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宁夏科技》2000,(5):8-8,10
对于各种论坛、报刊对新经济的轰炸般的报道和互联网企业的轮番亮相,许多传统企业家都想寻求一个答案,以便自己的企业能够很快切入,那么,这些企业家是如何看待新经济的呢? 华城集团总经理、康佳集团董事长任克雷对新经济有这样一段创造性的阐述:对自己是创新,对公众而言,卖电视是创造一种新生活品质,展示一个新世界,卖主题公园门票是提供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卖房子是推广一种新的居住理念。他还反诘:如果我们的电视转入数字时代,通讯业务所占份额越来越大,研发能力越来越强,还能说我们是旧经济企业吗?他说,目前在网络企业的…  相似文献   

2.
江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面 向新世纪的政治上的宣言书。《讲话》是在人类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是在国际政治面向多极 化发展、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科技向信息化发展以及国际共运处于低潮的时候,是中国继续 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向国内外宣告,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到底要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确立什么纲领,达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这份宣言书不仅回答了我们 党内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而且也回答了世界上一切关心中国未来向何处去的人 们心中的疑问,是21世纪中国共…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是知识型经济、可持续增长型经济和以世界为市场的全球化经济,是深刻影响人类的一场革命。新经济不仅改变着传统经济的经构和规律,界定着今后数十年经济发展的走向,而且还改变着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因此,正确理解新经济,结合中国工业的现状,探讨新经济的大趋势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无疑有助于把握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军转民》2022,(2):14-17
我非常高兴接受邀请参加这次资本市场发育十周年的大会,借这个机会,我想谈一下新经济、风险投资、资本市场和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四者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和比较强的互动性.具体地说,我想讲三点:第一,新经济和现实的发展趋势;第二,新经济与风险投资;第三,新经济、资本市场和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5.
邢建华  李树先  张东华 《国防》2003,(11):40-40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新军事革命如火如茶。积极顺应人类社会转型和军事形态变革的大趋势,深入探索人民武装动员体制改革与建没的方向,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更是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所必需。我们认为,信息社会的人民武装动员体制建设要尽快实行“三个转变”。 (一)从“树”状分级式结构向  相似文献   

6.
不管20世纪军事史、战争史如何书写,都无法回避希特勒、无法忘记他的存在和他所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希特勒的种种反人类的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  相似文献   

7.
致读者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人类历史跨入了21世纪。在这个人们憧憬美好未来的新世纪伊始,迎来了本刊创刊一周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编辑部全体同仁都在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踏实工作,尽心尽力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中国军转民》杂志遵循“作为国防科工委宣传和指导军转民的工具,坚持为推进军转民工作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人类迈入新世纪,中国需要思考——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错综复杂的战略格局,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国防,作为保卫国家安全稳定的支柱,不能不引起世人的关注;而作为国防建设启动器和调节器的国防费,也必然是各国政府和经济理论界不可回避的课题。正如《经济增长与国防费规模》书中所言:“国防费,作为综合国力形成的直接因素,其研究必须引起理论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相约新千年     
历史的巨手已经翻过20世纪最后一页,我们步入了21世纪第一个年头。当我们在这世纪的交汇点上回眸,我们感到从未有过的自豪与自负,因为人类从未显现过像今天这般的巨大能力。科学的巨手推动着人类飞速地跨越了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相比于数千年的农业时代,这个跨越仅用了不足百年。百年实在是太短。然而,科学让这短暂的百年光彩夺目。我们的许多梦想都在科学中变成现实。而科学的难题又让人产生出许多新的梦想。现实、探索、梦想,让科学在这百年中飞速发展。今天的人类正领略着信息时代的灿烂与光辉;今天的人类不仅能够征服太空,而且…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际社会正面临着新的变革,全球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习近平主席曾经提出一个亚洲新安全观,我觉得这个见解是非常及时的,我全面支持中方的倡议.我们认为,只有建立更好的亚洲机制,才能更好地应对亚洲的挑战,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也就是使21世纪成为一个亚洲世纪.  相似文献   

11.
张国庭 《华北民兵》2004,(10):48-4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进一步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举措,是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全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科技》2001,(6):24-25
“全球化”是在80年代提出来的,主要是指市场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科学技术合作与信息网络的全球化。就是这样的一个“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政治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社会各界的口头禅。互联网成为今天出现全球化的主要动力和基本手段。是这个手段激发了人们追求全球化的动力,在企业、经济界出现“新国际主义”,即新国际化思潮。未来历史学家会对此作出评断: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时代是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是那个时代迎来电脑时代,使互联网诞生,使人类基因工程启动,使人把全球化作为方向的“新国际主义”思潮态势。互联网是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一个新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时代里“成功和失败”瞬间万变。在应对“变化”中,推行现代化管理是新知识经济时代对每个企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突出人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理,对企业而言,首要的是要有懂得现代化管理的有效管理者,即实现利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领头人——优秀企业家。在世界高科技迅猛发展与激烈竞争的今天,作为高科技产业的中国航天,培养和造就一支现代企业家队伍已是刻不容缓,必须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地位予以筹谋,并扎实…  相似文献   

14.
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站在新世纪的门坎上,我们结合当前改革和建设的实际,重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36年前发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应当进一步坚定一个信念:深入学雷锋,切实弘扬雷锋精神,是保证我们以昂扬的精神状态跨入新世纪的必要条件。国防后备军的每个成员,都应当以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做跨世纪的学雷锋尖兵。  相似文献   

15.
"潜艇,其实是人类发明的最复杂的武器。较之现代化的潜艇,太空飞船简直就是玩具!要知道,我们是在将人装在金属容器里送到海底,那里的压力可不是太空中的一个大气压,而是数十个大气压。艇员所处的环境要比宇航员危险多了。他们不仅需要数月生活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根本看不到任何白色的光线,而且他们还需要在这种环境下战斗。所以,尽管我设计了很多潜艇,但我并不认为自己的路走到了尽头,相反,我还有很多计划和创造性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作为21世纪人类发展特征,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我国人口老龄化与新世纪共同起步,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13亿,占总人口的10%左右。而我们兵团不少农牧团场由于多种原因,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笔者所在的团场.2004年4月底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1639人,占总人口的14.05%,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7.
军海 《当代海军》2001,(6):39-40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后来的荷兰、葡萄牙、英国、美国等,都是靠蓝色的海洋以及海军走向富强的。而今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在国际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国家不仅是经济发达国家,而且还是海洋大国,同时也是海军强国。对于在新世纪各国海军将如何发展,世人极为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盘古开天地,世纪又一春。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跟着岁月的脚步,阔步迈进新世纪。听,新世纪的钟声在鸣响,撼天动地满乾坤;看,新世纪的礼炮在燃放,火树银花不夜天。唱吧、跳吧、举杯吧,全人类的新世纪,怎能不载歌舞,怎能不欣喜若狂!让我们共同祈祷新世纪更发展,世界更和平,祖国更繁荣。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跨越2000年,再回首往来成古的世纪,沧桑变迁上心头:从无到有的宇宙、地球、人类,使一个神奇的世界诞生;亚当夏娃造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一个个  相似文献   

19.
《兵团建设》2005,(3):40-41
大年初六,江宁阜新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14人死亡。大矿难令人心悸。如何破解生产与安全、财富与生命、资源枯竭与经济转型的矛盾,我们已经无法回避。请看本刊参照《中国青年报》《21世纪经济报道》有关报道编写的——  相似文献   

20.
吴佳熹 《国防》2015,(2):35-38
习主席着眼时代发展和世界全局,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创造性提出了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建设中国与东盟命运共同体等合作倡议。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符合中国与东盟共同发展愿望的重大战略构想,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阐述了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提出了五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