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弹道导弹的飞行过程中,导弹再次进入大气层后,风造成的扰动对导弹的射击精度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减小再入段风干扰造成的误差,利用在Simulink中建立的数字打靶平台对它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了多次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射击条件中的射程和射向进行修正来减小再入段风干扰造成的误差的方法.在数字打靶平台上的多次试验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3.
4.
5.
6.
针对弹道系数未知的弹道导弹再入段跟踪雷达测量数据滤波这类非线性强的滤波问题,提出可变多模型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逼近精度高,计算量小,适应于任意非线性模型的特点,将其作为多模型的基本滤波器;滤波算法根据各模型正确描述目标状态的概率,动态地改变多模型数量和模型参数。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提高对目标状态估计精度,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8.
针对超音速隐身飞机难以探测的问题,仿真分析了F-22飞机在不同运动特征下的动态RCS,并对其频率响应和极化响应特性做进一步的研究。首先设定飞行航迹,并考虑实际中随机抖动的影响,获取时变的雷达视线姿态角;其次应用物理光学并结合等效电磁流的方法,计算分析了飞机以不同的速度沿不同航迹飞行时的动态RCS。对于使飞机动态RCS变化最明显的运动特征,仿真计算了其在不同频段、不同极化下的动态RCS。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航迹下,飞机速度对其动态RCS的影响程度不同,且当飞机沿小航路捷径低速或者高速飞行时,其RCS值减小最为明显,利用极化响应和频率响应特性可以有效地削弱这一影响。研究成果对于超音速隐身飞机目标的预警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袤;张小宽;袁俊超;吴盛源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8,43(10):79-82
隐身飞机在实时作战环境下的飞机生存力是衡量飞机作战效能和设计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飞机生存力概率,给出飞机生存力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一个基于动态RCS序列的飞机生存力实时评估方法,仿真了隐身飞机在两种常用规避机动下的生存力概率,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以期对我国在新型隐身战机生存力的设计和综合评估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12.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弹道导弹态势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弹道导弹态势评估的特点,分析了弹道导弹的作战过程和弹道导弹主动段作战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动态贝叶斯网络用于弹道导弹态势评估的建模过程,建立了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弹道导弹态势评估模型,并依据观测到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将动态贝叶斯网络应用于弹道导弹的态势评估模型是可行的,该模型能够对飞行中的弹道导弹态势快速准确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13.
14.
15.
导弹防御系统中的雷达目标识别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评估美国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雷达识别能力为背景,分析了地基雷达识别弹道导弹目标的技术途径。根据弹道导弹目标群在飞行中段和再入段表现出的特性差异,提出了涉及目标结构特性、姿态特性以及再入特性的综合识别策略,并初步分析了各种识别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17.
从作战效率的角度,建立多层防御系统的概率模型,分析单层防御系统性能变化对整体的影响;建立目标毁伤概率模型,分析单个目标命中概率对单层防御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单层防御系统的贝努利实验模型,分析识别能力和毁伤能力对系统效能的影响.通过这些简单的概率模型,反向分析探讨了针对分层防御系统的弹道导弹突防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反导动能拦截武器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动能拦截弹在弹道导弹防御中的应用,分助推段拦截、中段拦截、末段拦截对美国发展的动能拦截武器进行了详细说明。介绍了动能拦截弹的组成,给出了动能拦截器的关键技术,对动能拦截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典型的导弹弹道仿真,通过对反导导弹的几种备选制导律进行了参数调试和数字仿真,设计了初、中制导方案,通过数字仿真给出了弹道规划,明确了允许的发射条件。同时,分析了各方案主要的制导信息误差及其影响,针对高斯噪声误差模型提出了制导信息误差指标。最终确定了较优制导方案。该方案经数字仿真验证具有较优的攻击区性能,攻击区较大、发射条件约束较为宽松,以当前的技术水平有望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