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驻伊美军来说,4月无疑是一个黑色的月份,这个月在伊拉克阵亡的美军官兵多达100多人,超过570多人受伤。这一数字打破了美军在伊拉克单月伤亡纪录,此前的最高记录是去年11月创下的,当月共有82名美军官兵死于“斋月攻势”。自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在伊拉克死亡人数已达到700多人,受伤人数达3600人。  相似文献   

2.
11月2日对于驻伊拉克美军来说,绝对是一个黑色星期天:一架CH-47D型“支奴干”双旋翼纵列式全天候中型运输直升机被不明导弹击落,至少16名美军士兵葬身火海,另有20多人受伤。这是自萨达姆政权垮台以来在单起袭击事件中美军士兵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同一天,在伊拉克其他地区的美军也遭到不同程度的袭击。  相似文献   

3.
11月7日9时40分,美军一架UH-60“黑鹰”直升机在伊拉克北部城市提克里特附近被伊武装人员发射的火箭助推榴弹击落,机上6名士兵全部死亡。这是近两周来第3架美军直升机在伊拉克被击落。伊拉克游击队武装袭击美英联军的次数近期大幅增加,在一周内已达232次,平均每天30多次,大大高于此前15~20次的日均量。  相似文献   

4.
2005年1月26日凌晨,驻伊拉克美军1架CH-53E“超级种马”直升机在伊拉克西部沙漠坠毁,机上31人遇难。这是美海军陆战队自1983年在黎巴嫩贝鲁特军营遭自杀性袭击以来,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事件。虽然美军对这起事故的原因遮遮掩掩,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超级种马”太老了。44年前,美国海军陆战队选择了它。在事故发生前,美海军陆战队共装备有151架CH-53E。自1981年以来,CH-53型直升飞机已发生过35次重大事故,平均飞行10万小时就会出现3.2次重大事故。看来,是到了为“超级种马”寻找接班“马”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5.
美国军方3月17日宣布,伊拉克西部安巴尔省16日3次遭含氯气汽车炸弹袭击,共导致2名伊拉克警察丧生,6名美国军人和大约350名伊拉克平民中毒。自今年1月份以来,伊拉克先后发生了4起类似“氯弹”袭击事件,伊反美武装开始采取新的战略,使用非常规武器发动袭击。  相似文献   

6.
11月8日,伊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宣布,他已授权美国主导的驻伊多国部队对巴格达以西的费卢杰展开军事行动。刚刚连任美国总统的布什称,此次行动是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穆斯林逊尼派城市费卢杰一直被人们称为"抵抗之都",战后造成驻伊美军伤亡的袭击大部分发生在这里。今年3月31日,4名美国保安人员在费卢杰遭枪杀,随后他们的尸体被鞭打、肢解、焚烧,由此引发了美军4月份对费卢杰的大规模武装清剿,造成数百名平民死亡。美军认为在伊拉克制造多起爆炸、袭击和绑架事件的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反美武装的“路边炸弹”让美军吃尽了苦头,伤透了脑筋。据美国媒体日前披露,为了对付伊拉克反美武装手段不断翻新的“路边炸弹”袭击,美军还从国内征调了一支由数百只军犬组成的“军犬特种兵”。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先头部队最早参战的是两条军犬。这两条威猛的纯种德国牧  相似文献   

8.
统计表明,自2003年3月20日以来,在伊拉克阵亡的2149名美军官兵中,有一半以上是被貌不惊人的“路边炸弹”夺去性命的。而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美军虽然绞尽脑汁地设法对付“路边炸弹”, 但还是屡遭袭击,吃尽苦头。于是,苦不堪言的美军痛定思痛,决心在新的一年里全力应对“路边炸弹”——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军方的统计数据表明,进入今年以来,针对美军士兵的“路边炸弹”袭击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被“路边炸弹”炸死的美军士兵占全部阵亡士兵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以今年2月份为例,55名在伊拉克遇袭身亡的美军士兵中有36人死于“路边炸弹”,占死亡总人数的65%。难怪在今年3月11日的每周广播讲话中,美国总统布什将“路边炸弹”称作是对驻伊美军的主要威胁。于是自今年起,美军不得不高度认真地对待这个不起眼的“新式武器”,以致把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  相似文献   

10.
自布什总统宣布伊拉克境内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结束以来,美军被伊拉克武装分子猎杀的人数已高达63人。对于号称世界军事龙头老大的美军而言,此等局势实是令其汗颜。尤其令美军头痛的是,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往往是一次又一次地得逞,美军是一次又一次地遭殃。人们为之好奇,这些躲在暗处时不时地骚扰一下美军的杀手究竟是何方神圣?这些杀手究竟是如何成功地实施了对美军的袭击?为此,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记者哈拉·贾伯经专人安排特意于上周到了拉马迪一个人迹罕至的丛林小屋里,与这  相似文献   

11.
进入夏季以来,驻伊美军遭袭事件日益增多。巴格达城中的反美武装分子利用市区内拥挤的人群、高大的建筑物和繁忙的街道与美军展开了较量。他们打了就跑,令美军叫苦不迭。最近,这种袭击活动呈不断上升趋势,从巴格达市向伊拉克全境扩散,同时越来越具有组织性,手段也越发高明。据统计,自5月1日布什总统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以来,美军伤亡人数已经达到77人,其中非战斗原因死亡的美军士兵已经达到33人。难怪美国各大媒体纷纷惊呼。驻伊美军遭遇城市游击战”。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阿比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军没有立即撤离伊拉克,而是以伊拉克重建和维持国内秩序为幌子,一心想以武力占领伊拉克,然而,自从布什总统2003年5月1日宣布对伊拉克的“主要战事”结束以来,美军的伤亡不断。虽然目前已抓住了萨达姆,但是伊反美武装也时刻没有停止过袭击美军行动,结果是,美军损失惨重。一、伊拉克人民反占领的浪潮此起彼伏,迫使一些驻伊联军打退堂鼓,一心撤出伊拉克近日,保加利亚、挪威、泰国等国相继表示,要将驻伊拉克的军队撤出。美国以反恐为名拼凑起来的驻伊联军已现裂痕。事至今日,实乃必然。首先,伊拉克人民反占领的浪潮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五角大楼4月19日公布,美军在伊拉克死亡人数已达到706人,其中568人是战后遭袭击死亡的。仅今年4月份就有99名美军士兵死亡,数百人受伤。据4月19日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内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美军不断上升的伤亡人数使公众对伊拉克战争的批评变得越来越严厉,每10名美国人中有近6人说美国在伊拉克陷入困境。在是否值得向伊拉克开战的问题上,美国人分裂为51%和47%两派。这一曾经受到普遍支持的入侵行为不再像以前那  相似文献   

14.
拉姆斯菲尔德执掌美国三军后,为适应冷战后军事变革的需要,启动了美军最大规模的“变脸”,即所谓的美军“军事转型”,由此引发了世界军事领域的“转型热”。军事转型为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的军事速胜起了很大作用。然而,美军的军事转型并没有对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稳定局势、促进经济发展起到多大作用。美军被迫再次进行“转型”,将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到非军事领域,承担起包括人道主义援助在内各种民事援助任务,美军从一支战斗队转变为援助队。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前,随着美军在伊拉克遭受袭击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美国总统大选的日益临近,美国迫于形势不得不调整其对伊拉克的政策,试图把权力移交给伊拉克人,实现所谓的“伊拉克化”,这不免让人联想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和当时,所谓的“越南化”。而“越南化”政策的失败也正是导致美军最终兵败越南的的重要原因。那么,当前的伊拉克局势和当时越南的局势有何异同?布什政府的“伊拉克化”会否步“越南化”的后尘?我们不防对两次战争进行一下比较,从中可能会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16.
魏涛 《世界军事》2022,(2):42-45
2021年4月23日,美军位于叙利亚代尔祖尔省科尼柯油气田附近的基地遭到多枚火箭弹袭击;6月28日,美军在代尔祖尔省奥马尔油田附近的基地遭火箭弹袭击;12月6日、14日,美军在奥马尔油田附近的基地,接连遭到火箭弹袭击……自2021年4月以来,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对美军在叙利亚的基地发动多次袭击.美军在叙利亚还留有多少军...  相似文献   

17.
唐保东 《国防》2005,(7):76-76
据报道,从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在伊拉克的主要战斗已经结束”以来,美军已经有1700名士兵在伊拉克死亡,其中至少有1300人是死于伊拉克反美武装的袭击。这些数字充分表明,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反美武装采取的游击战等传统作战方式,使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众所周知,美军可谓是当今世界上武器装备最优良、军事技术最先进、实战经验最丰富的军队,也是当前信息化变革的“领头羊”和先行者。围绕全面推进军队转型的战略目标,美军不仅提出了以“非接触作战”为代表的一系列全新军事思想,而且还在海湾战争、科索沃…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0月1日凌晨,美陆军步兵第1师和伊拉克安全部队对伊拉克萨迈拉市发起了攻击,目的是要歼灭或俘获该市内的反美武装,恢复对该市的控制,此次作战是一次经过精心准备的“全频谱作战”,美军和伊拉克安全部队同时从多个方向对敌进行了打击。截至中午,伊拉克安全部队基本上控制了该市的主要政府部门和宗教场所,伊拉克及美军领导人宣称这次进攻作战为其在伊拉克其它地方作战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12万多名美军投入了另一场更为艰难、激烈和危险的行动——占领伊拉克。这一时期,伊拉克境内局势动荡不安,针对外国驻军和人员的袭击与冲突此起彼伏,美军伤亡人数日渐增多。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战后之后的驻伊美军一线部  相似文献   

20.
5月26日,动荡不定的伊拉克再次传来惊人消息。当天,一队遭炸弹袭击的美军士兵在搜捕嫌疑犯时,不顾国际法的有关规定,强行闯入巴勒斯坦驻伊拉克办事处进行搜查,并拘捕了包括临时代办在内的7人。此举引起了国际社会和舆论的广泛关注。事后,美国政府及军方虽出面对此事进行辩解,但还是引起了人们对美军不把外交豁免权当回事的不满。因为在越战以来的30多年间,美军已先后多次对非交战国的驻外使领馆及外交人员进行“非权意”的袭击。下面我们不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