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彰  杨斌 《国防科技》2004,(8):90-92
纵观人类战争史,似乎首先使用高新技术装备例来是强国的专利,但对于1987年8月巴勒斯坦突袭以色列却是个例外,巴勒斯坦不但成功使用轻巧的动力伞翼机隐蔽地从空中进人以境实施偷袭,而且开创了单人飞行器应用于实战的先例。出奇招黑鸟出世1987年8月,巴解组织领导人与苏联协商后,得到了一批当时较为先进的新型伞翼机。这种单人飞行器宽达12米,并装备一台轻巧而又推动力大的摩托车用内燃机。这使得它驱动的螺旋桨足能在高空或低空中飞行3个小时以上,时速最快可达60千米。有了这种新式装备,巴解组织便可以实施报复以色列人血腥镇压的复仇计划。他…  相似文献   

2.
有关直升机的设想由来已久,从“中国的飞行陀螺”——种由一根竹棒和几个竹片构成的“竹蜻蜒”,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达·芬奇勾画的直升飞行器草图,种种灵感,不一而足。但是,直到1907年8月24日,法国工程师布雷盖驾驶着他自己设计制造的一架直升机飞到了空中,这些天才的设想才随之真正落到了实地。此后,直升机在迈向实用化的道路上又徘徊了30年的漫长时间。终于,在1937年的一天,一个叫汉娜里特斯的女子驾驶着德国福克·沃尔夫公司  相似文献   

3.
可悬停扑翼飞行器模仿自然界定点滞空昆虫和鸟类的飞行特点,隐蔽性高、灵活机动、应用环境多样,具有突出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对可悬停扑翼飞行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评述。首先总结了近年来最突出的研究成果,按照微扑翼尺寸分类分别介绍MAV、NAV、PAV尺度下可悬停扑翼微飞行器的样机构型、动力系统、质量分配与飞行性能,统计了升力、翼展、质量、扑翼幅值等重要参数,介绍了电机、压电和电磁驱动扑翼微飞行器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工作;然后针对目前飞行器研究运用的升力产生原理、飞行稳定性分析、功耗效率优化、续航能力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讨论了扑翼飞行器亟待突破的技术难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昆虫为灵感设计的仿生扑翼飞行器在近三十余年来的时间里发展迅速,而蝴蝶作为众多昆虫中极富特色的一种也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内外以蝴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许多的仿生学研究和仿生飞行器研制,尤其是近十年来仿蝴蝶扑翼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这一热点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从仿蝴蝶扑翼飞行器(BIFAV)的升力机制研究、结构设计与制造以及驱动与控制方面,综述近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其次指出仿蝴蝶扑翼飞行器目前在大小尺度、飞行灵活性、续航时间、控制鲁棒性以及仿生的逼真性方面仍然存在研究挑战;最终表明其未来的研究将朝着更小的尺寸、更灵活的飞行与更可靠的控制、更高的仿生程度等方向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2003,(12):75-77
[奥维尔·莱特(1871-1948)和威尔伯·莱特(1867-1912)] 1903年12月17日,奥维尔·莱特爬进了一架重272公斤的飞行机器,并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小鹰镇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持续的、可操纵的飞行。3天前,他的哥哥威尔伯·莱特也进行了一次试飞,但因为他把机头拉得太高,飞机起飞时失速掉进沙滩里。对这对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可克伦市的兄弟俩来说,17日是他们最重要的一天。此前的数个月中,他们一直在研究着可操  相似文献   

6.
飞向太空     
马建光 《国防科技》1994,15(3):40-48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9点零7分,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距离拉坦村几十千米的地区,苏联宇宙飞行器发射场拜克努尔上空发射了洲际弹道式导弹P—7。在导弹顶端放置的是东方号载人宇宙飞船,飞船内坐着的是空军少校尤里·阿列克谢存维奇·加加林。发射非常顺利,飞船被送入一条近地点高度为181千米,远地点高度为327千米的轨道上空。发射倾角为65°,东方号宇宙飞船用89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在太空飞行  相似文献   

7.
1901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称赞马汉是“伟大的人民公仆”,他还将马汉海权论的奠基之作——《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称作“绝妙的书”。对此,已经年过花甲的马汉在欣喜之余,感慨颇多:终生倾注到海军理论和战略研究中的心血没有白费,自己的一系列建议和主张正在影响着美国当局的海洋战略,得到了海军军方的支持,一支属于美国的“大海军”正呼之欲出。他回首自己走过的路,当说,此生足矣! 1840年,美国西点军校教授丹尼斯·哈特·马汉家中,一个小孩呱呱坠地。他就是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丹尼斯·哈特·马汉只是个普  相似文献   

8.
小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悬停续航性能取决于推进系统的性能。基于电池、电机、电调的质量模型和螺旋桨的推力-功耗关系,利用电池的恒流放电模型建立了垂直起降飞行器的续航时间评估模型,分析了推进系统参数和有效载荷对飞行器续航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可用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总体设计和推进系统选型。  相似文献   

9.
1915年,法国人罗朗·加罗斯在莫拉纳-索尼埃L型飞机上配置一挺固定式机枪,并在螺旋桨上安装防弹偏转片,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战斗机。2年后,英国人设计出一架有动力、无驾驶员的飞机。尽管它的试飞不算很成功,但仍被公认为无人驾驶飞机的鼻祖。  相似文献   

10.
独具特色的倾转旋翼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倾转旋翼机是一种性能独特的旋翼飞行器。它既具有传统旋翼机(即直升机)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的能力,在旋翼倾转后、巡航飞行时又酷似螺旋桨动力的固定翼飞机。正是由于突破了传统旋翼机的思维定势,才产生了采用崭新设计原理的倾转旋翼机,使直升机技术得到了革命性、跨越式的发展。倾转旋翼机融合了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的优点,是一种军民两用的高技术产品。它既具有垂直起降能力,能像直升机一样,执行兵员/装备突击运输、战斗搜  相似文献   

11.
“联合攻击战斗机”(JSF)计划,是美国20世纪最后一个重大的军用飞机研制和采购项目。1996年美国国防部选定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方案进入方案演示验证阶段的决赛。两家公司先后各自制成了 JSF 的飞行验证机 X-32和 X-35,并分别于2000年9月18日和10月24日开始飞行试验。JSF 有三种型别:常规起落型(CTOL)、舰载型(CV)和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STOVL)。预计2001年完成验证机的对比试飞,胜者将获选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为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英国皇家海军提供21世纪的新型战斗机。目前飞行试验还在继续,究竟鹿死谁手,尚待分晓。  相似文献   

12.
有趣的军史     
欧洲列支敦士登公国是一个只有2.5万人口的小国,很多人认为这是个没有军队的国家。其实不然,该国在独立后的第二年,即1867年就组建了军队,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使人感到有趣的是,这支军队只有一名士兵,名叫安德烈阿斯·凯贝尔,他服兵役近70年,1993年去世。为了纪念他,人们用蜡捏制了一个和他同等大小的塑像,至今仍然保存在该国首  相似文献   

13.
巡航导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巡航导弹是指主要以巡航状态在人气层内飞行的有翼导弹。“巡航”是飞行器的一种飞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其发动机的推力、气动升力分别与空气阻力、飞行器重量相当,飞行器在近似于匀速、等高的状态飞行。现代巡航导弹的主要作战使用特点从巡航导弹的实战应用和现代巡航导弹的性能水平看,现代巡航导弹在作战使用方面主要有四个优点:(1)打击效果好。现代巡航导弹战斗部威力较大,并且采用了精确制导技术,命中精度较高(可达米级量级),所以现代巡航导弹可以有效地攻击硬目标或加固的点目标。而且巡航导弹射程较远,可以实施纵深攻击,能有效地打击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2003,(12):77-78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起飞] 19世纪末,动力飞行成为了许多著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的主要项目。在威尔伯·莱特试飞失败的3天后,他的弟弟奥维尔于1903年12月17日在北卡罗莱纳州东北部小鹰镇成功飞行了12秒。同一天,莱特兄弟又接着飞了3次,其中最好的一次持续了59秒,飞行距离260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地对空导弹垂直发射段飞行动力学模型的建立问题。首先,定义了有关坐标系并给出了它们之间的角度关系;其次在弹体坐标系上建立了导弹的三个平移方程和三个转动方程;然后针对垂直发射地空导弹的飞行特点,通过引入变量tgα、tgβ'和,建立了一组完全描述导弹动力学特性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便于部分线性化和输出解耦控制等突出优点,它为非线性飞行控制系统的分忻、设计奠定了基础。另外,本文提出的模型处理方法也适用于其它形式大机动飞行器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高超声速伸缩翼变形飞行器轨迹多目标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超声速条件下变形技术的应用模式,对具有伸缩翼的组合式飞行器滑翔弹道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研究。介绍了伸缩翼的变形模式,给出了不同变形状态下的气动特性;建立了三自由度滑翔轨迹动力学模型和伸缩翼前缘热流计算模型;采用MOEA/D多目标优化算法,以变形条件和飞行攻角为设计变量、以最大射程和最小翼前缘总吸热量为目标函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计算。优化结果表明,MOEA/D计算得到了相对均匀分布的Pareto最优解集,将伸缩翼外形与无变形外形相比,飞行器滑翔段射程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伸缩翼前缘总吸热量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他,喜欢仰望蓝天,因为那里有他的梦想;他,坚持用青春作笔,以热血为墨,把一腔赤诚献给了挚爱的飞行事业;他,仅用6年时间,就把一支新组建的直升机部队打造成过硬的"低空猎鹰",成为垂直打击的空中"铁拳";他,就是牟春江。  相似文献   

18.
在神秘的51号地区,有关外星人的传言当然是捕风捉影,真实存在的应该是高空中的“黑色飞行器”。51号地区到底正在开发什么武器,是神秘的飞行器,还是传说中的高超音速轰炸机?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军事基地到底在干什么?美国《大众科学》的资深编辑比尔·斯威特曼前不久对此进行了披露。这确是一个“黑色世界”2004年比尔·斯威特曼在拉斯维加斯旅游时,一天的破晓时分,从金字塔式的卢克索酒店(LuxorHotel)面朝东的房间里望去,6架没有任何标志的737客机不知飞往何处。这些飞机每个工作日的清晨都会从麦卡兰国际机场西侧的一个无名站点飞走。随着…  相似文献   

19.
以下是过去半个世纪航天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 1957年——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1958年——美国第一颗卫星“探索者”1号发射成功; 1960年——一枚R-16火箭在位于哈萨克新坦共和国境内拜料努乐航天中心爆炸,造成91人死亡: 1961年4月12日——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 1961年5月5日——美国首次成功进行亚轨道飞行,宇航员是艾伦·谢泼德; 1961年5月25日——约翰·F·肯尼迪总统宣布在十年内将人类送土月球的目标; 1962年——美国首资成功进行轨道飞行,宇航员是约翰·格伦;  相似文献   

20.
梦非  舒嘉颖 《环球军事》2004,(22):12-14
阿布·穆萨卜·扎卡维是"基地"组织第3号人物、驻伊拉克抵抗美国及其盟友的领军人物、全球通缉的十大恐怖分子之一。2002年12月31日,这名38岁的约旦人曾经企图炸毁安曼洲际饭店。他还是一名阿拉伯毒药和毒品专家,多年来与乌萨马·本·拉登的"基地"组织结成了非正式联盟。但扎卡维并不听命于"基地"组织指挥。他天马行空,单独行动。现在他改弦更张,与"基地"组织越走越近。过去他一直谋求用独特的手法开拓自己通向权力的道路。他是战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