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全面提升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4月12日,习主席视察文昌航天发射场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全军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官兵纷纷表示,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全面提升履行使命任务能力,为开创新时代强国强军事业新局面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2.
8月20日,在2008年海南(香港)经贸活动周期间,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海南省文昌市政府在香港正式签署《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区项目建设和土地成片开发协议》,标志着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区项目建设进入实质阶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系统正不断向云计算、大数据不断演进。本文针对当前航天发射场网络体系存在的不足,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航天发射场网络体系架构设计。同时,结合航天发射场网络体系架构现状和实际,提出了首先实现发射场中心数据处理能力云化,再逐步实现发射场装备终端云化的演进策略,最终实现无中心化的分布式网络体系架构,将为有效解决航天业务信息系统体系弹性差、体系对抗能力弱等突出问题提供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航天发射场的现状,分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发射场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研究了发射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途径和办法;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举措,并分析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要处理好的4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研制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新建文昌航天发射场,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着眼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标志着我国进入太空空间的能力大幅提升。——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长七首飞圆满成功的贺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新火箭首发成功、新发射场初战告捷,中国航天事业开始了"新的长征"——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空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战争行动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目的,太空快速响应发射已成为重要的解决手段。总结传统航天发射场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太空快速响应活动对航天发射场的需求,从发射场建设需求体系、发射场测试能力推进、发射场改造和补充建设、天地一体测控通信体系、快速机动发射模式等提出了发射场建设发展途径,为满足太空快速响应发射场系统建设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门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作出批示,给予航天战线广大科技工作者极大的鼓舞。首个"中国航天日"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航天日期间,媒体开展了异彩纷呈的宣传报道,各地举办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营造了关注航天成就、弘扬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识、推动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设立"中国航天日",是为了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少先队员与载人航天面对面活动在海南文昌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先队员代表、辅导员老师等120余人走进文昌航天发射场参观体验。本次活动由全国少工委主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协办,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福建省少工委、海南省少工委、航天科工二院208所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先队员代表通过聆听院士科普讲座、制作火箭模型、观摩火箭发射等活动近距离感受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9.
正6月25日20时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6月26日15时41分,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升空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安全着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实现了"成功首飞"的预定目标,为后续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发射,旨在验证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设计正确性和各项性能指标,考核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系统执行任务能力,检验工程相关系统间的协调性和匹配性。同时,长征七号火箭搭载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等载荷,将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0次飞行。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杨利伟颁发奖章和证书。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3日,我国最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成为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重大工程,创新难点多、技术跨度大、复杂程度高,集中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努力和成果,对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向火星进发     
正2020年7月23日,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火箭直冲云霄,搭载着"天问一号",冲出地球。漫漫征途令人期待,希望这位探险者承载着加深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探测任务,能够带来更多鼓舞人心的科学发现。祝愿一路顺利!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安全运抵海南文昌清澜港。火箭完成一系列装配和测试工作后,将择机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实施发射任务。由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所属远望21号、22号船组成的火箭运输船队于10月22日从天津港启航,经过5昼夜航行,经受住了复杂海况环境考验,安全抵  相似文献   

14.
嗜熟唯一(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丫磨河(总装备部副部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纂柔恩杰(国家航天局局长、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载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赵军沈荣骏(中国载人航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原总设计师)九冬丈国载人航天工程黄春平研刘竹生(中国载人航天_工程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徐克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原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院长)(’神舟”一号至三号期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  相似文献   

15.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10月16日清晨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打去电话,祝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江泽民说,欣闻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感到非常高兴和振奋。首先,我向参加工程研制、建设和试验的全体同  相似文献   

16.
<正>2月7日,海南省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战略支援部队共同举办的海南航天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议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航天强国的要求,深入探讨海南如何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发挥生态、地理和政策优势,推动航天与旅游、文化、教育等行业融合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对外开放、军民融合的海南国际航天城。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海南省省长刘赐贵、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张克  相似文献   

17.
在载人航天发射场, 有许多肩挑重担的“夫妻兵”。他们从事着世人关注的工作,过着平常人的生活。从他们平实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航天人的悲与欢、追求与梦想。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4月24日,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五年之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从碧海蓝天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腾空而起,将我国目前为止最重的航天器——"天和"号核心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空间站建设大幕由此拉开,中国迈入了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19.
太空漫步神州庆,载人航天谱新篇。11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学习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发图强、拼搏奉献,努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11月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杨利伟颁发奖章和证书。 胡锦涛强调,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