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获得圆满成功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3.
向火星进发     
正2020年7月23日,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火箭直冲云霄,搭载着"天问一号",冲出地球。漫漫征途令人期待,希望这位探险者承载着加深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探测任务,能够带来更多鼓舞人心的科学发现。祝愿一路顺利!  相似文献   

4.
正6月25日20时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6月26日15时41分,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升空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安全着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实现了"成功首飞"的预定目标,为后续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发射,旨在验证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设计正确性和各项性能指标,考核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系统执行任务能力,检验工程相关系统间的协调性和匹配性。同时,长征七号火箭搭载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等载荷,将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0次飞行。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少先队员与载人航天面对面活动在海南文昌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先队员代表、辅导员老师等120余人走进文昌航天发射场参观体验。本次活动由全国少工委主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协办,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福建省少工委、海南省少工委、航天科工二院208所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先队员代表通过聆听院士科普讲座、制作火箭模型、观摩火箭发射等活动近距离感受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2月27日20:45,一个必将载入中国航天史的重要时刻。"……5,4,3,2,1,点火!"他的口令声响九州,在高温烈焰的托举下,庞大的长征五号火箭缓缓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刺苍穹!他就是王光义,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01指挥员。现任文昌航天发射场发测站副站长,王光义是目前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长五和长七两型火箭的双料"01"指挥员。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2005,(11):F0002-F0002
2005年10月12日9时,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平安返回。神舟六号飞船是多人多天飞船,与发射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相比,这枚火箭有75项技术改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包括主、副着陆场分系统,陆上应急搜救分系统,海上应急搜救分系统,通信分系统和航天员医监医保分系统这5个分系统据火箭专家说,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期,一期工程主要完成载人飞行试验;二期工程不仅要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还…  相似文献   

8.
正"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运载能力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长征五号火箭总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起飞推力约106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4吨级,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8吨级。是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程碑工程,创新难点多、技术跨度大、复杂程度高,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科  相似文献   

9.
圆梦太空     
2003年10月15日,是全体炎黄子孙倍感骄傲和自豪的日子。这一天上午9时整,中国长征-2F火箭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载着“神舟”五号飞船和中国首名航天员杨利伟急速飞向太空。9时10分左右,飞船进入预定轨道。从这一刻起,杨利伟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之后,于10月16日6时许顺利返回地面,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0.
李达 《现代军事》2010,(7):36-39
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4月22日19时52分.备受关注的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1号”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尔维拉尔角由“宇宙神-5”火箭成功送入太空。X-37B原计划4月19日发射升空.后来因为”发现”号航天飞机着陆占用跑道等原因而推迟到22号发射。  相似文献   

11.
图片报道     
《国防科技工业》2005,(11):74-75
10月12日上午.哈尔滨工程大学部蛋 实况转播。 二二淤~二-~‘=.‘任之沁‘孟二,a、洲r‘二‘鑫翻略邑日州场白‘荃酬,~1卫匡淤义云沁崔习导髻琏圣群奋理黝 10月19日.北京理工大学召开庆祝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座谈会。北理工 校友.原中国载人航天火箭系统总指挥、神舟六号专家组顾问黄春平出席 座谈会。(徐思军摄影报道) 10月,7日.在哈工大第一学生公寓.熬夜等待的百余名同学兴 奋地为神六顺利返回鼓掌呐喊.(三门刘洋摄影报道)图片报道~~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研制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新建文昌航天发射场,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着眼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标志着我国进入太空空间的能力大幅提升。——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长七首飞圆满成功的贺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新火箭首发成功、新发射场初战告捷,中国航天事业开始了"新的长征"——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空  相似文献   

13.
10月22日,印度在南部沿海安得拉邦的斯里哈里科塔航天基地成功发射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这枚火箭是22日上午10点23分点火升空的,火箭上载有3颗卫星,其中一颗是印度自制遥感技术实验卫星,重达一吨,另两颗是比利时和德国产卫星,总重量约100公斤。这是自1997年印度宣告自行研制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取得成功以来,第3次发射此类火箭。半年前,印度曾成功地首次试射更先进的对地同步卫星运载火箭。这标志着印度已经跨入世界航天大国行列。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0月,国内首枚搭载商业卫星的民营火箭"朱雀一号"发射升空,但卫星未能入轨,发射任务失败。而在稍早的9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枚实验用小型商业火箭"双曲线一号"。火箭将2颗立方星试验载荷依次释放进入亚轨道进行验证飞行,用于验证星箭分离和数据传输技术。这两次发射吸引了各方面的关注。因为这既是我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首次在国家发射场完成的发射任务,也是首次实现由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完成的商业发射任务。两次发射使用的火箭与实验卫星全部由民营企业自筹资金研制。虽然遭遇了一定挫折,但标  相似文献   

15.
<正>12月11日,中国航天基金会与中国SUV品牌WEY联合发起捐赠仪式,向中国科学技术馆赠送成功实施中国首次海上火箭发射的"CZ-11WEY号火箭海上发射展示模型"及"固体燃料运载火箭一级箭体落体",将为青少年筑起航天科普教育最直接、高效的交流平台。2019年6月5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CZ-11WEY号成功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兵》2008,(10):5-5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的首次自动交会对接,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天舟一号是我国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载人航天器,它搭载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于4月20日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飞船入轨后,将按预定程序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  相似文献   

18.
《宁夏科技》2001,(3):75-75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成立,钱学森任院长。中国航天事业开始起步。  相似文献   

19.
快讯传真     
《国防科技》2001,(4):88-91
新浪科技3月20日报道 俄罗斯地面控制中心于莫斯科当地时间3月20日发布消息称,依据目前的情况,“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的坠落时间将会在3月23日(原订于3月22日),火箭初始的点火时间预计将为莫斯科时间凌晨3点  相似文献   

20.
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充分发挥近40年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优势,历时3年多时间,自筹资金,自行研制开发了天鹰3号、4号单级空间探测火箭,为我国进行微重力实验和气象探测提供理想的运载工具做出了新贡献。 2000年10月20日,四院研制的天鹰3号微重力实验火箭在酒泉基地首次飞行取得圆满成功。该火箭总长6米,起飞质量1100公斤,有效载荷质量50公斤,最大飞行高度220公里,能提供10~(-4)g的微重力试验条件。具有GPS定点降落个回收功能。它的首飞成功,填补了航天领域的空白。由于使用固体动力装置,它具有发射便捷、经济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