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长大人姓王名坤,不知是天生一副娃娃脸还是别的什么缘故,总觉得班长像个孩子, 就连我这不足1米60的个头和她站在一起, 也要明显比她高出许多,也不知她当初是怎样混进我们这革命队伍里的。  相似文献   

2.
毕业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季。我们这一期的分配主要是面向部队,所以大部分同学分散在了西北的各个部队,其中还有大漠中的几个基地。有分配在一起结伴同行的,也有只有一个名额而独自踏上遥远的路途的,班长就是这样自己走的。班长是个老兵,是当了几年兵后考上军校的,比我们大几岁。班长不仅人长得漂亮,字画也非常漂亮,区队的板报总是由她一人负责。她还能歌善舞,开联欢会时她总是最忙的一个,要组织排练、还要参加演出。而我最喜欢也是让我始终难忘的却是班长拉小提琴的样子:白皙的面容村着红木色的提琴,拉弓的手臂潇洒的舞动着,俏皮的短发随着音乐的节奏不时的摆动着,一双黑亮的眼睛微眯着望向远方,似乎在用音乐向远方倾诉着什么……这时的她与她平时劳动训练时的猛劲儿和对我们严格要求时的严肃面孔简直判若两人。刚开始,班长外表与言行的不协调,让我  相似文献   

3.
同年兵     
↑→①张亚红刚分割我们连,指导员就在全连大会上庄严宣布任命她为班长。可是我们还是直呼其名,没有一个愿意叫她“班长”。  相似文献   

4.
“土”班长     
提起班长潘振湘,还得从我新兵入伍时说起。班长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土",刚到新兵连时,很多人来欢迎我们,中间一个黝黑不出众的汉子成了我的班长,与我心目中的威武挺拔相差甚远。我一看心想:这班长也太"土"了。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班长却视而不见,只是忙着安置我们。班长没过多久就在我们面前好好的"土"了一把,几名新战士因为环境不适而水土不服,全身长满疙瘩,连服几天药也不见成效。  相似文献   

5.
我知道,就算当了班长,我也是一名战士,和以前一样但是也不一样的战士……我是新兵三班的班长,一名下士班长,半个小时之前,才被授的衔,我以前的班长还是叫我"新兵蛋子",士官队伍里的新兵。班长说我穿士官的衣服很帅,有他当年的"英姿"。这样的玩笑,他以前是很少和我开的,但是现在我和他一样了,我也是班长了,用他的话说,我也有了自己的"队伍"。上午8:30站在队伍前,我不慌不忙地下达课目和训练内容,可心里却一直在打鼓。以前队列训练,我们一群新兵都很羡慕班长,  相似文献   

6.
岁月无痕,花一样的岁月如同流星一般仓促而逝了。当我走过一生难忘的新兵连才晓得:生活只有经历过痛苦与挫折的洗礼才会更加的充实。2004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这个季节是我十八年来最寒冷也最刻骨铭心的季节。当我费劲地抱着发给我的棉被和军装跌跌撞撞的下了车,刚进宿舍门还没等歇口气就听见刺耳的哨声在走廊里响起,大眼睛的班长接着在走廊里用特有力的声音喊女兵楼道集合,我们慢慢腾腾地从房间里走出来站在昏暗的走廊里,大眼睛班长看样子很凶但还不至于吓到我,她让我们靠墙根站好然后把歪歪扭扭扣在头上的大棉帽摘下来,我知道她是在看我们的头发,我根本就不担心头发的问题,因为在来这里的前一天,陪了我多年的马尾巴就已经一命呜呼了。看着她们像电视剧里那样哭得一塌糊涂,我竟然还有点得意了。  相似文献   

7.
向右看齐     
向右看齐就是向我看齐。从1978年12 月到1979年11月,在我们炮团九连八班, 这是个硬道理。我从新兵排下到老兵班后的班长是陈仁进。他身高只有1.58米。我比他高出20 厘米还多。如果是站在队列里向右看齐, 作为班长之后的排头兵,我的脑袋不仅需要向右转45度,还得向下倾斜45度,这样一来,就有点不雅观,好像我在蔑视班长似的。如果不是在队列里,我和班长面对面说话,那情景又有点像毛主席接见小八路,班长得仰起脑袋看我,样子也很滑稽。  相似文献   

8.
我想当班长     
不知道你怎么想,反正我想当班长,说不好是因为班长能雄赳赳气昂昂站在队列前面走来走去,还是能春风化雨诲人不倦地解疙瘩卸包袱,反正就想。新兵连,被子叠不好,班长说扔就扔。我们当时住平房,窗户下面是煤堆,每次操课结束我都是直接绕到那里去的,因为我要捡我的被子。紧挨着我们的男兵连窗下是白菜,所以那个时候我是多么羡慕他们的被子可以扔在白菜上,那样就不会像我的这样黑了,也不会睡觉醒来就跟刚从矿井里爬上来似的。卫生搞不好,班长也说罚就罚。我有一次值日忘了倒垃圾,  相似文献   

9.
正在300份新训体会中,一篇隽秀小楷十分醒目:"我希望为部队奉献一生!"她是何思洋,短发飒爽,面庞坚毅,目光锋利。新兵连,何思洋没感到任何不适应,享受着各项训练考核。第一次投手榴弹,班长刚讲解完要领,别的女兵还在不知所措,她已迫不及待猛然发力,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拉伤了右臂肌肉。当晚紧急集合,班长允许她不用参加,她却说"轻伤不下火线",随后仅用单手和牙齿打好了背包。"不可思议!"大家投向她的目光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辉:你安全工作11周年,我的心里多甜蜜。我想揭开深深藏在你心中那个谜的谜底——作为一名复员女兵、民兵班长的我到底爱你这个民兵班长、调车长什么?听朋友讲你当民兵班长后常说"安全是天上的彩虹,是我心中的彩虹,是男女相爱的魂"。以安全论男友,我就是爱你这个民兵班长心中永不消逝的彩虹,这就是爱之源,这也是我们两个志同道合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兵头将尾”女班长王昌文她,二十来岁,矮小的个头,清瘦的身材,然而眼睛明亮有神,说起话来快言快语,给人以利落、大方、泼辣的印象。分厂领导夸她“人小、能干、有魄力”;班里的同事称赞她是“实干班长”、“质量班长”、“姐妹班长”。她就是湖南江滨机器厂包装分...  相似文献   

12.
与班长分开已五年了,我时常想起和班长一起生活的那段日子。班长,福建古田人,黝黑的皮肤,长长的脸。班长说话总爱引经据典,因此掷地有声。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是他在第一次班务会上的开场白。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兵连头一个月主要是队列训练,班长严抓细扣。为帮我们练军姿,他把水瓶塞顶在我们的头上,抬头挺胸,保持半小时纹丝不动。为解决我们两腿之间的缝隙,他找来纸牌夹在我们两腿之间,扬言掉下一次追加二十分钟……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在她的《传奇》中写道:一个苍凉的姿势,演绎一生的哀怨。她写的是人生世态,而生长在军营中的那些树也同样姿态万千,让人肃然起敬,让人瞻仰。我所在的新兵连里,种了许多白杨树,高大伟岸,冬天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摇摆着躯干,压砸着树枝,它却仍不失一种挺拔。就像新训中的班长对我们那样严要求、高标准,目  相似文献   

14.
刚入伍时迎接我们的第一个女军人,是我们的新兵班长李能,一个高大而美丽的老兵。她的气质真是充满矛盾,身材苗条得像模特,却曾经是浙江省运动会的短跑亚军,  相似文献   

15.
老根儿是我新兵入营时遇到的一位班长。前段时间,多年没有联系的"老根儿",突然在凌晨给我发来一条信息,勾起了我很多的回忆。我在想,是不是每一个士兵身边都会有这样一位班长,教会他们"面对"。老根儿是我班长,一个憨憨的陕北汉子。2005年的冬天,烟台下了五十年最大的暴雪,我们这批新兵蛋子是跟大雪一起到的那个群山包裹着的营房。在车站,看着穿梭的人群和林立的高楼,我们脸上都有种来到大城市的庆幸,但紧接着几辆老式军卡慢慢驶到我们面前,把我们的庆幸丢进了冰谷。爬到车上裹上  相似文献   

16.
想起东北的新兵连就想起雪。铺天盖地的。扫雪。扫雪。用各种方式清理厚厚的积雪。还要把路边的堆雪砌成白色的坝。雪中最美的一幕就是小丽,白的是她的脸以及雪,黑的是她的皮夹克。她远远走过来时,我们所有新兵都停住了扫雪,直到班长一声断喝才收回了眼神。我们很快得知她叫小丽,是军人服务社的售货员。  相似文献   

17.
特别关照     
我是1996年12月参军入伍的。离家时,父母叮嘱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老乡。到部队见了老乡,可要多攀着点儿。"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对父母所说的"攀着点儿",我心领神会。说来也巧,从鱼米之乡来到千里之外的塞外军营,新兵班长竟然是我的老乡。我找来地图查了查,从我家到班长家,距离不到100公里,连方言都非常相近。我有意跟老乡班长"套近乎",天天有事没事喊着"班长好",端茶倒水忙前忙后,目的只有一个,让班长"特别关照"我这个小老乡。班长是全团出了名的训练尖子和优秀班长,每年都要给全团进行一些班训练课目演示。这不,入营才一个月,班长就要带领我们给全团新兵进行队列演示。演示前,机关首长来连进行课目审查验收。当进行到齐步间隔两步走时,我一紧张,将间隔两步走成了间隔三步,把全班队形搞得乱糟糟。机关首长说,新兵紧张,情有可原,正式演示时不出错就行了。首  相似文献   

18.
一提起老唐,不禁让我捧腹又让我崇拜。老唐,原名唐英杰,我军校时的班长。记得当时选班长时,我们班充分发扬了民主,大家积极投票,结果是每人得一票。这下可犯难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家里颇有资产的老唐,"就是老唐了",古灵精怪的张小武脱口而出。"唐英杰啊,我看行,英俊又杰出的有为青年啊"!老唐被我们夸得晕头转向。"一个星期的冰激凌,老唐来请。七票赞成,一票弃权,选举成功,解散!"平时就很抠门的老唐就这样被我们扶上了班长的宝座。  相似文献   

19.
尴尬的班副     
当新兵那会儿,我很荣幸地在班内担任副班长,官不大,却让我引以为豪。一天下午,我们进行班队列训练。突然,班长的五官很痛苦地往一起挤,他慌忙喊了声“稍息”后捂着肚子一路小跑奔向厕所。望着班长的背影,我不由灵机一动,“班长不在副班长代行职  相似文献   

20.
1980年3月,新训结束后,我被分到了边远的鹤北分队,军车颠簸了四个多小时把我们这些新兵拉到了一排平瓦房的营区里。列队站在操场上,排长一一点名,给我们分了班,我和另一名新兵被分到了同一班级,一个大个子班长过来,抢过我们的背包,像领自家的孩子一样把我们领进了班级,班里虽然条件不好,但打扫得非常干净,整洁。我仔细打量班长,班长近1.7米的个头,身体略胖,但非常魁梧,典型的东北大汉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