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我是个喜好“爬格子”的人,1998年结识《西南民兵》至今,4年多时间与《西南民兵》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我不抽烟,不喝酒,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看报了。在认真阅读《西南民兵》的同时,尝试着向杂志投稿,不久稿件在编辑的精心润色下上了杂志,这对我是个鞭策、促进。从此,我便有了写作的动力,写稿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在《西南民兵》发表作品10余篇。  相似文献   

2.
我在武装战线上工作20多年,从《西南民兵》创刊开始,我就与《西南民兵》打交道,我喜欢阅读《西南民兵》刊登的每一篇文章,同时又积极为《两南民兵》写稿,当看到自己所写的文章在杂志上刊出时,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西南民兵》从创刊到现在,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在大家的呵护下越办越  相似文献   

3.
我去县人武部找“扶贫部长”杨云飞,临别时,他赠我5本《西南民兵》,并鼓励我多写稿。我非常感谢,因为这一天是我的生日,《西南民兵》成为杨部长送我的生日礼物。我爱不释手地看起期待已久的《西南民兵》,被一篇篇报道、一幅幅图片所吸引。读罢《苗岭千里摆战场百万民兵铸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4年前我从军校毕业分配到预备役部队工作,《西南民兵》就成为我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位良师益友。 每次看到友邻单位或自己战友有“豆腐块”发表于《西南民兵》之上,无形中也激起了我的写稿欲望。可每次投寄出去的稿件都泥牛入海。为提高稿件质  相似文献   

5.
2002年8月的一天,镇武装部长金小波动员我向《西南民兵》写稿。我来劲了,写了一篇《民兵以身作则交税费》的稿件,寄到《西南民兵》,在第10期上刊用。金部长向我贺喜,我欢喜地打开一看,我原稿200多字,编辑一编,编成100来字的稿子,短小精干更有特色,看了回味无穷……我心头暗暗地想:编辑老师啊,你把我写的稿件“死马当活马医”,呕心沥血地改稿,叫我怎么能忘记。以后,我每年  相似文献   

6.
1999年4月,我从野战部队交流到人武系统工作,第一次看到《西南民兵》,便被深深吸引。从此,我与《西南民兵》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有一日不阅读如隔三秋之感觉。2000年初,同事劝我:“你喜欢《西南民兵》,就给杂志写稿,参与刊物的创作,为心中所爱添砖加瓦。”说实话,虽然从事政治工作多年,讲话稿、总结材料等写了不少,但真还没有动过投稿的念头。经同  相似文献   

7.
四川天全县县委书记卢泽康,不但关心、支持武装工作,而且还爱看《西南民兵》杂志。在他的带动下,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都订阅了《西南民兵》、《中国民兵》等刊物,全县掀起了学习武装知识、支持武装工作、关心国防建设的热潮。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四川省普格县人武部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西南民兵》订刊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订刊工作,日前,向全县各乡镇、工委武装部及县级有关单位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04年<西南民兵>杂志征订工作通知》。要求各区、乡(镇)人武部要切实做到把《西南民兵》杂志征订放在首位,坚持思想认识、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工作落实“四到位”。  相似文献   

9.
我与《西南民兵》相识,要缘于为她投寄的第一篇稿件。出于对她的了解,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于1998年3月粮采写了一篇反映企业民兵开展体育活动的简讯寄给了《西南民兵》,没想到很快就在第4期上刊登了。我拿着这期杂志看了又看,翻了又翻,耶高兴劲儿就甭提了。我从事企业武装工作8年,每日劳碌之余,养成了不恋灯红酒绿麻将牌,偏爱在灯下读书写作的习惯。对《西南民兵》的信任,促使我为她投稿一发而不可收,1998年5月,我研读了《西南民兵》第一至五期所刊内容,经反复比较后撰写了一篇评刊文章《惜版如金、精心耕耘》寄往《中国新闻出版报》,很快该报便在6月10日“报  相似文献   

10.
自从我当上政委,《西南民兵》杂志就如同我的良师益友。我把杂志上刊登的经验和做法,运用于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单位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我本人也被成都军区评为优秀旅团主官。《西南民兵》就像一名无言的老师,时刻指导帮助着我,助我成长进步,成了我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嵩明县人武部超额完成《西南民兵》征订计划 云南嵩明县人武部党委按照成都军区政治部(2002)政办字第105号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切实从讲政治的高度,把订阅发行《西南民兵》杂志作为贯彻落实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全民国防教育,占领民兵预备役人员思想文化阵地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放在党报党刊发行的首要位置,使《西南民兵》发行进度大大快于往年。截止目前,全县已超额完成2003年度《西南民兵》征订计划,有近一半的乡镇人武部还提前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2.
意见和建议     
一、2005年《西南民兵》杂志还是保留每页最下面开设的“信息”专栏好。这“一句话”新闻字数虽少,但传递的信息量不少,放在最下面也很抢眼,引人注目,这是我们《西南民兵》杂志独有的一个特色。保留这个专栏,既可给作者有更多的上稿机会,又可给读者传递更大的信息量,又突出了我们《西南民兵》的特色,而不因有它增加印刷成本,何乐而不为!二、2005年第一期《西南民兵》杂志封面印刷很精美,在专栏的设置上  相似文献   

13.
我是1991年入伍的兵,退伍后分到一家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工作,这之后经历了一系列的艰辛和挫折。从大盖帽戴到安全帽,从威武雄壮的绿军装穿到灰不拉几的劳动服,直至最终下岗失业,后来还是人武部的领导看中我新闻写作的潜能,将我于1999年调入人武部工作。我到人武部之后,第一次接触《西南民兵》杂志,就被它亮丽的装帧,精彩的栏目,充实的内容所深深吸引,我爱不释手,若逢知己。从此我以《西南民兵》为教材,不断进行新闻写作和文学作品创作,《西南民兵》也对我关爱有加,不仅多次编发我的作品,刊登配有我照片的优秀通讯员简介,还破例让我参加大军区举办的新闻骨干培圳班,得到张甲利、高  相似文献   

14.
西南短波     
贵州雷山县人武部党委把2008年度《西南民兵》杂志订阅到全县各"青年民兵之家"活动室。(徐德胡求茂)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街道武装部按上级要求订阅2008年度《西南民兵》。(谭述彬)云南玉溪市红塔区人武部对不按规定订阅《西南民兵》的个别乡镇武装部进行了批评,提出了及时补订的要求。(祝志蓬)春节前夕,贵州兴义市电影院为驻军官兵  相似文献   

15.
我是《西南民兵》的忠实读者,坚持了10年的刊授学习,她不仅使我成长进步,而且改变了我后半生的选择。1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西南民兵》,我仔细阅读,真是如获至宝。后来,我在刊物上看到了战友的大名,令我感慨万千,自己半途而废,感到惭愧。于是,我重新拿起笔,开始向《西南民兵》写稿。当年底,村里换届选举,我被选为民兵连长兼治保主任,订阅《西南民兵》成  相似文献   

16.
“主任有部订刊热线电话,一头连着我们的基层单位,另一头连着《中国民兵》编辑部。”这是南阳军分区宣保科长在一次订刊用刊经验交流会上说的一句话。 七年前,我从济南军区机关调任南阳军分区政治部任主任。上任伊始,我到一个边远山乡调查“青年民兵之家”建设情况,一民兵好奇地问:“国家正规军都精简一百万,咱们还抓民兵工作干啥?”“这问题问得好!”我在称赞的同时,并没正面回答他,而是反问一句:“你看《中国民兵》杂志了吗?”我的意思是说,那上  相似文献   

17.
成都军区《西南民兵》杂志编辑部:值此《西南民兵》杂志创刊十周年之际,我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出贡献的《西南民兵》杂志编辑部的全体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残疾人,而且仅读了小学。我订阅《西南民兵》杂志已经10多个年头了,工作之余、生活之中,一拿起她,烦躁的心情就会平静,生活就会更加充实。通过读《西南民兵》,我的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成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名业余通讯员。年年被新闻单位、军分区、人武部等多家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如今,获奖证书和奖品有100多件。这些战绩的取得,都与《西南民兵》的指导帮助分不开。可以说,是《西南民兵》杂志改变了我这个残疾人的人生路,借此征文的机会,让我发自内心地道一声谢谢!谢谢杂志社的编辑老师们。  相似文献   

19.
《西南民兵》是一本普通的杂志,为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学科技、谋富路提供了信息的平台,也成为我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我从作战部队调军分区工作时,对民兵工作知之甚少,《西南民兵》创刊发行后,开始我只作为一般刊物“走马观花”,丢在案头当摆设。当时军分区系统正在组织民兵军政教育训练大比武,以劳养武活动如火如荼。军分区要召开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学术研讨会,领导安排我写讲话  相似文献   

20.
几年前,我刚到人武系统工作,由于不熟悉情况,工作时常无从下手,是《西南民兵》领我走出了“盲区”。记得有一次,部领导安排我给县应急民兵上一堂《怎样争做新时期的合格民兵》教育课。我以前在野战部队当过班长,搞军事训练还可以,但对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的区别、参建参治和以劳养武是怎么一同事就分不清楚了。上吧,真不知从那里下手;不上吧,领导交给的第一次任务就完不成,丢面子不说,怕留下不好的印象。正在我左右为难之时,科长为我送来几本《西南民兵》杂志,并对我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