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首届中国近代军事史学术讨论会于去年在中国军事科学院的揭幕,这是一件创举,也是军队和地方近代史研究工作者的第一次正式集会。在进一步开展近代军事历史研究之际,我提一点建议,就是搜集和整理中国近代军事史的资料。建国以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这和中国史学会编纂的《中国近  相似文献   

2.
从1986年底首届中国近代军事史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和中国近代军事史学会的成立以来,1987年中国近代军事史的研究呈现出新的局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报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梁巨祥主编的第一部综合性的《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简称《论文集》),收入了40多篇论文。基本反映了当前中国近代军事史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概览》(张一文、刘庆、皮明勇编著,以下简称《概览)))是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术研究指南丛书》中的一册。全书共六章2口万字,是一部集学术性、资抖性和实用性于一休的著作。《概览》论述了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的有关理论和学术问题,并阐明自已的见解。编者主张将中国近代统治阶级的军事活劝作为中国近代军事史研完的主线,以保持近代军事活动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军事史,按照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其时限界定为1840年至1949年期间。这一阶段,中华大地上充满着外来的侵略和内部的争斗,战争无时无有,无处无有;各类军事力量纷纷登上战争舞台,扮演着各种角色,构成了一幅幅万花筒般的场景。这就为中国近代军事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建国以来,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就是在这样一种厚实的平台上起步的。从学术研究的层面上看,大抵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10月建国之后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这一阶段主要以史料整理为主,其成果突出表现为一大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战史…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三年三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辽宁大学张玉田、陈崇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省军区王献中、王占国等合作编著的《中国近代军事史》一书,是我国解放后第一部中国近代军事通史专著。全书共四十万字,叙述了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至一九二八年北洋军阀覆灭近九十年间的中国军事史。作者既注意吸取前人的学术成果,又力求体现自己的研究特色,尤其对近代军事史的研究对象、主要线索、层次结构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若干有关近代军事史研究体系的见解,受到了学术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第二届中国近代军事史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在上海空军政治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内外近百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围绕中国近代军队建设和近代军事思想两个中心议题,进行讨论交流,以利把  相似文献   

7.
第三届中国近代军事史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武汉军事经济学院召开。会议围绕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广泛交流。1、关于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学科建设问题。与会者认为,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是中国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更为深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军事史研究成果主要有:林则徐“以守为攻以远待劳”防御思想讲长期以来史学界评价甚高,称之为“积极防御思想”,或“积极的海防战略思想。”有的作者指出不同意见,认为林则徐这里提出的防御思想,仅仅是‘做役防御”、或者是“战斗防御”,而决无全局的“战略防御”之意。这不是一种“积极防御”思想,事实上它仅是一种保守的“守主型”海疆口岸防御思想。当然,这一思想较之同时期的其他封疆大吏的防御思想大大地进了一步,是中国近代国防建设思想上的一次突破,其历史地位和…  相似文献   

9.
1986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由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军事博物馆、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编辑部、空军政治学院、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上海历史学会等单位,发起并召开了首届“中国近代军事史学术讨论会”。与会的专家学者一百余人,提交大会的论文共七十余篇。围绕1840年至1949年军事史的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比较集中的议题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军事史学界对中国近现代军事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亦称军事史发展的主线)问题的讨论比较多,且分歧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代表性的意见:一,主张以战争发展为基本线索(参见牛俊法《论中国近代军事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阶段性》,余子道《略论中国现代军事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均载梁巨祥主编的《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二,主张以军事力量和国防设施的重大变化为基本线索(参见舒翼《中国近代军事史分期之浅见》,同上书);三,主张以军制和军队装备的发展过程为基本线索(参见沈渭滨《中国近代军事史的研究对象与分期》,同上书);四,主张以战争和军队的发展过程作为基本线索(参见高锐主编的《中国军事史略》,张玉田、陈崇桥主编的《中国近代军事史》).对于中国近现代军事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讨论,涉及到中国近现代军事史学科体系确立的大问题,完全有必要作深入广泛的讨论,以求军事史学界早日达成共识.有鉴于此,笔者略陈浅见,祈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军事史第三届学术讨论会于10月28日——11月2日在武汉军事经济学院召开。这次会议的重点议题是探讨中国近代军事经济问题。出席代表共70多人。现将会议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金秋十月,第三届中国近代军事史学术讨论会在军事经济学院召开。这次会议在古为今用的思想指导下,力求从军事与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中,探索中国近代军事经济演变的客观规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防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教训。与会代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了讨论: 一、中国近代军事经济思想与会代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集中在晚清军事经济思想的演变和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两个方面。 1840年的鸦片战争,促使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的改革派,持经世致用之学为理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军事史的研究是中国军事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解放战争军事史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二十多年来 ,共出版了通史性著作 30余部 ,阶段性研究成果 4 0余部 ,发表的论文约 30 0篇 ,此外还编辑、整理了一大批档案文献资料 ,为以后的学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石。本文仅就二十来学术界对解放战争军事史专题研究状况作一概略的勾勒。关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上下限新见关于上限 ,史学界大致有两种说法 :第一 ,从 1 94 5年 8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开始 ;第二 ,从 1 94 6年 6月 2 6日国民…  相似文献   

14.
施渡桥先生的论文集《晚清军事变革研究》于今年 1月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部著作虽然只选用了作者发表在《军事历史研究》等刊物上 40多篇学术论文中的 2 0篇 ,却已鲜明地反映了作者在推动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方面所做出的特殊贡献 ,是一部有新意、有深度、有特色的军事史著作。该书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研究中国近代军事史起到了开创性和启示性的作用1 985年 ,渡桥先生与张一文同志研究后 ,执笔撰写了《在民族危亡中发展进步的中国近代军事》和《试论晚清军事发展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军事史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14—18日在上海空军政治学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空军指挥学院、后勤学院、空军政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社联、上海历史研究所等军内外50多个单位近百名代表,围绕中国近代军队建设、近代军事思想两个中心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现将会议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厚积薄发 游刃有余──评《太平天国军事史》舒翼张一文同志的新著《太平天国军事史》,作为太平天国史丛书的一种,最近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刊行。这是他深钻太平天国军事历史二十春秋的结晶。可以预计,此书对于深入开展太平天国史研究,以至探索近代中国军事历史的嬗递变...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中国历史上反抗外国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因此,对抗日战争军事史的研究从战争一结束就开始进行了.据不完全统计,二十多年来,出版有关抗战军事方面的著作约200多种,发表论文有3000余篇,出版文献资料约60余册,文献档案专题汇编约100多种,召开了近百次的学术研讨会,还出现了有关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学术团体和刊物.在二十多年的研究中涌现了许多上乘之作,体现了方向广、层次多、跨度大、体裁杂的特点.本文仅通过众多的研究成果,对抗日战争军事史所涵盖的主要专题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的80年,经历了太平天国革命、捻军起义、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以及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内外战争。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军队建设、武器装备、军事人物及学术思想等,是军事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把中国历史粗略地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段,近代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近代军事不但是古代军事的延续,而且是现代军事的根基。近代中国既有丰富的军事历史素材,从军事学和历史学的结合上进行科学的综合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中国近  相似文献   

19.
在近几年的中国近代军事史的研究中,有关近代战争、军队建设、军制和近代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著作陆续问世,但对中国近代军事人物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军事人物传》(张一文、施渡桥主编)弥补了这一缺憾。该书在近37万字的篇幅中,为中国近代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军事人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历史上,战争频繁,战事复杂,于是造就了一大批军事家、军事思想家和军事著作,同时也产生了自成体系的军事制度和军事哲学思想。这些一方面成为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另一方面也积淀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当中,而成为一种智慧——将兵作战、为人处事乃至从政经商的智慧。因此,对其进行整理、研究、总结和阐释,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文化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内出版了一些有关中国古代军事史的著作,在这些著作当中,青年学者徐勇所著《齐国军事史》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研究的一部有代表性的作品。《齐国军事史》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