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军嫂,她默默支持丈夫的军旅事业"我热爱部队,所以我当了一名军人;我热爱部队,所以我选择一名军人丈夫;我热爱部队,所以我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这是刘洪兰与人聊天时经常说的话。1992年,经人介绍,刘洪兰与方明  相似文献   

2.
她平凡得像一朵山茶花,朴实无华。她是一名军嫂,结婚20多年,分居近12年之久,随军到部队以后,她心系丈夫国防事业,心向绿色军营,任劳任怨挑起家庭重担,全心支持丈夫工作。甘心当好家庭的贤内助,成为战士的“知心人”。她就是黑龙江省某预备役高炮团政治委员朱连春同志的家属边芳。  相似文献   

3.
当她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模范烈属”的光荣称号时,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的丈夫原是南京陆军学校的教员。为了支持丈夫安心工作,她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挑起了家务的重担。在她的全力支持下,丈夫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嘉奖。1984年,丈夫因病去世。当时,儿子正战斗在老山前线。她没有把这  相似文献   

4.
情系国防     
她把全部青春献给了丈夫所从事的国防事业,已连续9年被县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她,就是河北省三河县计划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俊华。赵俊华,今年42岁,丈夫华长江  相似文献   

5.
感念古诗词     
当 经历了 1 6年两地分居的生活 ,丈夫终于痛下决心作出让我随军的决定时 ,透过镜片 ,我看到了他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多年来 ,我们忍受着聚少离多的相思之苦 ,在丈夫的支持和鼓励下 ,我用心血和汗水精心营造出一份令人羡慕的事业。我知道丈夫作出这个决定是不容易的 ,因为他明白 ,这个决定 ,将让我放弃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和优越的城市生活 ,并让已不年轻的我 ,再去面对一个新的开始。但我深深地理解丈夫 ,他爱海、爱舰、爱他的事业胜过一切。一位心理学家曾讲过 :给丈夫幸福、成功 ,也许是女人最有价值的终生职业。于是 ,我告别了年迈多…  相似文献   

6.
北峪村有个好军嫂,为支持丈夫服役,16年如一日精心照料丈夫家的3位病重老人和3个先天性痴呆的兄弟,夫妻分别成为部队功臣和地方模范,受到团中央和全国妇联领导接见……这个寻常故事在河南省西峡县传为美谈。 爱的力量让她无所顾忌,毅然走进“苦难家庭” 1988年春,在空军某部当兵的王益探亲时与本村姑娘张荣产生了爱情,张荣特别喜欢这个诚实有为的年轻士兵。张荣父  相似文献   

7.
绿色情缘     
吴志伟 《政工学刊》2002,(12):64-64
1972年 ,1 9岁的林楠成了一个令人羡慕的部队文工团团员。 1 978年 ,林楠退伍 ,分到省电台工作。 1 980年“八一”建军节 ,她成了一名军人的妻子。1 996年 ,正当林楠细心地照顾年迈的婆婆 ,无怨无悔地支持着丈夫奉献国防 ,耐心地教育着儿子 ,尽情地享受工作的快乐时 ,生活向她开了个不小的玩笑。“胃癌”———这个令人震憾、令人听后毛骨悚然的疾病出现在她的身上。经过手术 ,她的胃切除了五分之四。从此 ,林楠成了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婆婆把她当成了“婴儿” ,儿子也变成了“妈妈” ,丈夫转业回到地方 ,为的是能多陪陪她。林楠决定迎接人…  相似文献   

8.
军嫂大家庭     
黑龙江省军区某部的几十位军嫂来自祖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有教师、法官、会计师、工程师、警察等各种职业能人。她们为了支持丈夫的戍边事业.随军来到北国边防,在做好丈夫的后勤保障工作之余还组成军嫂为兵服务队,下到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双拥”工作表彰大会上,一位美丽的军嫂向与会者介绍了自已婚后19年,历尽艰辛,不改初衷、坚持把对军人深深的理解和崇高的敬意化作对丈夫国防事业无怨无悔的支持,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执著地为丈夫撑起一片晴朗天空的感人事迹,与会军地领导无不感动落泪,代表们用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表达了对这位军嫂的崇高敬意、她,就是曾被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全国妇联评为“全国百名好军嫂”,葫芦岛军分区后勤部部长黄开军的妻子——李红。  相似文献   

10.
四川达县人武部政委杨利权的妻子谢淑芳,结婚21年来,为支持丈夫的工作,默默无闻地站在丈夫的身后,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融入国防事业之中,连续五年被原达川地区行署评为先进工作者。 谢淑芳和杨利权是1980年结婚的。婚后他们一直分居两地,生活出现了很多困难。虽然如此,谢淑芳总是有难不畏难,有苦不言苦,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她,平凡得就像一株山桃花,朴实无华地绽开,默默无闻地坚守。结婚20年,有近15年的时间与丈夫两地分居,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面对分娩时病痛的折磨,她直面死神的考验;当丈夫在前线浴血奋战,她成为丈夫坚强的后盾,激励丈夫一线建功,献身边防。她,就是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人武部政委谭金海的妻子王芸。  相似文献   

12.
2012年5月13日,对于空降兵某炮兵团干部家属何英来说,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是何英生命中的第一个母亲节。初为人母的她,给远在外地参加基地化训练的丈夫刘庆华写了一封简短的家书。这封家书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信中流露出她初为人母的喜悦和苦楚,也表达了对丈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天晴的日子,在贵州省天柱县兰田镇街头,总会见到一个中年妇女用小推车推着一个四肢肌肉严重萎缩的男人在转悠。女人是男人的妻子,叫杨桂贞。1976年冬,她与丈夫杨广煜携手走进婚姻殿堂。1977年冬,她就鼓励丈夫报名参军。1979年在南疆自卫反击战中,他光荣负伤,被确诊为第五颈椎中枢神经断裂,从此瘫痪在床。那年,她去云南看到了分别两年多的丈夫,他躺在病床一动也不能动。她说着,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四天四夜,杨桂贞吃不下睡不着,她不敢在丈夫面前流露出哪怕一丁点难过,眼泪只有在黑夜里一个人慢慢体味。丈夫瘫痪后,不愿拖累她多次劝她改嫁。杨桂贞拉着丈夫的手坚定地说:广煜,你才26岁,我不能让  相似文献   

14.
主人公简介:陈一暴,现就读于河北省沧州市一中。她先后获得第五届中国“好儿童”、第七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河北省“绿色小卫士”、沧州市第五届“十佳百星青少年标兵”等光荣称号。8年前,年仅10岁的她,为了表达中国少先队员支持北京申奥的愿望,给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写了一封信。萨马兰奇热情地回了信并给她寄来签名照片和奥运标志,对她热心支持奥运事业表示感谢。从此,这个女孩便与北京奥运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3月,她被评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相似文献   

15.
走近李香子,让记者颇感意外。因为我们很难将这位容颜俏丽、身形瘦弱、少言寡语的年轻女性与照顾4位老人、一个孩子,独自挑战人生风雨的人联系在一起。然而这却是事实。就是这位朝鲜族军嫂,为了支持丈夫安心国防事业,用自己柔弱的双肩,独自承载起两个家庭的承担,自己也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她把朝鲜族女性勤劳勇敢、贤淑善良的品格演绎得那样完美,让我们不能不油然而生敬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患白血病的丈夫,生活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她,以一个善良女人对丈夫深沉的爱,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家庭的重担。为了丈夫,她四处求医;为了丈夫,她倾家荡产;为了丈夫,她日夜操劳……终于,丈夫的病情得到了缓解,这一天,她泪如雨下。  相似文献   

17.
正出门饺子进门面,是北方人的讲究,希望出门的人早早归采,来人能够久久长住。每当丈夫出海,张萍总会提前包很多饺子让丈夫带到舰上她说,要把对丈夫的思念和爱都包进饺子里。军嫂档案:张萍,海军东海舰队马鞍山舰政委石志斌的妻子,在丈夫两次护航期间,母亲因医疗事故瘫痪,女儿不慎脚踝骨扭伤,她都没有告诉丈夫,一个人默默承担,支持丈夫安心护航。丈夫航迹:石志斌先后参加第四批、第八批护航任务,历时365天,执行了接护"源祥"轮、千里驰援"富城"轮、对多哥籍叙利亚商船"哈  相似文献   

18.
赵楠 《中国民兵》2008,(3):58-59
这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叫黄素英,她的病残丈夫叫杨明清,是一名退伍军人。当笔者得知这个令人感慨万分的爱情敝事后,想通过对她的采访解开心中的谜团。于是,头顶着暖暖的冬阳,笔者走进了这个偏远的山村,耳闻目睹了这个女人背后不平凡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9.
“你放心走吧!家里的事有我呢,只要我活着,就不会离开这个家!”这是60年前她送丈夫参军时许下的承诺。两年后,丈夫在一次战斗中牺牲。当时只有21岁的她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家庭重担,任劳任怨,不离不弃,六十年如一日,照顾和抚养了婆家前后四代人。她参加过妇救会,搞生产、支前线、济贫困、救危难,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六十载的日月星辰见证了她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怀,这位深明大义、爱国爱家的老人就是河北省元氏县后仙村81岁的烈士遗孀张秀妮。  相似文献   

20.
公婆夸她是好媳妇,丈夫夸她是通情达理的好妻子,部队干部战士夸她是军人的好妻子。她就是浙江湖州市全仁乡白水河村一位普通农家女,名叫董根美,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情和爱支持丈夫服役。1982年,董根美的爱人董水根参军入伍,留给董根美的是,1位白发苍苍的老祖母,2位年老多病的公婆,1位老叔叔和1个年幼的弟弟,还有4亩多的责任田。打那以后,董根美用她那瘦弱的身躯,艰难地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在“夏收夏种”期间,为了不误农时,她每天早出工、晚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