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燕军 《国防》2008,(10):46-47
省军区系统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加强对省军区系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问题的研究探索,更好地发挥省军区系统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省军区系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建设,必须构建顺畅高效的军地联合指挥体制机制。一要构建好军地联合指挥体制。省军区系统要按照"双重"领导的职能要求,  相似文献   

2.
谢楚恒 《国防》2010,(6):47-47
抓好民兵遂行大型运动会安保任务准备工作,一要建立集中高效的安保指挥机构。依托军地双方应急指挥网络和国防动员系统,吸收军地有关领导、专家和部门共同参加,建立军地联合、上下通畅、左右协调、可靠管用的指挥机构,明确军地指挥关系,区分军地指挥职责,规范联合指挥程序,完善联合指挥手段,确保联合指挥高效顺畅。  相似文献   

3.
陈平 《国防》2013,(3):33-34
国防动员指挥体系建设是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关键环节。必须紧紧围绕贯彻"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走活军地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努力打造联合、权威、高效、顺畅的国防动员指挥体系。深化军地融合的动员建设理念。加强国防动员指挥体系建设,必须着眼军地联合指挥,树立军地一体、军民联合的建设理念。应着眼遂行新的职能任务需要,牢固树立军地全面融合的意识,使部队的指挥  相似文献   

4.
针对试验装备维修保障任务重、效益不高,试验部队维修保障力量不足等问题,对试验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模式进行了研究,依据军民维修保障力量担负任务的主次程度,构建了以地方维修保障力量为主、军方力量为辅,以军方维修保障力量为主、地方力量为辅和军地维修保障力量联合编组的"民主军辅、军主民辅、军地联合"的3种试验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内蒙古准格尔旗人武部结合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所担负的工作任务,科学统筹军地力量资源,探索建立整体发展模式,有效提升了民兵队伍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建立军地一体机制准格尔旗人武部把建立军地一体的组织领导力量,作为提升民兵队伍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重点来抓。建立军地一体联合指挥体系。旗政府和人武部按照军地一体、平战结  相似文献   

6.
邹小平 《国防》2011,(10):26-27
基于信息系统遂行任务是信息时代军事行动的基本特征,加强省军区基于信息系统应急行动能力建设,应充分发挥省军区工作军民结合的优势,着重在统合军地数据资源、整合军地信息系统、聚合军地力量及军地联合指挥体系建设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周月星 《国防》2016,(5):72-74
组织开展海防管控联演联训,是着眼应对国家海上安全威胁、完成海防管控任务组织的联合行动训练,对提高军地联合管海控海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组织海防管控联演联训,涉及对象多元、组织协调复杂、联合融合困难,必须军地合力,认真解决"与谁联""怎么训""机制化""怎么保"等问题,有效提高联演联训的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贯彻胡主席军民融合发展思想,提高国防动员应急队伍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重庆市政府和警备区组成军地联合考评组,采取"灾情异地内设、情况连贯诱导、实兵实装拉动、全程综合检验"的方式,设置"应急行动准备、摩托化机动、3公里越野、森林灭火、抗洪抢险、轻武器实弹射击"6个课目,对部分预备役部队旅团级机关和人武部带应急分队进行联合考评,全程贯穿组织指挥、综合保障能力考察,并检查军地联合抓建情况,考评合格率100%、优良率63%。通过军地联考联评,检验了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应急队伍综合救援能力,探索了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方法路子。  相似文献   

9.
冯敬 《国防》2011,(7):38
人才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造就适应信息化建设任务、胜任未来作战需求的综合性新型军事人才群体,必须充分运用地方高校资源、建立军地联合人才培养体系。军地院校联合培养的高素质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王伟 《国防》2007,(4):24-26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未来我军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地方各方面的支援.要加强军地之间的配合,积极探索军政军民联合训练的有效机制和方法."认真理解和贯彻胡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军地"五联"(联训、联防、联保、联建、联战)建设,是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提高军地联合行动能力的迫切要求,更是当前省军区落实军事斗争准备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魏平 《国防》2009,(12)
通常,民兵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是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统一领导下,与地方应急力量联合进行的.因此,必须着眼增强整体行动效果,健全军地联合行动体系.要依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建立军地结合、党政结合、上下贯通、权威高效的军地联合指挥机构,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任务和职责,理顺组织指挥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山西省军区着眼落实胡主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指示精神和履行使命任务要求,针对山西省所处战略地位和多种安全威胁隐患,不断推动全民国防动员建设和军政军民联合训练,加紧构筑军地联合指挥平台,加快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双应一体  相似文献   

13.
刘志刚 《国防》2012,(3):65-67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胡主席关于军民融合发展重大战略思想,积极适应国家和边疆民族地区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要求,站在建设北部边疆"国防屏障、生态屏障"和自治区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着眼军地深度融合,把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和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聚合为军地联合应急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长期系统工程,纳入  相似文献   

14.
军分区、人武部作为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军队编制系列的建制单位,又是同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军事部和兵役机关,具有体制军地兼管、工作军地兼容、兵员军地合用的"双重性"特点。军分区、人武部只有立足实际、紧贴任务、科学谋划、整合资源、严密组训.切实提高训练效果,强化军官能力素质,才能有效完成可能担负的各项军地任务。  相似文献   

15.
王彬 《中国民兵》2020,(4):29-29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防动员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我们应把这场"人民战争"作为典型案例,紧盯问题、固强补弱,不断推动国防动员建设迈上新台阶。完善军地衔接、实在管用的方案预案。战争状态下的国防动员,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社情民情、使命任务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加强军地联合应对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精细对接。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预备役部队肩负着战时作战、平时应急的双重使命任务,在提高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应确立军民融合发展理念,坚持以遂行任务为牵引,强化应急指挥体系、力量体系、保障体系建设。一、着眼应急指挥体系建设这个核心,军地联合搭平台。一是建立军地联合的指挥机构。要在驻地政府的牵头下,成立以地方政府为主,警备区(军分区)和预备役部队主要领导参加的应急行动联合指挥部。在军地联合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预备役部队建  相似文献   

17.
祁文谨 《国防》2012,(11):36-37
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民兵的重要任务.军地联合行动是国家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的基本方式.新形势下,省军区系统要针对地区非战争安全威胁形势,适应军地联合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指导方针,积极推动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 (一)建立融合建设领导机制.由军地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联合组成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共同研究决策军地应急力量建设和遂行任务等重大问题,统一军地应急力量建设筹划部署、任务分配、指导协调、检查验收等工作,并把民兵应急力量建设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绩效考评体系,确保军地各级尽职尽责抓好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营造军地齐抓共管民兵应急准备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8.
保障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应依靠信息化手段、灵活运用多种保障方式,建立三军联合、军地结合、统一指挥的军需联勤指挥机构和供应保障体系;应广泛开展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军需保障课题研究,加强多样化军事任务军需保障针对性演练;应搞好军需保障物资储备和构建军地一体的军需保障动员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按照"基础自训、专项联训、实兵演习"的方式,注重加强军地联合防空、化学品泄漏应急救援、抗震救灾、边境地区反袭扰战斗等内容的军地联训联演活动。通过开展军地联训联演,达到了熟悉指挥程序、检验指挥通信手段、增强协同配合意识、强化联合保障观念的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军分区在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机制的同时,始终把军地联合指挥、军地预案衔接、军地信息互通作为提升民兵预备役部队"双应"能力的融合重点,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军地要素对应、工作衔接、相互协同的应急应战联合处突指挥体系,达到指挥控制、力量运用和协调保障的一体化。针对近年来国防动员和政府应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