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体现文化,文化蕴于语言之中.研究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把语言中的种种文化观象,应用于外语教学,可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提高外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表述离不开历史文化背景,因而文化因素越来越受到语言教学的重视。本文着重论述了“交际文化”与“知识文化”对外语语言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简要介绍美军进入21世纪语言文化所遇到的困境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美军在语言文化发展上的主要战略和举措,主要包括语言文化建设的主要部门和层面,了解国家现状,建设关键语言,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发布,实施一揽子计划,广泛依托各种资源,利用多种技术和手段,加快美军语言与文化的建设等战略和举措。论文最后做了总结,并简要阐明了其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把传授文化知识融入英语教学之中,积极创设英语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之间语言交际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准确、流畅和得体的英语语言进行交际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翻译中存在归化和异化的问题。应根据语言及文化的差异,翻译目的、作品类型、作者意图和受众读者等方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既追求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及文化的规范,又要追求原文语言及文化的特色,两方面应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偏重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 ,忽略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我们认为 ,外语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语言系统本身 ,而应同时将有关目标语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明确地纳入教学内容 ,加强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论述了语言与社会一文化的关系,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意义及结合语言学习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英语接受性能力指听和读的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英语接受性能力,必须注重学生语言能力、阅读和听力专门技能以及非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应注意语言文化内容的教学,将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纳入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9.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因此语言的学习也是文化的学习。一种文化的存在离不开交流,而文化交流离不开翻译和翻译工作者。合格的译者至少要精通两种语言。翻译工作者几乎都来自外语学习者,因此,研究英语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与其翻译能力的关系,有助于对症下药,为将来的翻译工作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构成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 ,是形成一个民族文化的中心 ,要了解世界 ,就必须获得大量语言信息 ,而获得语言信息的重要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因此 ,当前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进一步提高整体外语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言实验室是外语视听说教学的重要场所。人性化、规范化和结构严谨的管理制度,能够转化为学员的心理需求和自觉行动,形成凝结人心的制度文化,实现服务育人与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的最优结合,提高语言文化教学的质量。大学语言实验室制度文化要以人为本,科学合理、严密规范,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树立权威性。  相似文献   

12.
汉英成语翻译及其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成语则是语言中的精髓,它具有简洁洗练、哲理深刻等特点,最能生动准确地表达出丰富的文化寓意.因此,成语翻译在语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语翻译的优劣对整个译文的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本文以文化因素为基础,探讨了几种汉英成语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教学在贯彻提高大学生英语知识水平的同时,必须把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文化教学,通过掌握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来指导外语学习,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为今后顺利使用外语和胜任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外语学习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其背后所蕴含文化的学习;英语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和知识载体,更承担着文化教学的重任。现阶段,中小学外语教学中语言人文性功能的缺失致使文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教师应在深入挖掘并利用好教材文化内容的基础上,树立文化平等观,制定系统的文化教学计划,充分发挥英语教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必须要融入文化教学。中日两国的文化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性。针对大学日语教学的现状,分析比较中日文化的差异,指出大学日语教学必须重视文化差异,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非语言交际传递了人们交际活动中的大部分信息,在人际交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四类非语言交际行为(即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典型案例,阐释其所传递的跨文化信息,提出英语教师应当提高自己对英语文化环境下常见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把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掌握英语文化环境下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准确含义,并以此加深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准确掌握有关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论英语幽默的文化色彩及语义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英语中的幽默界定为“情景幽默”和“语言幽默” ;通过实例分析 ,着重探讨了修辞格在幽默语言中的作用、幽默语言的语义学基础 ,以及研究幽默对感受英语语言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颜色词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英汉语言中的颜色词具有独特的语言功能和象征意义,反映着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思和文化传统。本文通过英汉不同颜色词(红色、黑色、白色、黄色)的象征意义的差异的比较,从宗教方面,文化方面,历史方面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我国海军与外国海军的友谊,我们必须注意军事交往中的文化交流。如果说扎实的外语基础、正确运用目的语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能力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构造句子,那么熟恶与语言有关的国情,民俗等文化知识则有助于得当地使用语言。这就需要我们在掌握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语音、语法、词汇的同时,了解对方的民族文化习惯。  相似文献   

20.
英语成语和汉语谚语在各自的语言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既是文化的反映,又受文化的影响。如果不理解文化,就很难理解这些带有浓重文化色彩的成语。英语成语和汉语谚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员必须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