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商周三代十分重视王朝合法性的建构,旨在维护王朝统治的正统性,此于三代鼎革相关的战争誓词中有集中体现。与《尚书》中《汤誓》《牧誓》所载"汤武革命"一致,《甘誓》所载夏启伐有扈氏,保留了三代王朝战争的战前誓词和三代政权正统性构建的理论依据,即天帝信仰、官人之法、安民之政与祭祀传统。纵观"三誓"文辞,不仅可以了解三代正统性构建从敬天到惜民体系逐步完备的早期国家特色,而且也可窥见中国上古时期政治理性渐进觉醒的历史进程。不惟如此,以"三誓"为代表的战争理念还滥觞了战国秦汉以降的"义战"理论,进而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2.
<正>皇帝和势力集团上一期我们讲到拜占庭来到10世纪,在马其顿王朝时期渐渐进入了其最后一个军事高峰期,也就是马其顿王朝。这里顺便解释一下,罗马帝国与中国不同,中国封建王朝,只要皇族血统一换就被视为国家朝代换了,罗马皇帝最早的渊源就是一个为国家主持打仗的执政官,国家稳如泰山而皇帝换了血统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而马其顿王朝这个名称的由来则是因为866年当上皇帝的巴希尔一世被时人称为马其顿人,但实际上他只是早年  相似文献   

3.
贺若弼(公元544~607年),事辅伯,河南洛阳人。他生活在南北朝至隋朝,即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变革时期,先仕北周,后任隋朝。在为隋王朝统一事业的斗争中,贺若弼以其卓著的战绩,展现了他那“椒傥英略”(《隋书·贺若弼传》史臣评语)的军事才华。  相似文献   

4.
《政工学刊》2006,(6):63-63
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邑,国也”。邑就是国。“国”字的出现。大约在周灭商之后。因为甲骨文中找不到“国”字。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后来。人们有了“国”的观念。但仍然没有我们所写的“国”字,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了“域”字。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五千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约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夏王朝。中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军队政治教育思想从产生到蓬勃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夏商西周时期的军队政治教育思想一、天命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最初提出夺取政权、使用军队进行战争行动的理论根据,就是“天命”学说。因此,夏商西周的军队政治教育思想,首先就是进行天命教育,灌输本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上天之子”,本军队的战争行动是执行“上天之命’创思想,以眼人心。如夏商周三代的兴兵夺权,都是宣传自己是…  相似文献   

6.
云南昆明大观楼诗联、下联开头讲:"数千年往事,注上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这诗联中讲的"宋挥玉斧"一词,就是讲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在平定四川后,王全斌将军欲取云南,以地图进献宋太祖,赵匡胤展开地图,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这一挥便将云南这片红土高原划出了大宋王朝的版图外.云南从此成为大宋天朝的划外之邦,"宋王朝的罪犯流放地".笔者文献史料有限,用不成熟的个人见解,来论述云南大理国与中原王朝(大宋),一百多年间艰难而漫长的政治、军事交往史.  相似文献   

7.
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海疆真正意义上的奠基时期,在中央集权"大一统"王朝持续经略下,不仅初步勘定后世数千年的海疆基本框架,更重要的是开辟出由沿海、近海乃至远海的实践路径,形成了鲜明的"江海一体""陆海一体"的总体疆域观念。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历代海洋经略拥有丰厚的实践经验、文化积淀和理论认知,尤其是秦汉时期整套卓有成效的做法,对中国新时代加快建设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夏朝和田玉     
据古文献记载,从夏朝时期(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开始,玉文化开始进入发展时期。夏朝时期,大禹在完成治水工程后,曾大会诸侯于会稽,向天下执玉帛者(酋邦或古国)宣告治水成功。舜举行隆重仪式,为表彰禹治水有功赐给他一块代表水色的纯色和田青玉圭(礼仪中王侯执的镇圭),并向天祷告,以禹作为自己的继承人。禹继任帝位后,定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  相似文献   

9.
隋王朝因其政治统治的严酷腐败,“劳役不息”①,“天下死于役”②,使经济崩溃,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等原因,引起农民起义的大爆发,最终埋葬了隋王朝,这已是尽人皆知,毋须再论。但关于隋代兵制与隋亡之关系问题则鲜有论及。军队是封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政权的重要支柱,军队的强弱、军事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封建国家的强弱、盛衰,乃至王朝的兴亡。隋作为我国历史上一度十分富强的封建王朝,其存在仅三十七年便告覆亡。除上述原因外,隋代军事制度弊病丛生和日趋涣散,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本文仅想就此问题作一粗…  相似文献   

10.
褚银 《国防》2007,(3):64-67
红色区域的发展和红军的不断壮大,特别是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时期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行动,引起了蒋介石的极端恐惧.在他心中,红军,尤其是"朱毛"红军已不是地方一隅之事,而是发展到威胁其政治统治的心腹大患了.  相似文献   

11.
褚银 《国防》2007,(3):64-67
红色区域的发展和红军的不断壮大,特别是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时期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行动,引起了蒋介石的极端恐惧.在他心中,红军,尤其是"朱毛"红军已不是地方一隅之事,而是发展到威胁其政治统治的心腹大患了.  相似文献   

12.
文摘大观     
国字的演变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邑,国也”。邑就是国。“国”字的出现,大约在周灭商之后,因为甲骨文中找不到“国”字。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后来,人们有了“国”的观念,但仍然没有我们所写的“国”字,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了“域”字。“或”字的“口”指的是一个有栅栏围着的重要地方,从早期的“或”字来看,“口”的四方都有一横,这一横很可能是“止”字的简化,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而“或…  相似文献   

13.
西周早期至穆王之世,大师在王朝的军事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金文材料中,大师常被其部下以"字"尊称,伯懋父、伯雍父即是西周早期与穆王之世的大师。大师在重大战争中,要担任主帅,召集并统率师氏,集结军队,根据功过对部下进行赏罚;在军队行进过程中,大师会与诸侯沟通,勘察道路。大师所统辖的师氏,并非纯粹的武职,而是在王师或基层社会中,教育贵族子弟,及管理、训练庶人的职官,军事培训是其主要职责。西周中期,大师与王朝三有司共同处理政务,其职责已不限于军事活动。至西周晚期,王朝对外战争主要依赖世家大族与诸侯武装,大师在军事活动中的重要性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帝王巡狩征伐始终是国家的重要大事。至商代,巡狩征伐既是商王对归服方国监察、征伐、武力威慑与称霸的政治军事活动,也是商王向方国会盟、索贡与举行宗教祭祀以巩固王权的重要举措。因此,巡狩征伐是商王朝控扼四方、恩威并举、怀柔羁縻与强化国家权力的统治方式。所以,巡狩征伐不仅表现了商王朝与方国之间一种早期国家的政治秩序,而且是一种国家权力运作和制度模式的构建。故对巡狩征伐进行深入探讨,对于研究商代王权、政治结构、权力运行机制以及经济文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战区级联合情报中心是美军战区层级负责协调和整合情报工作的机构,也是美军联合情报支援的运行枢纽。该中心建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冷战时期一度被裁撤,在海湾战争中重新复兴,并不断更新发展,活跃在美军各类战区行动中。对其历史发展进行梳理,既可一窥美军战区联合情报工作的发展脉络,也可对人民军队当前建立、完善战区联合指挥体制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6.
革命先驱者孙中山论曰:“所谓固国家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者,其道何在?精神为也。”这话很精辟。构筑和巩固全民牢不可破的精神防线,才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根本性措施。 秦始皇虽然构筑了坚固的万里长城,但民怨日深,陈胜、吴广举旗造了反,王朝传到二世就彻底败亡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自恃马奇诺防线坚不可摧,实际上只不过支持了六个星期。第四次中东战争前期,以色列苦心营造的“巴列夫防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数千年连续文明发展史的古老民族。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较早地进入了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2世纪末,我国便建立了奴隶制开始形成、发展的夏朝。经过商朝(约前17世纪初──前11世纪)、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我国主要地区又较早地陆续开始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与社会制度变革、统治王朝兴衰、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化相伴随,我国古代战事频繁,经历了连绵不断的无数次大小战…  相似文献   

18.
张屹 《政工学刊》2010,(5):53-54
耻感文化是中国伦理道德传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夏、商、周时期就已注意用耻感来制约人的行为,《尚书·说命》中就有“其心愧耻,若挞于市”的说法。孟子认为,知耻就是有“羞恶之心”,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孔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他把羞耻感和国家兴亡联系起来,把国家的振兴看作自己的一份责任,知耻体现了士大夫的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拥有上海和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现代经济产业体系较完备,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市场化和开放化程度较高,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在我国开放型经济中居"领头羊"地位;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提速升级,长三角地区在基础设施、市场要素、人才流动、资金流通等各领域一体化发展处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三世纪末,当我国西汉王朝建立的时候,居住在北方的匈奴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新兴奴隶制部落国家。匈奴统治集团经常派骑兵南下,杀掠人民。破坏生产,构成了我国北部的主要边患。汉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