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盘点“化生放核”探测技术与装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生物、放射性及核(CBRN,简称为“化生放核”)武器统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国际社会严加禁止使用的武器。它对人类造成的身体伤害、心理冲击和环境破坏是常规武器无法企及的。当今,恐怖主义活动日趋猖獗,CBRN武器的使用有可能失控,如何防范其攻击已变得非常重要。本专题将介绍国际上先进的“化生放核”探测技术与装备、军队和民间力量携手抵御威胁的做法,以及在防“化生放核”界声名显赫的捷克防化兵。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10年,全世界恐怖活动的数量及危害程度呈递增趋势,在“9.11”事件中达到了顶峰。一系列高伤亡率的恐怖袭击事件引起各国政府与公众舆论越来越多的注意。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恐怖分子手中拥有的化学战剂、生物战剂、放射性材料以及核武器(简称 CBRN)对人们可能造成的威胁与伤害上。一个日益凸现、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化、生、放、核恐怖切实存在。  相似文献   

3.
《2008化生放核现代化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系美国国防部化生放核(CBRN)防御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宣贯CBRN防御现代他战略,指导、推动美国防部CBRN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为美联合军种.多军种和独立军种的CBRN防御需求提供全面支持,2008年7月,  相似文献   

4.
随着恐怖主义危险的凸现,世界各大国的政府与军队纷纷编织防御化学、生物、放射性、核(CBRN,以下简称“化生放核”)威胁的防护网。无论是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还是APEC会议、雅典奥运会期间,军队专业防化兵与政府紧急部门组成的联合响应力量频频亮相。可以相信,全世界范围的“化生放核”防护将呈现出军民携手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国际化生放核(CBRN)防护装备技术呈现出明显的创新、融合、综合、集成的发展趋势。不仅体现在对威胁源项防护的广谱化,更体现在多种防护思想的创新、多种防护原理的融合、多种防护技术的综合和多种防护功能的集成。它们也许还处于思想创新、原理探索、实验研究阶段,还有待生产制造水平方面的检验,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新技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代表着防护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难题的不  相似文献   

6.
针对基于雷达散射截面(RCS)规避雷达威胁的飞行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了低可探测性三维轨迹优化的求解方法.通过B样条拟合构建连续可微的RCS数据模型,结合三维飞行动力学模型,建立规避雷达威胁下的飞行运动控制模型.将轨迹优化问题描述成为最优控制问题,其中飞行姿态控制、轨迹约束、边界条件作为约束条件,以降低雷达探测概率和减少飞行时间为目标函数.运用高斯伪谱法( GPM)将连续的最优控制问题转换为离散的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证明本文方法实现了求解单基地雷达和双基地雷达探测环境中低可探测性三维轨迹优化问题,有效降低了飞行过程中的雷达探测概率和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7.
一、一体化CBRN(E)探测系统 (一)研究背景 美国7名参议员联名写信给国土安全部,“鼓励国土安全部加速发展和部署用于整个城市范围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探测、报警和应急通信系统”,并称“部署经过严格测试、性能可靠、与高容量报警系统相连的一体化传感器网络是一项关键需求”。  相似文献   

8.
倪德斌 《国防》2003,(10):23-24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总是伴随着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建立完善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积极推进我国人防向民防转变,对于应付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防向民防转变受国家利益所驱,应强化与时俱进的紧迫意识 人防作为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责是保护国家战争潜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减少因战争空袭造成的损失,保护国家安全稳定。目前,我国的国际国内  相似文献   

9.
名刊速览     
<正>《美国海军学会会报》2010年9月Vol.136/9/1,291美国海军航空兵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的航母数量和舰载机规模不断减少,如今的美国舰队规模达到了1916年以来的最低谷。2006年F-14退役后,海军航空兵的任务主要由各型F/A-18来承担,担负如此多的任务导致F/A-18加速老化,未来将出现"战机不足"。另一方面,尽管现在没有其他国家在第五代战机上对美国造成威胁,但美  相似文献   

10.
鉴于空战中威胁目标的多属性及动态变化特点,提出采用时序多属性评价方法来解决空战目标动态威胁排序问题。在建立空战威胁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熵权法确定目标属性权重,并通过指数分布法确定各时刻权重,最后综合依据威胁目标多时刻的属性信息,实现了空战动态威胁排序。仿真结果说明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威胁度评估与排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应用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提出一种对多批目标威胁度大小综合评估和排序的方法。此方法用模糊集和模糊数来定义和表述问题,应用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和模糊算法实现威胁度评估并排序,使结果更能逼近于真实的空中态势状态,有利于现代实战环境中实现作战指挥决策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空中目标的威胁值评估是指空中目标对所攻击的地(水)面目标可能造成的毁伤程度进行评价.在防空体系目标分配和火力分配中,只需确定空中目标威胁值的相对大小即可,即对空中目标进行威胁排序即对于单个要地空中目标的威胁排序.采用一种已知部分权重信息下的两阶段多属性决策方法对防空中的目标威胁进行评估,该方法将指挥员主观给出的部分权重信息和客观实际相结合,既充分利用了客观信息,又以方案的综合属性的形式进行尽可能满足指挥员的主观愿望,有效地达到两者的统一.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算例分析证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保持武器领先一步于由日益增加的致命反舰导弹造成的威胁,对确保海军在复杂沿海战场空间作战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舰艇自防御系统正在接受挑战。本文论述了美、英、法等国海军舰艇自防御系统近年来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影响空袭目标威胁排序因素的分析,针对定性与定量因素并存的情况,提出利用粗糙集理论进行威胁排序的方法.将已有决策表转化为成对比较表,利用优势属性集来推理决策规则,从而确定各目标的排序.案例表明此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空袭目标威胁排序中的如何处理不确定信息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反舰导弹航路规划的作战需求,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反舰导弹航路规划方法:构造对航路造成威胁的障碍物的外接三角形,结合导弹的性能限制,选择外接三角形的部分边作为规避该障碍的路径段,规避对航路有威胁的威胁区,进行直接以目标点为目的的搜索.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大地提高了航路规划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威胁等级判断模型在目标属性值缺失时不能进行有效判断的问题,提出利用已知数据来等比例替代未知数据的方法,并且依据模糊识别算法建立威胁判断模型。此外,分析了影响空中目标威胁判断的指标,结合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刘维  徐闰庆 《国防》2011,(9):25-26
当前,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威胁。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避免或减少各种意外损失,是军地双方共同的使命、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任务。从近年来国防动员系统参与的一系列非战争军事行动实践看,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军地联系越来越紧密、合作越来越宽泛、融合程度越来越深,需要双方以全局的观念、开放的视角、创新的思维,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统筹结合、聚优增效,切实搞好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机制的衔接,努力提高国防动员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辐射源威胁排序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多批目标所载辐射源的威胁程度进行排序来判断多批目标的相对威胁程度是作战辅助决策的一种重要方法。建立了辐射源脉冲重复频率、辐射源方位、辐射源脉冲宽度等辐射源威胁评判指标体系并提出各指标的优属度函数。利用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建立了基于不完全偏好信息的对多批目标威胁大小进行综合排序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实例证明该模型可行、有效,且便于计算。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辐射源威胁综合排序,而且适用于其它多属性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9.
联合作战条件下,指挥决策人员在海量描述战场态势的数据和信息面前往往会束手无策,无法快速作出正确的决策。贝叶斯网络模型是一种基于概率推理的网络化数学模型,能够通过一些变量的信息来获取其他的概率信息,从而解决不定性和不完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空中目标威胁估计算法,用空中威胁网络模型找到空中威胁目标各属性之间的潜在关系,并建立空中目标威胁估计算法,最后以一个实例来验证该空中目标威胁估计的计算过程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层次分析法在对潜多目标威胁度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潜艇行动隐蔽的主要特点,引入层次分析法来解决潜艇威胁度评估问题。以水面舰艇对潜作战为背景,对影响潜艇威胁度评估的六种属性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目标潜艇威胁度评估模型。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获取了六种属性的权重值,并进行实例计算演示了评估的过程。该方法可一定程度地解决对潜作战多目标威胁度评估和排序问题,提高水面舰艇对潜火力分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