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引 言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场新的军事技术革命正在发生。军事电子信息技术是这场革命的核心技术 ,也一直是C3 I系统发展的基础技术。当前C3 I系统的建设已经成为新军事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质量建军的突出重点。各国都不惜重金加速发展C3 I系统 ,尤其是美军。 2 0世纪 80年代美军在C3 I建设上 ,累计投资为 30 0 0多亿美元。 90年代以来 ,每年用于C3 I建设的经费都保持在 4 0 0亿美元以上。2 世界主要国家军队的C3 I系统现状2 1 美军C3 I系统建设已经成熟美国…  相似文献   

2.
透视台军的“军事事务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军事革命成为热门话题。台“国防部”也不甘寂寞,于2003年推出了台军的“军事事务革新”,目前已出台一份简要的备忘录,从防卫战略、战略指导、兵力结构、组织调整等方面入手,为台军继完成“精实案”之后的全面转型提供了框架。  相似文献   

3.
美军历时两年多关于军事革命的理论研究阶段已基本结束,并开始采取制订远期规划、预测未来的技术和系统、研究信息战、研究纵深精确打击、组建实验部队试验新的概念和技术等措施,积极推进军事革命向深层次发展。三军与国防部基本力量评估处合作,研究和确定“后天的”战略、战法和编制,制订远期规划。空军将陆续公布“远期规划”和“全球交战”两份文件;陆军开始研究“后天的陆军”;海军也试图为21世纪创造出包括“认识力战争”和“未来力量”在内的一些有希望的新概念。国防部和三军的一些部门着手研究2020~2030年间战争所需的先进技术和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4.
研究 2 1世纪初我军军事运筹学学科建设与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了解和把握国际军事运筹学发展的动向。 1998年 6月以“准备 2 1世纪的军事运筹学”为主题的美军第 66届军事运筹学学术年会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这次会议有近 110 0名军事运筹分析人员、用户和决策者出席。前国防部长佩里作大会主题发言 ,约 80 0篇报告在 3个专门会议 ,7个联组会议和 3 2个分组会议交流。在 3个专门会议中 ,一个讨论作战运筹问题 ,包括信息主导的战斗中的领导问题 ;战争分析与复杂性 ;四年国防评论分析 :教训及未来方向以及国防部基础结构等。…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国防部军事历吏研究所的前身为前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是前苏共中央1966年8月27日决定成立的一个军事科学研究机构。它在组织关系上隶属于俄罗斯联邦国防  相似文献   

6.
1987年8月1日和3日,联邦德国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局局长、联邦德国军事历史委员会主席京特·罗特上校,对军事科学院进行了友好访问,并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进行了学术交流。在学术交流中,罗特主席介绍了联邦德国军事历史研究的有关情况:联邦德国军事历史研究局直属国防部领导,现共有工作人员150人(其中军事历史学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跨世纪新军事革命,范围广泛,内容深刻,影响深远。这场新军事革命,促使军事后勤领域正在或即将发生革命性变化:后勤保障体制将出现全新的结构变革,后勤保障装备将出现断代性发展,后勤保障内容和保障方式将出现根本性变化。迎接跨世纪新军事革命,我军后勤必须正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确立与新军事革命相适应的新观念,研宽制定适应新军事革命发展潮流的后勤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尽早着手信息化后勤装备与设施建设,造就一代适应新军事革命需要的跨世纪后勤人才,大力加强新军事革命后勤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管理”。在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大潮中,人力资源作为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五大资源中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对军队建设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世界新军事革命不仅是一场军事技术和军队组织体制的革命,也是一场军事管理革命。军事管理革命的核心是军事人员,如何真正把军事人员作为资源来看待,不断完善识才、聚才、育才、用才制度机制,实现军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关键是要不断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对军事后勘有许多重要论述,明确指出军事后勤是一门重要的专门的科学,把军事后勤摆到了与军队作战和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事后勤思想。认真学〉--j和研究毛泽东军事后勘思想,应结合当今世界发展形势和我军现代化建设探讨军事后勘领域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指出:“新军事革命,实质上是一场军事信息化革命。”毋庸置疑,21世纪是信息时代,21世纪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争夺信息时代的战略主动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军队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着眼世界军事发展的新态势,认真分析信息化对我军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拓宽思路,研究对策,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切实履行好“两个提供”的历史使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为了把握新世纪国防科技发展趋势,应对新军事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这一期起,我们将设立《新军事革命纵横谈》专栏,特邀军事科学院梁必骎、王保存、陈伯江等三名长期致力于新军事革命研究的专家,客座《战略论坛》,共同探讨新军事革命的发展沿革、内容特点及地位作用。 《新军事革命纵横谈》初步设想分为以下十三个专题,包括:一、细说新军事革命的由来;二、透视历史上发生的军事革命;三、新军事革命新在哪里;四、推动新军事革命发展的主要因素;五、新军事革命与武器装备发展;六、新军事革命与作战理论创新;七、新军事革命与战争形态变化;八、新军事革命与军队编制体制调整;九、新军事革命与数字化部队;十、新军事革命与新型军事人才;十一、新军事革命与军事改革;十二、世界主要国家新军事革命扫描;十三、展望新军事革命的未来。 开设这个专栏,目的是引发大家对新军事革命的关注和思考,加深对新军事革命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新军事革命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大潮中,为加速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美国实施了“民技军用”战略,率先建设成了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成为具有超级实力的军事强国。  相似文献   

13.
军队信息化作为当今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核心内容,已成为军事理论创新和军事实践的聚焦点。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文章着眼当前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发展机遇,剖析了国防动员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国防动员信息系统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1990年4月3日,联邦德国驻华大使馆武官盖尔上校代表本国国防部向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赠送了一批德文图书,其内容大多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文献、档案资料、专著和论文集等。这批图书是1988年军事科学院军史部徐晓村、李广起访问联邦德国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局期间,该局局长罗特准将决定赠送的。赠书仪式在军  相似文献   

15.
各国国防部的差别(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新  张立强 《国防》2008,(11):79-80
行政权国防部所谓行政权国防部,是负责军事行政的国防部,包括民政方面的国防事务和军队行政事务.行政权国防部不同于全权国防部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它没有作战指挥权.作战指挥权属总参谋部、联合参谋部等机构,总统(国王、总理等)通过国防部长管理军队和国防,通过总参谋部指挥战争.军权在国防部与总参谋部之间分割.  相似文献   

16.
科学管理,是军队现代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保证。军委胡主席指出:“世界新军事变革不仅是一场军事技术和军队组织体制的革命,也是一场军事管理的革命。科学高效的管理,对于降低军队建设成本、提高军事系统运行效率、增强部队战斗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强调:“要切实加强对军队建设的宏观指导和科学管理”,“不断增强战略筹划、科学管理和作战指挥能力”。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我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打造和提升俄罗斯军队正面形象是俄军对外宣传和国内军队建设的主要任务.俄国国防部用以建构俄军正面形象的主要策略是加强国防部"信息与公共关系署"机构建设,完善俄军信息提供与保障制度;开放透明的信息公开制度,满足公众的信息知情权;学习与媒体打交道,寻求积极有效公关;重视国防部网站的运行,精心打造宣传典论阵地;组建特色军事电视频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国防品牌战略,提升俄军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8.
在新军事革命的浪潮中,知识正在成为重要的战斗力。攻防兼备的“智能型武器”日益成为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智勇双全的“知识型军人”逐渐成为支撑武装力量的主体。 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尊重知识,让知识成为战斗力,不断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尊重知识,必须建设一支学习型军队。只有通过不断强化“真心学习”的理念,鼓励军人学习并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9.
指挥防护工程是指挥控制系统赖以生存的壳体,关系到战争的胜败和国家的安危,因此成为战时敌方首要的打击目标。世界各军事大国均十分重视指挥防护工程的建设,已速成了一批先进的指挥防护工程体系。了解和分析这些指挥防护工程的建设情况,对于迎接新军事革命挑战,对付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美国新军事战略渐渐浮出水面,安德鲁·马歇尔(Andrew Marshall)的名字也开始频频见诸各大小报刊。这名79岁的“五角大楼老人”俨然已成为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美国甚至有不少媒体将安德鲁·马歇尔称为美国新军事战略的“教父”。马歇尔究竟是何许人也?风头为何如此健盛?他与美国新军事战略到底有怎样的纠葛?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就蕴藏在马歇尔传奇而神秘的的经历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