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八、“一生坦正”的谭政大将 谭政和陈赓两位开国大将的关系既有革命的同志关系,又有密切的亲戚关系。谭政是陈赓的妹夫,他比陈赓小3岁,又比自己的结发妻子、陈赓的四妹陈秋葵大3岁。谭、陈两家都是湘乡县人,祖辈和父辈关系都很好。谭政的祖父是当地方圆数十里有名的绅士,陈赓的祖父则是辞官解甲归田的湘军猛将;谭政的父亲谭润区是湘乡县东山学堂的教书先生,陈赓的父亲陈绍纯是当地有数百亩田产的著名大户。  相似文献   

2.
黄海 《政工学刊》2013,(6):66-67
今年6月14日,是开国大将谭政诞辰107周年纪念日。谭政与毛泽东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人1927年秋收起义后一同上了井冈山,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亲密交往。同乡同学,又一同参加秋收起义谭政1906年6月14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湘乡紧邻韶山。谭政在毛泽东接受政治启蒙的东山学堂就读了3年。毕业后,18岁的谭政和陈赓的四妹秋葵结婚。俩人虽说是媒妁之言,但有一半是自由婚恋。因为谭政与陈赓同窗共读时,秋葵就与谭政相识并互相爱慕,可谓青梅竹马。  相似文献   

3.
群仙过海     
熊惠生植树造林技术高湖南湘乡县中沙乡民兵熊惠生,1978午从部队退伍后,利用所学的造林技术,帮助那些田多人少的山区农民植树造林。由于他甘于吃苦,技术好,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仅6年时间,他个人获纯收入8万多元。(成书林)  相似文献   

4.
蔡和森烈士     
蔡和森,湖南湘乡县永丰镇(今属双峰县)人,1895年3月3日生,1913年进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同学,并结成挚友。1918年4月,与毛泽东等人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一面探索传播马列主义理论,一面投身党建工作和革命斗争。先后编《先驱》,办《向导》,倡农运,搞暴动,成为我党早期的卓越领  相似文献   

5.
如何组织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全面小康社会作贡献,湖南省湘潭军分区在湘乡、韶山等地抓了试点,他们认真研究新情况,创新思维,根据农村、城镇、企业、旅游景区的不同特点,总结出“农村民兵抓产业调整、城镇民兵抓城镇建设、企业民兵抓科技兴企、景区民兵抓环境优化”的新模式,使组织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其方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对皇帝感恩图报,但不愚忠 曾国藩于清嘉庆十五年(1811年),生于湖南湘乡。他家世微薄,世代为农,可却官运享通,至办湘军前已官至二品。他决心以尽忠直言报答天恩。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三次升官,皆御门时特擢,天恩高厚,不知所报。”曾国藩这种感恩思想曾多次在家书及上疏中表露过,可见这是他前期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咸丰元年曾国藩在  相似文献   

7.
奇特的春联     
<正>古往今来,人们写春联,贴门对,总是些吉祥如意之言,祈祷祝颂之语。但也有与此相反的奇特春联,现辑录数例,与君共赏。清代浙江宁波有位著名的老中医范文甫,写过一副这样的春联:何必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莫生。无独有偶,清末湖南湘乡兼开药店的老中医,每年春节都在自己的药铺大门上贴上一副奇特的春联:只要世间人莫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这两位老中医在辞旧迎新之际,不求自己富贵康宁,却祝愿别人健康幸福,其精神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8.
部队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把很多工作落实到位,落实科学,落实经常。然而在日常工作中,有些人打着狠抓落实的旗子,千着貌似落实的工作,场面轰轰烈烈,忙得不亦乐乎,实则与上级的决策意图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表现为:一是平行落实。有的基层干部千工作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搞一线平推,追求全面开花,结果却是丢三落四、顾此失彼。二是机械落实。一些单位打着“不折不扣”贯彻上级指示旗号,上下一般粗,照搬照套,工作平平淡淡.缺少激情,年复一年始终走不出原地踏步的怪圈。  相似文献   

9.
李波 《中国民兵》2007,(4):50-50
现实生活中,“一”字与我们的关系极为密切。出门,一路平安;办事,一帆风顺;工作,一丝不苟;成长,一步一个脚印。数据中,一为数之始,九为数之极。一是最小正整数,但如果比赛获得第一,则称之为冠军,又是最高的荣誉。可见,“一”字非常有趣。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张家实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7,23(4):F0002-F0002,F0003
▲6月29日,学院2007届毕业典礼在军人俱乐部隆重举行。训练部贾红威部长主持典礼。学院和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在主席台上就座的有(左起):科研部部长田小利,政治部主任李金星,副政委何茂祥,副院长楼文伟,政委张剑萍,院长杨正武,副院长谷安彪,副政委焦万瑜,训练部部长贾红威,院务部部长吴广泽。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期,名医扁鹊治好了蔡国太子的疾病。蔡国国君召见了扁鹊,在谈话中对扁鹊的医术大加赞赏。扁鹊说,我弟兄三人,都是行医之人。我大哥善治未病之病,当病患还没发作的时候即可以发现治愈,所以知道他的人并不多,名气也不如我响亮。我二哥善于治疗病人腠理之病,即病痛刚开始发作,就可以控制治愈,所以知道他的人也不多。而我善于治疗膏肓之病,所以知道我的人很多,我的名气也最大。大王你认为我们弟兄三人中谁的医术最高明呢?蔡国国君听了以后沉思不语,半晌才说,先生哪里是在谈论医术,你这是在教我治理国家的道理啊。  相似文献   

12.
宋祖兵 《军事史林》2007,(11):50-52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曾任蜀国军师、丞相,受封为武乡侯。207年,27岁的诸葛亮经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又经刘备“三顾茅庐”的一番“隆中对策”后,被恳请出山,投身于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足智多谋:用激将法说服孙权,实现孙、刘结盟,赤壁败曹,形成三国鼎立之势;施以“占据险要,徐图发展”的战略,使刘备称雄西蜀;采用“攻心为上”的方略,七擒七纵孟获,一举平定南中;以及奉行“治戎讲武,足食足兵,出师有名”统一中国的军事战略方针。以至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他是谋略与智慧的化身。然而他也一再失误,为实现“隆中对策”中的“图取中原”的方略,连续实施了长达8年之久的五次北伐,次次都不克而还,终因积劳成疾,病亡五丈原。  相似文献   

13.
高欢在东西魏分裂之际采取了立霸府、别都于晋阳,在并、肆、汾州屯驻重兵,与放弃洛阳、迁都邺城,分兵驻守河阳的战略布局。此后他对西魏发动过四次大规模进攻,都是由晋阳出征,走龙门、蒲津道。西魏实行有针对性的防御对策,在玉壁筑城坚守,挫败了强敌的攻击。沙苑之战后,西魏夺取了作战的主动权,五次进军河洛地区,都被敌人采用固守河阳、晋阳大军及时救援的策略所击退。北周统治者逐步调整东征战略,北连突厥、南结陈朝共同打击北齐政权,最后改变主攻方向,出兵河东攻占晋州,打败了北齐晋阳的援军,进而攻占晋阳、邺城,推翻了高氏王朝。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甲和乙一起共事,本来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利害冲突,但为人处事方法不一样,合不来,结果彼此之间关系疏远,或出现疙疙瘩瘩的事情,有的甚至不支持对方工作,私下说一些不利于团结的话。人一过百,形形色色。有些人之间合不来,是很正常的,但因此而相互伤害、拆台。实在不应该。  相似文献   

15.
4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莅临武警工程学院调研。调研期间,郭副主席观看了部分教学、生活等设施,并同学院领导和部分教职员工进行座谈,研究探讨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问题。在充分肯定了学院全面建设取得的成绩后指出,学院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今年以来,学院党委工作指导思想正确,工作思路清晰,工作力度大,工作的实效好,党委班子政治上坚定清醒,工作思路清晰,工作重点突出,工作抓得紧抓得实,  相似文献   

16.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了忧患意识,人们才会奋发图强;而悠哉游哉,安于现状,无所事事,必然使人丧志。前进路上潜伏着种种困难、险阻,清醒地看到它,并想方设法去克服它、战胜它,就能成功应对或避免各种危机,立于不败。可以说,忧患意识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它能激发人们去竞争、去拼搏、去奋斗、去开拓。  相似文献   

17.
据史书记载,汉元帝时,南郡秭归王穰之女王昭君被选入宫。当时,宫女入宫后,依例先经画师摹绘,然后呈上御览。画师毛延寿被委此专职。毛生性贪婪,常向宫女索贿,倾囊相赠者,能使其易丑为妍。王昭君美若天仙,生性奇傲,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为泄私愤,报复王昭君,特意将她易妍为丑。皇帝凭画选幸,不知其真美人。公元33年,匈奴呼韩邪于请为汉婿,元帝从画中选弃而不召者,圈定王昭君。当王昭君外嫁辞行时,元帝才目睹其真容,虽后悔不及,然君王不得食言于外,于是动怒杀了画师毛延寿。  相似文献   

18.
克服“从众心态”。有些人盲目从众,人生观、价值观偏移,追求社会时尚,追求名声利益,讲究人情、面子,跟着别人讲求享受、吃喝玩乐,想潇洒走一回,从众心态严重。克服这种心态,要做到:(一)保持清醒头脑。众人说的话未必都是正确的话,有时可能是片面看问题的牢骚话,或是带有某种目的的诱导话,或是随便说说连自己都未必当真的虚假话。如果你信了,就可能吃亏上当。因此,对众人说的话,要多加分析,不能盲目从众。不能听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看别人怎么做就跟着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阅历,别人做了但你不适合做或不能做,别人这样做成功了但你未必能成功,不能看社会流行什么自己就盲目随大流。而要看这“大流”正不正确,能不能随,适不适合自己。时刻做到头脑清醒,不干蠢事。见人家奔了小康,自己就乱了分寸;见人家提职快了,自己的工作就干不下去了;见地方一些人有名车、豪宅,自己就想人非非,要另起炉灶了。  相似文献   

19.
一要补台,忌拆台。俗话说,“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垮台”。《支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连队党支部实行支部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每个班子成员在行政工作中都主持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的工作,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中,难免有不周之处。这就需要相互之间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互相补台。那种办起事来想局部多想全局少、想自己多想别人少、只要人家配合自己而自己却不主动配合别人的想法和做法都是班子团结的大敌,要避免和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良想法,更不能对他人的困难视而不见,甚至幸灾乐祸。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切实增强全局意识,主动搞好配合支持,才能促进工作、增强团结。  相似文献   

20.
邬宣勤 《政工学刊》2007,(10):50-50
由于种种原因,生长干部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只有正确面对现实,坚定信心,发挥优势,加强学习,努力奋斗,才能摆脱困境,踏上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