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军 《环球军事》2008,(11):32-34
汶川大地震爆发后,救援部队立即从四面八方赶来。箭头的方向指向同一个目标——汶川。记者随同第三军医大学派出的医疗队,赶到了距离汶川最近的都江堰。疾驶的军车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路旁巨大的蓝色指示牌,上面的白色大字标着:汶川,90公里。  相似文献   

2.
汶川大地震爆发后,救援部队立即从四面八方赶来。箭头的方向指向同一个目标——汶川。记者随同第三军医大学派出的医疗队,赶到了距离汶川最近的都江堰。疾驶的军车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路旁巨大的蓝色指示牌,上面的白色大字标着:汶川,90公里。  相似文献   

3.
民族的脊梁     
《中国军转民》2008,(6):1-1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的一场大地震在一段时间内把中华民族带入一个灰色的世界。5月19日凌晨41时-57分40秒,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降半旗.沉痛哀悼在汶川特大地震中的遇难者。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中下旬,在十来天的时间内,我们突击完成了汶川生死救援特别策划专题采访组织和编写,全方位多视角表现和反映了我们这支军队在5·12汶川大地震深重灾难面前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5.
《东北后备军》2008,(6):11-12
汶川,这是一个甚至很难准确读音的小县城,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以后,成为全世界最哀伤的地方。 已经100小时了,人民军队在汶川展开人间与地狱的争夺。 地震仅18分钟后,军队启动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6.
由四川汶川地震看科学施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调集救援力量展开救援,并提出了科学施救原则。救援中,各救援力量严格贯彻落实科学施救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汶川地震的特点如何理解和贯彻科学施救原则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严重地震灾害以来,北京卫戍区预备役师团、人武部党委机关和广大官兵对灾区情况高度关注,卫戍区领导对捐助灾区工作作出明确指示。5月15日至17日,卫戍区预备役师团、人武部紧急动员,迅速行动,集中组织开展了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  相似文献   

8.
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严重地震灾害以来,北京卫戍区预备役师团、人武部党委机关和广大官兵对灾区情况高度关注,卫戍区领导对捐助灾区工作作出明确指示。5月15日至17日,卫戍区预备役师团、人武部紧急动员,迅速行动,集中组织开展了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  相似文献   

9.
5月23日,铁岭市银州区人武部全体现役干部对参加四川汶川地区抗震救火的新战士家属进行慰问,并送去了慰问品和子弟兵参加抗震救灾行动的最新消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人武部十分关注灾区灾情,人武部领导及时到参加抗震救灾的新兵家中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地震灾害生命救援的对策与行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撼了国人,震惊了世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鼓舞着1.38万名消防救援官兵在震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的奇迹。结合汶川大地震消防救援的实践,谈谈震后生命救援的对策与行动要求,旨在探求地震灾害救援方法,提高生命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汶川,与春城相隔千山万水,但一个城市的脉动却因汶川震灾而变得急促小,忧心如焚,连日来,春城大街小巷到处涌动着情系灾区献爱心的殷殷情怀。到处传颂着一曲曲血脉相连、同舟共济的至爱赞歌。连日来,从市委、市政府到社会各界,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都把目光聚向中国版图西南,向灾区同胞传递着无言的温暖和无限的祝福。  相似文献   

12.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8,24(3):F0003-F0003
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里氏8.0级大地震。  相似文献   

13.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汶川大地震不久,海军后勤部党委迅即启动海军后勤应急保障机制,为抗震救灾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12日,是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四川省军民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3小时,四川省军区发出了紧急动员我市组建民兵营赴绵羊灾区抗震救灾的指示。  相似文献   

16.
《兵团建设》2013,(9):18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后,地震原因引发各界猜测。雅安7.0级地震与汶川8.0级地震相距五年,震中相隔85公里,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两次地震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之前有"汶川地震已经把几千年积累的应力释放完了"的说法,雅安这次的大地震为何还会发生?昔日稳定断层正转化成不稳定断层  相似文献   

17.
汶川特大地震,使中华民族遭此突如其来的劫难;而抗震救灾的有力有序有效的进行,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增添了一笔新的财富。以悠久、灿烂文明著称于世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每一次灾难过后,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得到了洗礼,中华民族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应了多难兴邦的箴言。正是汶川特大地震,让中国人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得到了伟大的彰显。  相似文献   

18.
汶川特大地震带来的创伤正渐渐离人们远去,但灾区群众却无法忘记抗震救灾中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至今,在重灾区绵阳市安县茶坪乡、肖家桥等地,肖排长的英勇事迹仍在乡亲们口中广为传颂。肖排长名叫肖斌,1984年入伍,1989年参加自卫还击作战,曾荣立三等功,被评为战地模范党员和老山优秀战士。1998年转业至资中县人武部任军事教员。汶川大地震发  相似文献   

19.
董智勇  文怡才  何兆政 《国防》2008,(7):F0003-F0003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灾区人员重大伤亡,财产巨大损失,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0.
《国防》2008,(11):85-88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陕西省军区坚决贯彻胡锦涛主席和中央军委及兰州军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快速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