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7 毫秒
1.
王凯 《政工学刊》2008,(1):52-53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要倡导人的自身和谐,特别是内心世界的和谐。创建和谐军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官兵自身的内在和谐,努力实现官兵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人心和谐同样需要一个建设的过程。对于一支部队,一个班子,一个集体来讲,人员的心理需要和谐,和谐始于内心,和谐才能团结。加强心理和谐建设,既是构建和谐军营的重要部分,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一个集体中,每位成员的心理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这个群体的自身建设质量和部队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不论是儒家、墨家、法家,还是各大兵家都表达了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伦理思想。这种和谐发展思想与我们现在所要求的道德行为准则相吻合,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军营相一致,具有永久的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时,谈起了“和谐”这个话题。季先生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和谐。”总理与季先生探讨的内心和谐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军事院校是一个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基地,是一个培养和储存军事人才的基地,教员是这个基地发展的动力,建设和谐院校。教员内心和谐至关重要。因为教员内心和谐是一种素质,能够健全认识,完善心理品质.明白事理,知荣明耻,不误人子弟;教员内心和谐是一种能力,能够守护心灵.控制情绪,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员内心和谐是一种境界,勇于争先而不计名利,品格高洁而不孤芳自赏,刚正不阿而与人和谐相处;教员内心和谐又是一种力量,难不倒,诱不倒,能始终保持那么一种精神、那么一股干劲,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党委班子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是关键.武警部队构建和谐党委班子,应当做到在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目标追求中求和谐,在增进思想感情中求和谐,在提高领导素质中求和谐,在建立规范党内生活中求和谐,在抵制不良风气侵蚀中求和谐.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各地区、各阶层、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利益和谐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实现利益和谐,才能顺利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汪干事,我小时性格就比较内向。参军以来,我对如何与身边的战友和领导相处更是不得要领。久而久之,看得出来,大家也不太愿意和我交往,为此,我感到很孤单,心里有话也不知道找谁讲,我知道这种状态不好,我也很想和身边的同志和谐相处,可我就是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某装甲团上等兵小张像小张这样有类似困惑的官兵,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工作中遇到过很多。这些官兵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不知如何与人相处,即不知如何协调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指在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个人或群体在寻求满足社会心理需要、事业需要的心理状态。那怎样才能被人喜欢?怎样才能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呢?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命题。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谐是价值观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其核心和实质是强调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要和谐,企业必然也要和谐。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作为一个单位和部门来说,就是和谐社会的微观结构。他们既可发挥维系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在微观层面化解许多社会矛盾,也可能带来某些不和谐和不稳定。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注重和谐文明的工作环境建设。一、以人为本,民主法制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集中体现,构建和谐、文明的工作环境,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其本质要求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做到以人为主体,以人…  相似文献   

10.
运用心理学原理,从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军营的构思出发,提出了培养军人和谐心理的思想,探讨了和谐心理的界定、培养官兵和谐心理的必要性、官兵和谐心理的特征以及培养官兵和谐心理的途径等问题,对军队政治工作与军队心理建设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1.
黄相亮  王郁 《国防》2008,(3):66-68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本国与他国的和谐相处。国防教育作为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从国家安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军营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把和谐的理念、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官兵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社交心理和人际氛围。构建和谐人际氛围,每个人都应该本着从我做起的原则,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自我人格修养:一是自省之意。自己身上的缺点和过失,既是制约自己发展的“瓶颈”,也是影响人际关系亲疏的重要因素。正所谓“恶语一句六月寒”,有时不经意间说错的一句话都会引起相互关系的疏远。常言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路上,功与过,对与错,始终伴随着我们前行。没有“过”的人在现实中是找不到的。…  相似文献   

13.
努力营造上下关系顺畅、内部关系融洽的军营环境,是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要构建和谐军营,就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脉搏,做到谋求发展促和谐,以人为本树和谐,公正民主讲和谐,诚信友爱创和谐,从严治军保和谐,加强学习求和谐。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队伍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诸多的关系中,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是核心基础。从江西核地勘单位的情况看,内部人际关系总体是和谐的,但随着保军转民单位改革的深化,内部竞争日益强烈,利益关系不断调整,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因素也随之增加。为此,要构建稳定的和谐地勘单位,就必须以密切内部人际关系为基础,把密切内部人际关系摆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同一历史过程的不同方面,二者在价值目标导向上高度一致,在社会历史进程上高度契合,归根到底都要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支撑。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在实践中的双向互动作用,对于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从和谐的角度求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向目标;科学发展观注重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安定有序的辩证统一、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的辩证统一、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7.
天地因和谐而孕育万物,万物也因和谐而繁衍生息。人自身和谐就是天地万物和合生息的最高境界。就其内涵来讲,人自身和谐立于和谐的一般要件,并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社会条件而赋予其具体内涵。因此,人自身和谐在社会主义价值中除具有和谐的一般含义外,更有其特殊内涵。它是社会主义自由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圣的统一;其外延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协调性与平衡性,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8.
战友关系是内部关系的基础,在军营这个大家庭里,搞好战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战友关系融洽,不但利于工作和训练,也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对个人的成长进步更有很大帮助。那么怎样和战友搞好关系、和谐相处呢?重点在自己的言行细节上做到“五忌”。  相似文献   

19.
民兵文摘     
简单与复杂马德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只是人心很复杂。其实人心也很简单,只是利益分配很复杂。桌上有一堆苹果,人们并不在意这堆苹果有多少,而是在意分到自己手里的有多少;单位里有一摊子事,人们并不在意这摊子事有多少,而是在意自己多干了多少。人类有大智慧,却因为对得失斤斤计较,最后都变成了小聪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很简单,由于利益分配很复杂,才有了尔虞我诈、勾  相似文献   

20.
刘军强 《政工学刊》2009,(11):56-57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构建和谐社会,对于部队建设来说就是要构建和谐军营。而只有从文化源头对“和谐”理念梳理清楚、理解透彻,方能澄清困扰官兵的模糊认识,促使其正确领会“和谐”的本质与内涵,认清“和谐”理念在部队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从而进一步提升官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军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