机技术,聚焦俄无人机连的技术装备与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兵马未动,特工先行。作战前,能够多方获取敌方军事、政治、经济情报是作战胜利的重要保证。美军为达成作战企图,采取了多种侦察手段,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其主要手段有: 侦察卫星牢牢锁定 战前,美军将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一些美国侦察卫星对准敌方,始终保持24小时不间断的侦察,不断拍摄敌方地面重要目标的景像,窃听通信内容,并将信息数据实时传  相似文献   

10.
一、侦察监视空中侦察是贯穿整个作战过程的一项重要作战行动,它能够为指挥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战场情报。与有人机相比,无人机因具有目标小、突防能力强、无生命代价等优越性,故一直是获取战场情报的重要力量。它可以深入敌阵地前沿和敌后一、二百千米,甚至更远的距离,依靠机上的可见光照相机、电影摄影机、标准或微光电视摄影机、红外扫描器和雷达设备等,对敌主要部署和重要目标进行实地实时的侦察,完成各种侦察和监视任务。“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曾出动307架次舰载“先锋式”无人机,在空中逗留1011小时,对伊军的调动实施全天候侦察监视;…  相似文献   

11.
自1997年美海军首次提出网络中心战理论以来,网络中心战得到了美军所有军种的认可,并发展成为美军的主要作战理论。为准备网络中心战,美军加大了开发新的信息系统和武器系统力度。由于无人机可以在网络中心战中实施信息搜集和精确打击等多项任务,因而备受美军的重视,并成为美军重点开发的武器之一。2001年10月,美国国防部建立了一支无人机任务规划部队,其职责是积极推进无人机进入战场。这支任务部队包括一个专门从事传感器方面的工作小组,该小组于2002年夏天发布了一项未来改进蓝图,指出无人机的主要任务不仅包括情报、监视和侦察(ISR);…  相似文献   

12.
美军情报战战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美军航天/航空/地面侦察等构成的空间、航空、地面"三位一体"全方位的情报网络.详述了美军情报搜集主要特点,即海陆空天综合一体的情报搜集、广泛设置处理机构和分散式的情报处理、实时互通的情报传递.详述和归纳了美军情报战的主要战法,即航天/航空侦察、无人机侦察等手段抢占太空制高点,以及探测覆盖全空域的重要特点.文章强调,现代高技术背景下的情报战,占领"太空、信息、情报"三大制高点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侦察无人机作战效能评估是无人机任务规划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侦察无人机作战效能评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侦察无人机作战效能评估模型。该评估模型在支持向量机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算法寻找最优惩罚参数和核函数参数,避免了人为设定惩罚参数和核函数参数的盲目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模型可以准确有效地对侦察无人机进行作战效能评估。  相似文献   

14.
军事革命是美军基于信息时代提出的一种科学建军思路 ,它要求美军尽快实现“人员、装备、编制体制和作战思想”的现代化 ,并最终以全面的优势赢得战争的胜利。结合 1 999年的“盟军”行动和军事革命的基本构想 ,美军认为 ,军事革命必须以夺取战场信息优势为基础 ,着眼于以下 9种作战能力的提高。(1 )情报搜集能力情报是制定国家安全政策的前提 ,是成功实施军事行动的关键。在科索沃战争期间 ,尽管美军共动用 8颗军事侦察卫星 ,89架侦察机 (含无人机 )、预警机和大量战场监控系统 ,对南联盟军队实施了全天候、全方位的侦察 ,但美军仍认为 ,这…  相似文献   

15.
周义 《国防科技》2003,(10):12-16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了空军的“捕食者”、“全球鹰”和海军陆战队的“龙眼”、“先锋”以及陆军的“猎犬”、“指针”、“影子200”等十几种不同用途的无人机。尽管投入无人机的数量有限,但确为美军提供了“广泛的作战能力”,一半以上的摧毁时间敏感目标的信息是由无人机提供的,任务完成率达76.6%美军共动用了16架RQ-1“捕食者”无人机,其中9架RQ-1A“捕食者”用于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7架携带“海尔法”反坦克导弹的RQ-1B“捕食者”主要担任对地攻击任务。  相似文献   

16.
任务请求模式是高空长航时无人机重要的作战使用模式,该模式下无人机侦察数据的判读和综合信息的显示存在着判读数据和综合信息所需的背景情报分散、目标关联困难等问题,需要将无人机的侦察数据、无人机综合信息与战场态势等相关背景信息进行情报结合和关联显示。为此,通过分析任务请求模式下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作战模式和态势信息流程,总结该作战模式下无人机态势信息显示的可行性需求,进行了任务请求模式下无人机战场态势显示系统的概要设计。该系统利用通用战场态势等背景信息辅助进行无人机侦察数据的判读和综合信息的显示,可有效辅助无人机侦察任务的开展和执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舰载无人机的侦察特点出发,论述美军舰载无人机在舰船毁伤信息获取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展望未来舰载无人机在侦察舰船毁伤信息中运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现有军力投射模式困境的基础上,美军提出了以无人机为核心的"蜂群"作战技术,代表了未来无人战争的发展趋势。针对美军无人机"蜂群"作战技术的发展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以集成型高技术为引领的作战模式变革及应对策略,展望了未来"人-机一体化"新型作战指挥平台的形成,旨在为我国发展无人技术及其系统集成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无人机集群作战作为全新的作战样式,势必对当前作战理念、作战方式形成巨大冲击。本文基于无人机集群以其精确侦察、无人作战、立体机动等突出优势与空降作战的实时通信、跨域协同、战场保障等潜在短板可实现互补为出发点,重点探讨了无人机集群在空降作战中运用的独特优势及战法运用,并对无人机集群在空降作战中的运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全球鹰"无人机成像侦察载荷能力进行了分析与仿真。首先,总结"全球鹰"无人机侦察载荷的发展历程;其次对"全球鹰"载光电、红外、SAR 3种侦察设备以及MP-RTIP雷达进行了介绍;最后采用STK(Satellite Tool Kit)软件建立相应的场景,对"全球鹰"侦察能力进行可视化仿真设计,得出在同一航线条件下,不同传感器对固定区域的平均覆盖比率不同;仿真结果表明,"全球鹰"无人机采取的侦察航线会对传感器的工作效果产生影响,在作战中,要根据战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