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1984总目录理论与设计 期 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有关问题的探讨邹宇1983.1 俯冲轰炸精度的算法 曹登麟1983.1 火控备用计算机 甘恒裕1983。1 舰用作战指挥与武器控制系系统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董志荣1983。2 舰用指控系统发展探讨 宋则喜1983一2 CCIP.CCRP瞄准原理及其在水平轰炸中的实现杨治淡1983。2 瞄准系统精度分析的基本概念 羊克明1983.2 非水平俯冲拉起轰炸中用的目标标记的定位祝梁生1983.3 火控系统座标系间相互转换中的过渡矩阵杨嗣隆等1983.3 准直光学系统的构角分析 潘炳国1983.3 潜艇鱼雷指挥仪中的初距 误差判断…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均匀准直光,设计了一种LED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由一个全内反射(TIR)透镜和一个自由曲面透镜组成,可以用于水下光通信和水下成像系统的照明。其中,TIR透镜入射曲面将LED发出的球面波准直为平面波然后使之均匀分布;自由曲面透镜将均匀分布的光线转换为平面波。同时,设计了三种不同出射光斑直径的光学系统。经仿真实验表明:该光学系统可以实现大于0.76的均匀度和89%的出射光效(TOE)。为了保持较高的均匀性和出射光效,自由曲面透镜的半径不应小于TIR透镜。  相似文献   

3.
用于导航、攻击等目的的机载显示器,常常采用准直原理的光学系统。如何评价这类光学仪器的光学质量?如何控制准直光学系统的残留象差?本文旨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作者从仪器的使用要求出发,分析了显示精度与视差的概念内涵,视差与像差的关系,选择了视差标准对准直光学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并示例计算了典型机载显示器的理论视差。  相似文献   

4.
针对紫外通信系统收发分离方式给系统灵活性、可靠性带来较大不利影响的问题,采用折反式结构,设计了大视场角、收发一体化光学系统,用于紫外通信。根据紫外通信系统性能要求,提出了光学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利用光学软件ZEMAX进行了设计与优化,结果表明:当系统工作波段为265~270nm时,中心波长为266nm,接收光学系统焦距为10mm时,系统可实现360°×(5°~20°)接收,发射光学系统能够实现5×准直扩束,系统总长246.8mm,能满足主要设计指标要求,实现了收发光学系统一体化。该系统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既可以满足紫外通信系统大视场的要求,也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机动灵活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研制过程及发展概况目视目标截获系统是间接确定瞄准线方向的头盔显示/瞄准系统。间接确定瞄准线方向的技术是1963年提出的。此后,开始了硬件研制。1966年进行了第一台头盔显示/瞄准装置的飞行试验。最初和后来进行的一些重要试验有:①瞄准与跟踪能力的验证;②伺服光学系统对空地目标的跟踪;③响尾蛇导弹光电导引头的跟踪/高过载空对地攻击;④空地侦察;⑤30mm 射击机炮和40mm 榴弹发射器;⑥实验  相似文献   

6.
P56火控系统中的半自动跟踪系统具有两种基本工作状态。本文主要分析这两种状态——捕捉跟踪状态和瞄准射击状态下的系统动态特性,并给出其简化结构动态响应的仿真结果。另外,还讨论了表征该半自动跟踪系统特性的重要参数——操纵杆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NTS 夜间目标瞄准系统夜间目标瞄准系统(NTS)是一种机载武器控制系统(WCS),它是由以色列塔曼姆精密仪表公司(Tamam)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和以色列空军研制的,是现在 AH-1S「眼镜蛇」(Cobra)和 AH-1W「超眼镜蛇」(Super Cobra)直升机上使用的 M-65/L 和 M-65武器控制系统的改进型号。王要改进是:增加了「海尔法」(Hellfire)和「陶」(TOW)导弹、2.75英寸(69.85毫米)火箭及20毫米机炮的夜间发射瞄准能力;大大提高了系统在白天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些无法补偿舰艇摇摆的舰炮炮位半自动瞄准系统,稍加改造,采用一种结构简单,极易实现的开环稳定瞄准系统,在对海作战中可以获得较好的稳定效果。本文叙述了这种稳定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了补偿效果;并介绍了工程上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能对目标进行协调跟踪瞄准的轰炸瞄准系统,要比一般的视准式瞄准系统(例如一些歼击机、强击机的射击和轰炸瞄准兼用的瞄准系统)优越。因为前者可以通过协调修正风对炸弹运动的影响,而使轰炸准确度显著提高。当轰炸瞄准时的飞行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小发散角的矩形光束,首先设计了一种LED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由一个透镜和一个反射器组成,可以用于船舶航行时的远距离可见光引导。其中,透镜完成横向光束的准直以及部分纵向光束的发散角压缩,反射器完成剩余纵向方向光束发散角的压缩。然后,对反射器的光线反射方式进行了改进,获得了更好的发散角压缩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光学系统可以实现横向发散角为3°,且纵向发散角可以是不同小角度的矩形光束,当纵向发散角为10°时,出射光效达到82.8%。  相似文献   

11.
在设计航空光学瞄准具光学系统时,除保证光学传动比和一定的外形尺寸要求外,还应满足所给定的战术条件及对视差提出的要求。因为在航空光学瞄准具中,视差是影响瞄准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视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炮发射时炮振给瞄准带来的散布问题,考虑了弹丸的散布精度,进行了弹着散布实验,在直角坐标系内对外弹道进行了仿真,将散布半数必中圆和弹丸外弹道相结合,得到弹丸随距离变化而改变的攻击散布区,并在此基础上对示迹线瞄准作出了改进,提出了示迹线攻击区.通过仿真表明,改进后的瞄准方法可以形成有效的瞄准区域,提高瞄准射击范围,从而增大瞄准射击机会和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一个实例分析了现有瞄准线独立控制系统的原理及特点 ,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该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瞄准线独立控制系统普遍存在的瞄准线动态偏移问题。采用 MATL AB/ SIMU L NK对改进前后两种瞄准线独立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 ,其结果验证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保定供电局武装部在组织民兵半自动步枪第一练习射击训练中,采取了缩短距离瞄小靶的训练方法。开始,他们将靶子缩小10倍,在10米距离上练瞄准;后来,把靶子放大到实靶的1/2.在50米的距离上练习。整个射击预习是在60米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来进行瞄准镜下反稳像偏差检测的新方法.利用特制的分划板来检测目标和背景,实时给出了瞄准镜下反稳像偏差的检测结果,提高了检测的质量和效率,对改进坦克观瞄系统参数的测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供类似光学系统中定轴偏差检测借鉴.  相似文献   

16.
依据"杀伤链"思路和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预警机ESM无源定位精度对"杀伤链"中反辐射攻击效能的影响。其中主要分析了预警机ESM无源定位精度对反辐射导弹导引头目标截获概率、攻击机火控瞄准成功概率和反辐射攻击单发杀伤效能的影响。在假设参数的条件下,对其影响结果进行了估算和仿真。最后,得到了预警机ESM无源定位精度对反辐射攻击效能影响的结论,提出了如何提高系统攻击效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火控文摘     
配有光学观测和瞄准系统的射击指挥仪,由瞄准手起动之后,即可在潜望镜里对车长指定的目标进行观测和瞄准。坦克车厢被内壁2分成乘员室3和动力室4。乘员包括:驾驶员5,在前面;车长7和瞄准手8,在炮塔底座内。车长和瞄准手每人有一个潜望镜17、18,一个监视器19、20和一个瞄准手柄21、22。炮塔6可借助轴承9进一方位转动。它可用一个顶板11封闭起来,顶板上固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半实物仿真方法研究了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作战有效性和工程实现的可行性。文中给出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的硬件结构和仿真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可以减少瞄准过程时间,增加可射击时间,提高瞄准精度和系统稳定性,扩大攻击范围(全向攻击),减轻飞行员工作负担,提高载机生存力。因而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航空火力控制新概念。实验也表明工程实现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论述平视显示器光学系统的构造原理和设计方案。作为示例的方案由5片透镜和3片(半)反射镜组成,具有1/1的相对孔径、100mm 的焦距和25°的总视场,并具有备用标线显示光路。这种方案业经试制、装配平显整机,通过了地面测试、空中试飞和部级鉴定。  相似文献   

20.
光电系统瞄准线瞄准目标后,需根据工况以小于0.15 mil/s的角速率精确控制。但由于车辆快速移动时会存在摇摆、颠簸情况,导致系统瞄准线动态瞄准难。针对系统瞄准控制要求,分析了车载光电瞄准控制原理及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PGA的车载光电瞄准控制非线性修正的实现方案,并设计了实用的修正电路,实现了瞄准过程控制。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