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和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中亚各国关系的利益基础,就是基于双方资源、地缘、人文优势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中国和中亚各国都力图将地缘政治战略转化为地缘经济战略,突出地缘经济的因素,并以经济关系为基础,发展政治关系和其他关系,为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创造条件,这是中国和中亚各国关系的基本模式和性质.  相似文献   

2.
综合外媒相关报道,龃龉不断的土耳其和以色列两国,近期关系出现转圜迹象.双方不仅"同频"在叙利亚开展军事行动,而且在外交层面也释放出和解信号.总体看,此次土以关系缓和,是双方基于战略、经济和地缘等多重因素综合考量后,共同做出的战略决策.未来,土以虽存在一定合作空间,但诸多现实结构性矛盾或将让两国关系发展荆棘密布,中东地区...  相似文献   

3.
事件     
《环球军事》2010,(17):4-4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8月20日在乌兰巴托与蒙古国国防部国务秘书鲍尔巴特尔举行了中蒙国防部第5次防务安全磋商,双方就地区安全形势、防务领域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认为,目前中蒙两军在高层互访、军援培训、边防交往、联合训练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为增进两国军事领域互信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双方应不断探索两军合作的新领域、新形式,把两军友好合作推向更高水平,推动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1996年,中国在冷战后世界战略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进程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为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第一,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大国的种种遏制。对美国等在台湾、西藏、人权、经贸等问题上给中国制造麻烦,设置障碍等损害中国主权的行径,中国进行了坚决斗争。特别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决心,有力地回答了美国的挑衅,极大地震慑了企图分裂中国的势力。 第二,发展了与俄罗斯的关系,改善了美俄中大三角关系的态势。中俄两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都希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彼此都把对方看成是多极世界中对维护和平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一极,两国“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不仅预示着两国将拥有良好的广泛的合作前景,而且  相似文献   

5.
导读: 国家战略能力是国家领导集体治国理政能力的综合体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从世界史和地缘政治角度观察大国兴衰中的战略选择和利益得失,探讨在当代世界格局大变动中,特别是进入强国新时代后,中国需要何种战略思维和战略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怎样的地缘战略.  相似文献   

6.
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旺盛的石油需求使中国石油进口及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石油来源及进口安全成为保障经济安全的战略难题;中哈两国凭借资源、地缘优势和共同的利益需要,业已建立起牢固的互信关系和利益纽带,以中哈输油管道对接为契机的石油合作为我国石油安全战略和国家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历史机遇,不但使我国石油来源及进口多元化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从而掌握石油贸易全球化的主动权,而且可加快我国石油资源利用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为我国顺利完成工业化进程提供多元化的能源保障。  相似文献   

7.
中俄关系是我国周边邻国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目前两国关系稳定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十分复杂.展望未来,两国将会继续加强在各个领域的互利合作,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巴基斯坦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但是自1951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50多年来,两国之间发展起来的睦邻友好"全天候和全方位"的国家关系堪称世界上双边关系的典范。中巴友好关系的存在有力的支撑了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安全与稳定,其中,中巴军事技术合作又是这一友好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侧面。通过分析中巴军事技术合作的背景、历史和现状,可以有效的了解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复杂性以及我国在其中的核心战略利益所在。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中巴友好的地缘政治因素和历史原因;第二部分分析中巴军事技术合作的历史、现状以及其在中巴关系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在前几部分的基础上,对中巴军事技术合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看法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2001年春夏以来,日本、印度两国政治及军事首脑互访频频,包括军事网络人才交流在内的军事交往活动更引人注目,这在事实上改变了1998年印度核试事件后,两国的冷淡关系。再回溯过去的2000年,日、印两国在军事领域中的合作始终处于积极发展的阶段,其中双方在南中国海及东印度洋的多次联合演习便是突出的表现。日印海上“伙伴关系”的确立发生在东亚、南亚如今这样多事之秋的时刻,不得不使人做更深层的解读,如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在地缘上围堵中国、围堵中国海上力量延伸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在百年之间发生了两次结构性变化。这两次变化承先启后,既是对19世纪地缘战略格局调整的总结,又为21世纪地缘战略格局的重组勾勒出基本轮廓。世纪末的世界地缘战略格局较之世纪之初早已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在百年之间发生了两次结构性变化。这两次变化承先启后,既是对19世纪地缘战略格局调整的总结,又为21世纪地缘战略格局的重组勾勒出基本轮廓。世纪末的世界地缘战略格局较之世纪之初早已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12.
(一) 国际军火贸易作为近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迄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发生和发展, 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为基础,以参与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战略为指导。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以来,不同的国家逐步被纳入到同一个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从而形成了近代国际经济关系。这为包括国际军火贸易在内的军事经济交往奠定了客观的经济基础。国际军火贸易之所以具有现实性,还在于世界各国政治、军事经济战略上的不同和军事经济状况的差异。有的国家要维护自己的利益,有的国家则想扩张自己的利益,而当这些国家已有的军事手段不能满足既定的政治目标所需时,他们就会把眼光转向国  相似文献   

13.
侯胜亮  刘泰 《国防》2011,(6):62-63
边防体制是国家对边防系统各要素实行的制度性规定。随着我国战略利益迅速拓展,周边地缘政治态势走向对我内政外交、安全防务、经济利益和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边防体制,才能实现边防功能的整体优化,进而为保证我国富边强边、睦邻善邻等政策的实现提供可靠依托。  相似文献   

14.
《国防》1994,(7)
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向多极化战略格局过渡发展的时代。 人类,正在经受一场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性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的两个强国,它们之间的争斗与妥协,形成了战后世界的雅尔塔体制。美苏间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形成了战后初期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随着美苏两国各自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和华约出现,世界竞争逐渐演变成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全面竞争。这种以美苏为核心的两极格局左右国际事务近半个世纪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环球军事》2010,(23):5-5
“美国支持印度成为一个崛起的全球大国,并欢迎印度成为改革后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印两国能在全球安全事务中形成伙伴关系,获得更大权力的同时需承担更多责任,美印两国可以在发展、安全和亚洲伙伴3个方面进行合作。在安全方面,稳定、繁荣和民主的阿富汗以及巴基斯坦符合美印两国利益。”  相似文献   

16.
赵福艳 《国防》2011,(12):66-67
当前,迅猛发展的新军事变革为我们提高国防建设水平、实现两个历史跨越提供了新机遇,但风云变幻的国际地缘政治态势也使我国战略利益和安全稳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实现和平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调整思路、改革创新、应对  相似文献   

17.
事件     
《环球军事》2010,(12):4-4
中新两军举行第3次战略磋商 中国和新西兰两军第3次战略磋商6月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与新西兰国防军副司令杰克-斯蒂尔共同主持磋商。磋商中,双方就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两国两军关系及其他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双方一致认为,本次磋商是积极而富有成果的,达到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信任、促进合作的目的,有助于继续推动两军在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冷战和20世纪的终结,对21世纪或说后冷战时期地缘战略格局前景的预测成为热门课题。20世纪地缘战略格局变迁的原因告诉人们,要正确认知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新世纪地缘战略格局全貌,就必须正确分析冷战终结所引起的全球各种力量平衡关系的变化及其近、中、长期演变趋势,首先是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及其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9.
7月22日至26日,中俄两军先后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翱我国吉林洮南举行了“和平使命-2009”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是两国继“和平使命-2005”和“和平使命-2007”演习后,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举行的又一次大规模反恐演习。中俄两军以联合演习的方式实现了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进一步促进了两国和两军的友谊与合作。“和平使命-2009”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是中俄两国领导人着眼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周边形势,进一步深化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两国领导人对这次演习高度重视,两国人民十分关心,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作为唯一的中东战略支撑点,叙利亚对俄罗斯意义重大。通过一系列准确的战略决策与协调的战术运用,俄罗斯凭借在叙利亚的作战行动扭转了乌克兰危机以来的不利局面,成功撬动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占据战略先机。文章以俄罗斯的中东战略为切入点,在分析叙利亚危机背景与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俄军"混合战"的成功经验,从决策背景、战术运用与战略实现三个层面分析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危机的利益抉择、战争艺术与撤军考量,进而为我国打赢未来战争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与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