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政速读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10月25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前,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会见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同志和志愿军英模代表。  相似文献   

2.
陈震 《军事历史》2004,(3):73-74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形成对峙局面。至1952年底,美、伪军已被歼78万余人,损伤飞机7800余架。但敌人不甘心失败,自恃其所谓军事优势,蓄意拖延在板门店的停战谈判。志愿军首长指示,为迫使敌人恢复谈判,我志愿军第一线部队必须积极实施反击作战,大量歼灭敌人。反击作战,大量歼灭敌人根据志愿军总部的指示,我第23军于1953年元旦,由朝鲜东海岸调整到前线接替第38军防御阵地。从3月初开始,我军陆续对敌前沿阵地进行反击作战,把斗争焦点推向敌军前沿。3月23日晚,我友邻第46军反击…  相似文献   

3.
2000年 10月 26日,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和中国中共党史学会联合召开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50周年学术座谈会。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原志愿军老同志,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当代中国研究所、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同志和部分专家学者。   会议由军事科学院军史部林登泉部长主持。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志愿军老同志、原军科军史部主任孟照辉,中央党校教授宫力,志愿军老同志、原军科战役战术部主任杨凤安,…  相似文献   

4.
迂回是运动战中的基本作战方法,是实现歼灭敌有生力量的有效手段.迂回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着战役战斗的成败.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阶段的第一、第二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积极实施迂回,断敌退路,取得了重大战果.第三、第四次战役中,"联合国军"在防御作战中实施有计划的撤退,在进攻作战中使用直线平推战术,使志愿军无法通过迂回大量歼敌.第五次战役中,"联合国军"趁志愿军楔入纵深过远,穿插迂回至志愿军后方,企图切断志愿军交通线;志愿军则积极组织阻击,遏制了"联合国军"的进攻.运动战阶段的一系列迂回作战,使志愿军在战术上获得了与强敌作战的宝贵经验,人民军队运动战战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合围,是歼灭敌人重兵集团的有效作战样式之一。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在对敌总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通过一个一个的战役合围,圆满完成了就地歼灭敌人的战略任务。这几次合围作战,对不同情况的敌人采用不同的合围样式,在目标选择和兵力部署上,都有不同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敌人密集割裂合围敌人徐州集团的兵力部署是点线相连,一处受击,多方支援,增援不成,收缩一团。毛泽东同志在审定粟裕等同志关于淮海战役计划的建议时,针对上述敌军态势,部署了战略包围,同时也精心设计了第一个战役  相似文献   

6.
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利用敌人完全没有料到的突然性”,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分别于1950年11月5日和12月24日取得了第一和第二次战役的重大胜利,狠狠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美国不少高级将领、官员和舆论界,在作战总结、回忆录和报刊文章中,都谈及此事。从他们的言论里可以看出,在现代战争中,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达成战役的突然性,是夺取战场主动权和震撼敌人的关键一环。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贵州省都匀地区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200多名志愿军老战士,10月25日汇集匀城召开座谈会,回顾当年的战斗历程,畅谈建国以来的大好形势。 激励后代,昭示后人。这些已花甲之年的老志愿军  相似文献   

8.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之所以能够战胜拥有现代化优势装备和技术的强大敌人,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好地发扬了军事民主。广泛开展军事民主,成为志愿军"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的重要手段,贯穿了志愿军作战的各方面、全过程,达成了思想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紧密契合。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开展军事民主工作的经验,对于当今推进我军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仍是宝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
褚杨  黄彦辉 《军事史林》2021,(10):30-36
1952年5月7日,志愿军坦克第3团经过侦察和周密策划,出动1连10辆T34/85坦克和5连4辆122mm自行火炮,对美军母孝洞榴弹炮阵地,实施预先隐蔽接近,突然发起高密度轰击,彻底毁灭了美军这个重炮阵地.此次歼灭战中,志愿军坦克部队运用了"超越射击"的方法,以己之短克敌之长,以零伤亡全歼敌人,实现了"山猫吃老虎"的壮举,是志愿军以坦克为独立作战主体出击全胜的一个经典战例.  相似文献   

10.
1953年5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发动了夏季进攻战役,这次作战曾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困难。主要是:进攻之前的战术准备问题;各兵种在进攻作战中的协同问题;如何保证在冲击出发地区预先潜伏突击力量,以避开敌人猛烈的火力拦阻问题;如何巩固新占领的阵地,展开反复争夺问题;如何在敌人构成完整防御体系的战术纵深内,进行穿插渗透作战,分割包围敌人的问题;等等。为了保证这次作战的胜利,志愿军各参战  相似文献   

11.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志愿军空军先后参战的有歼击航空兵师十个、轰炸航空兵师两个(未含待命参战的三个师),共战斗出动2,457批,26,491架次。志愿军空军的航空兵部队和地面防空部队在两年另八个月的作战中,共击落击伤敌机2,347架,其中击落749架,击伤1,598架,削弱了敌军的空中优势,保卫了我方的重要目标及交通线,有力地配合了地面部队的战役战斗行动。志愿军空军涌现出特等功臣16名,一等功臣68名,其中21名获得英雄,模范的光荣称号。朝鲜战争开始时,敌人共投入作战飞机1,100余架,1952年增加到1,400余架,到1953年停战前增加到1,500架左右。开始,敌主要使用的是美国F 84、F80以及F-51等战术战斗机,后来陆续投入了新式的F-86作战飞机。我志愿军空军是一支年轻的队伍。飞行人员在米格-15喷气式飞机上平均只飞行20个小时左右,有的  相似文献   

12.
主席"家宴"牡丹峰1952年底,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奉令归国。42军是1950年10月第一批赴朝鲜参战的4个军之一,先后参加了运动战阶段的5次战役和阵地战阶段的防御作战。我军因战功卓著,多次受到了中央军委和志愿军党委的嘉奖,还受到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的赞赏和嘉奖。归国前,金日成专门设"家宴"为我军领导送行。作为42军军长,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家宴,其感人场面令人终身难忘。1952年11月28日深夜12点,志愿军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来电话说:"金日成同志来电话,要请你们军的几位首长赴宴,为你们饯行。时间是明天上午10点,地点在金日成主席办公地点牡丹峰。"为此,志愿军首长指示我们:要提前半小时到达;要着装整洁,要严肃、有礼貌;要感谢朝鲜党、政府、人民军和人民给予志愿军特别是42军的支援;要强调金  相似文献   

13.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首次使用喷气式飞机同侵朝美国空军进行了大规模作战。从1950年12月至1953年7月,志愿军空军胜利地完成了实战锻炼、掩护交通运输、保卫重要目标和间接支援地面军队的作战任务,取得了击落敌机三百三十架、击伤敌机九十五架的战绩,并涌现出三百多个获得荣誉称号和立了战功的集体,八千多名英雄、模范、功臣人物,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我国空军战史上谱写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辉篇章。革命英雄主义,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和战胜敌人的法宝。志愿军空军的战斗实践证明,有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和压倒一切敌人。因此,学习和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于加强我们人民空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抗美援朝战争中,邓华作为志愿军党委副书记和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协助彭德怀指挥作战。邓华在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期间,进行了符合实际的、具有创造性的战争指导。在战争后期,中央军委提出了"持久作战、积极防御"战略方针,邓华对此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并在战争实践中加以贯彻,从而加速了战争胜利的进程,也留下很多关于作战指导的报告和经验总结,对于研究抗美援朝战争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5):70-70
二战版“夺占马岛” 1941年9月26日,阿根廷海军拟定一份进攻马岛的作战计划,企图“利用大英帝国忙于二战国际战场、资源捉襟见肘之有利时机,”一举夺占马岛。这份长达34页的作战计划详细规划了每个作战细节,但因为是要运用陆军的联合行动,  相似文献   

16.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炮兵与步兵密切协同,发挥了整体优势,对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在运动战和阵地战步炮的协同指挥、组织实施等,得出4点启示:(一)树立诸兵种协同作战的思想;(二)树立炮兵为步兵服务的思想;(三)计划性、组织性、科学性是保障诸兵种协同作战的关键;(四)要从组织指挥体制上解决步炮指挥问题。  相似文献   

17.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政府迅速作出反应,组建东北边防军,面对"联合国军"的大举北犯,中共中央决定出兵援朝,彭德怀率志愿军出国作战。实践证明,当年中共中央出兵援朝的决策是正确的,毛泽东在这一决策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今天,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军事学说强调优先保障战争的高速展开,不给敌人计划和组织相应防御行动的时间,不给敌人实施救援的时间,因此,能够支持部队在夜间发起进攻行动的夜视技术装备的地位和作用自然与日俱增。夜视技术装备对组织航空兵实施全天候作战行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航空兵则是现代战争中主要的攻击力量。这些技术装备可以保障部队能够在全天24小时任何时候作战,这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得到了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1953年,正当朝鲜停战谈判将要达成协议之际,南朝鲜李承晚反动集团却蓄意破坏战俘遣返协议,疯狂叫嚷“单独干”、“向北进”、“一定要实现统一的目标”等。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促进停战谈判,争取对我有利态势,我志愿军总部决定在金城以南地区发起夏季攻势第三次进攻作战。7月13日21时,我志愿军金城前线西集团第68军第203师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向金城西南伪首都师第1团阵地发起进攻,与敌激战至14日8时,全歼该团及敌另外一些部队,俘敌九百余人,毙伤敌三千余人,胜利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20.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人民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取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国内外当事人关于这场战争的回忆文章和著作较多,但对志愿军出国前有关战争准备的回忆资料却较为鲜见。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吴瑞林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1950年10月8日改称志愿军第42军)军长,指导了该军出国作战的准备工作,参加了一系列相关的军事会议。其子吴继云将他有关这方面的遗作整理出来,以飨读者。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