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子母弹对航空母舰毁伤效果的仿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航空母舰重要目标的数学模型,将导弹对航空母舰毁伤能力指标进行量化,运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计算导弹对航空母舰的毁伤效果,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且可靠。  相似文献   

2.
开场白:航空母舰的非战争军事运用由来已久。它主要是指航空母舰及其战斗群不是直接进行战争,所采取的其他各类军事行动,包括运送军事物资、撤离非作战人员、打击跨国犯罪、缉私查毒、反海盗、海上反恐等。当然,早先各国海军航空母舰的非战争军事运用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内涵或严格的定义。二战期间,美国海军曾拥有数千艘舰艇,其中包括大量的航母、各型护航航母。  相似文献   

3.
航空母舰是从硝烟弥漫的两次世界大战中驶来的,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其正以无比强大的海上作战力而备受各海军大国重视。在二战后的50多年里,航空母舰在历次海上危机中扮演了威慑与扩张的角色,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数百次海上军事行动,都屡建奇功,从而成为令人望而生畏的“海上霸主”。但“霸主”并非无懈可击,对付航母战斗群就有以下九招。  相似文献   

4.
自1917年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问世之日起,航空母舰与舰载机组合而成的作战体系历经技术进步和实战检验,已步入成熟.到目前为止,舰载机已经成为了包含战斗机、攻击机、预警机、反潜机、电子战飞机、加油机、运输机等在内的庞大装备体系,其中舰载战斗机无疑是航空母舰装备体系运用的重要手段和战斗力核心.  相似文献   

5.
航空母舰概述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母舰"辞条介绍: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最大舰种。按排水量分为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分为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按动力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  相似文献   

6.
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军舰。是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舰种之一。按吨位区分,有大型航空母舰、中型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按战斗使命区分,有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主要用于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目际,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世界上研究和发展航空母舰的先驱国家之一。1922年12月27日竣工的“凤翔”号航空母舰是世界上第一艘标准型航母,从建造第一艘航母开始到二战结束,日本先后拥有过25艘各型航母;同时在运用航空母舰作战方面,日本海军也曾创下辉煌的战史。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按规定只能建立自卫性兵力,不能建造大型战舰。然而拥有航空母舰一直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心愿,长期以来始终以秘密方式进行策划和运作,如有风声则一律予以否认。直到“大隅”级运输舰获准建造,其航母梦终于昭然于世。  相似文献   

8.
林卫 《军事史林》2007,(9):42-43
印度海军总司令梅赫塔表示,在2008年印度获得向俄罗斯购买的“维克拉姆蒂亚”号航空母舰及配属的16架米格-29K舰载机之后,印度希望能够经常拥有两支航母战斗群,在整个印度洋水域扮演一个“具有稳定影响力”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航空母舰是一座浮动的海上机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高速喷气式飞机的出现、核武器的发展以及弹射器、斜角甲板、舷测升降机等在航空母舰上的应用,加之后来航空母舰动力装置的日益核化,使得航空母舰这海上霸主更加不可一世。随着海战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具有综合作战性能的航空母舰随之出现。水下航空母舰尽管大型航空母舰一度由于其  相似文献   

10.
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显神威,一跃成为“海上霸主”。战后50多年来航空母舰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几百场战争,雄风不减当年。时至今天尚未有哪一种海上装备能够撼动航空母舰的霸主地位。近几年“武库舰”取代航空母舰的话题曾一度被炒得很热,但航空母舰的发展势头却有增无减,就连提出“武库舰”新概念的美国也在着力发展新一代航空母舰,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特别是亚洲的一些国家正在建造或筹备发展自己的航空母舰。为什么航空母舰还如此地火爆呢?这当然与航空母舰在90年代的上乘表现有直接关系。当时间的脚步刚刚踏入90年代门槛之际,海湾便爆发了一场重大危机。对此危机,美国的航空母舰编队立即作出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航空母舰是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而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我国首艘国产航母成功下水,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26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第二艘航空母舰由我国自行研制,2013年11月开工,2015年3月开始坞内建造。目前,航空母舰主船体完成建造,动力、电力等主要系统设备  相似文献   

12.
杨凯  周家波 《国防科技》2006,(11):25-28
航空母舰是一个多学科、多技术高度综合的巨大系统工程复合体,具有卓越的作战能力。新技术的引入和新设计理念的应用使未来航空母舰不但具有相当高的作战效能和任务适当性,还将具有良好的可承受性。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印度等国都在加紧研究新一代航空母舰,它们将先进军用、民用技术和新时代航空母舰的作战需求以及可承受性原则结合起来,为航空母舰确立了包括舰载飞机系统技术、总体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发展目标,以提高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美国正在研制CVN—21级新一代航空母舰,它将采用许多先进技术和系统。  相似文献   

13.
童效平 《环球军事》2010,(14):46-48
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每当世界爆发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时,美国历任总统的第一反映是:我们最近的航母在哪里?的确,二战后,做为美国外交政策中最粗的一根大棒,航空母舰扮演着无与伦比的角色,既便是在因“天安舰”而起的朝鲜半岛争端,美国也在考虑是否派出航母赴黄海周边进行威慑。不过,如果从1910年11月14日,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金鸟”号飞机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军舰上起飞算起,美国航空母舰在其发展壮大的百年历史中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各种争论和非议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美军航空母舰战斗群防御作战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长仁 《国防》2007,(2):65-67
航空母舰是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军事力量,是美国推行政治、外交和军事战略的强有力工具.航空母舰战斗群是美国海军主力舰队的基本编成方式.所谓航空母舰战斗群,是指由至少一艘航空母舰和若干护航平台(水面舰艇、潜艇)组成的海上作战编队.  相似文献   

15.
英国海军在世界航空母舰技术发展史中具有创造性的贡献。但是,英国航空母舰的发展也受到来自国内多方面的干扰,20世纪60年代曾一度被工党政府判为死刑,从英国海军序列中取消。英国当时正在筹划中的大甲板航空母舰CVA-01也被迫下马。可是,马岛海战的经验教训使英国的政客们头脑清醒了,血的代价挽救了航空母舰的命运,使航空母舰重新编入英国海军序列。这才使目前现役的3艘“无敌”级轻型航空母舰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6.
航空母舰诞生干本世纪初,它在20世纪的舰艇史、海战史上写下了璀璨夺目的一章,它的发展是和飞机、动力装置、电子设备、武器装备的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纵观航空母舰发展的整个历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初期改装的航空母舰被称为第一代航空母舰。1922年到1945年间建造的航空母舰已初具规模但还有很多不足,被人们称为第二代航空  相似文献   

17.
赵利 《环球军事》2012,(20):1-1
航母的作用有多大? 看到这个标题,可能每个人都会想到美国大片中的片断:世界某地发生危机,美国利益受损,美国总统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舷母在哪幽”确实,无论是在二战时期、冷战时期,还是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国的航空母舰都充当了当先锋打头阵的角色。在世界各大洋到处游弋,好不威风。这不,在中日两国因钓鱼岛问题关系紧张、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服役入列之际,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号和“约翰嘶坦尼斯”号两支航母战斗群又趾高气扬地分别来到东海和南海等海域。个中深意,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8.
在印度海军的发展和战斗历程中,航空母舰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发挥着其他兵力难以替代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印度海军从英国引进了"维克兰特"号轻型航母,80年代中期又购买了第2艘轻型航母"维拉特"号。尽管它们都是二战时期的陈旧肮母,但对印度海军来说却是非常有用的。进入90年代,印度海军根据国家战略的调整,确立了"沿海防御-区域控制-远洋进攻"的梯次战略发展目标,提出要建造或购买更新、更强大的航空母舰,从此,印度海军开始了他们追求新航母的十年苦旅。  相似文献   

19.
一般在人们的印象中,航空母舰是一个庞然大物。的确,现代航空母舰是喷气式战斗机在海洋上的活动基地,主甲板上设有供战斗机起降用的长长跑道,这就决定了航空母舰的主尺度不可能很小。目前,世界上最轻量级的航空母舰,西班牙的“阿图亚里巴斯王  相似文献   

20.
航空母舰舰机融合是航母本舰与舰载机的深度协同,舰机融合效能能直观地反映航空母舰的整体作战效能,提高舰机融合程度对于提升航空母舰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航空母舰舰机融合的特点规律,构建了航空母舰舰机融合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存在冲突的多证据指标数据融合问题,应用改进后的D-S证据理论建立了航母舰机融合效能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