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引发的矛盾和伴随而来的各类不安定因素也日益增多,纠纷与冲突涉及范围扩大,尖锐和对立的程度加剧,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如何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水平,为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一、动员和发动民兵积极投身三个文明建设,为社会稳定创造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边疆跨国界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历来是关系国家治乱兴衰的问题.影响边疆跨国界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在同一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所不同.论述现阶段影响我国边疆跨国界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宗教、地缘和民族文化变迁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安全阀”,其与社会稳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在实践中,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调节功能弱化,又影响了社会稳定,其与社会稳定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完整而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突击力量,武警部队必须深刻认识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性;切实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紧迫感;不断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翼  李剑  周建民 《国防》2011,(11):44-45
近年来,我国各类自然灾害、暴力恐怖活动和社会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稳定的新的不确定因素。民兵预备役部队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卫士"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队",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日益常态化。近期  相似文献   

6.
武警部队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政治合格是武警部队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武警部队绝对领导,切实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政治基础;军事过硬是武警部队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必须紧紧扭住执勤处突反恐中心任务,努力形成精湛超群、克敌制胜的核心军事能力;纪律严明是武警部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格落实从严治警方针,不断强化令行禁止、勇猛顽强的过硬战斗作风;警地协作是武警部队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支撑,必须充分发挥双重领导体制优势,积极营造携手并肩、联系联防的良好内外环境。  相似文献   

7.
万幼斌  胡笳 《国防》2008,(11):70-71
胡锦涛主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不断增强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化解不和谐因素。"省军区作为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积极协助地方党委、政府,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  相似文献   

8.
新疆独特的地缘位置、复杂的民族和宗教状况以及对敌斗争的前沿阵地的特点决定了维持新疆社会稳定更加紧迫、更加重要。在新疆,没有稳定一切事情都办不成。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讲:确保新疆的发展稳定,不仅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新疆地区出现不稳定,全国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就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对农村社会稳定起着正面效应;异化的村民自治对农村社会稳定起着负面效应。鉴于此,为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就要不断强化其正面效应,弱化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张华祝委员: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非常及时而且很有必要。目前,我国人均收入已超过1200美元,进入社会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社会民主与法制发展的很快,但是社会矛盾也很多,各种社会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有些问题如果我们不及时发现,采取妥善措施来解决,容易引起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在矛盾凸显期,需要国家制定有力政策,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共同搞好和谐社会的构建。让我们既能够保持一定的社会发展速度,又拥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保持农村稳定是全社会稳定的关键。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根本途径在于文化建设,但文化建设对农村社会稳定有双向效应。文化建设对农村社会稳定的正面效应有减贫效应、社会结构优化效应、社会控制效应、社会心理优化效应和社会化效应,而文化建设的受益不均衡效应、虚化效应、过度社会动员效应及其信息失稳效应等又不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因此,要充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也要清醒认识其负面效应,并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考虑扬正抑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冉亚权  刘衍茂  张云龙 《国防》2013,(10):41-42
近年来,随着改革深入,各种利益主体冲突加剧,社会矛盾叠加交织,由此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军地交往日益密切,军地利益关联日益紧密,涉军群体性事件发生几率持续攀高。如何有效防范和正确处置,是个重大、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文怡才 《国防》2002,(6):19-20
遏制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是民兵、预备役部队的重要使命。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遏制突发事件,必须争取主动,抢占先机之利。 一、谋事在先早准备 突发事件的不确定因素多,要有效应对,必须预有准备。从以往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看,虽然诱因多而复杂,有的甚至很隐秘,但并非无端倪可察。任何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的形成、蔓延乃至发展成重大事件或骚(暴)乱事件,都有其必然的过程和可知的迹象。只要及时对各种矛盾和苗头深研细究,自  相似文献   

14.
徐金才  沈江波 《国防》2007,(6):19-22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多,各种应急突发事件日趋增多,且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动用军队参与处置应急突发事件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提高军队参与处置应急突发事件组织指挥能力迫在眉睫,这也是各级指挥机关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论宗教对新疆政治稳定的二重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政治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有许多 ,对新疆这一特殊地区而言 ,宗教对政治稳定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它是社会政治稳定的维系力量 ;在另一种条件下 ,它又可能成为社会动荡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在肯定宗教对新疆政治稳定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 ,切不可忽视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黎仕林 《国防》2010,(2):37-39
新形势下,作为人民内部矛盾的群体性事件是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对社会安全稳定冲击增大。省军区系统应按照“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在狠抓后备力量应战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同时,积极做好参与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各项工作,为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保持政治稳定,保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青年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应引导青年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发挥青年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张书领 《国防》2008,(11):23-24
维护社会稳定是巩固政权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国际敌对势力坚持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国内经济社会改革出现了不少新的矛盾,内外因素相互交织,严重制约着社会安全稳定.民兵预备役部队要适应新的形势特点,增强维护国家综合安全意识,在积极做好应战准备的同时,也充分做好参与维稳准备.  相似文献   

19.
刘军 《国防》2010,(2):43-44
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群体性事件呈现出高发态势,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国防动员系统参与处置重大群体性事件、维护国家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是贯彻胡锦涛主席重要指示要求、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内容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境内外敌对势力趁机发难,人民内部矛盾被“催化”,经济领域的违法活动凸显,公安机关作为我国的重要维稳力量,应增强维稳意识,提高执法素养;深入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强化情报建设、舆论引导和群众工作;坚持科技强警,完善各项维稳预案。以积极的策略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