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生产力的生长点──谈厂所结合的有效途径陈双凤,杨洁科技人员是科学技术的载体,科研单位又是科技人员集中的场所,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推动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的结合。我区机械研究所与吴忠配件厂密切配合,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床取得的...  相似文献   

2.
实践证明,市场是检验科技成果的惟一标准,只有使科技成果走向企业,走向市场,才能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效应,同时促进研究所自身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院第七一八研究所,走军转民道路以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今年该所与武汉友盛气体公司签订价款为1461万元的三氟化氮供货合同,标志着该所又一科技产业化项目进入市场。 三氟化氮(NF_3)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低毒、透明气体,高温下分别产生氟原  相似文献   

4.
促进民营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汪建敏宁夏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拉法筑了中百炼济企展研中所gI可所要、.要大力促进我区民营科技的发展,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C建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加大科技教育的宣传力度,真正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科技、尊重人才...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转化通常经历三个阶段:应用技术开发阶段,扩大商品化规模生产阶段,促进实施产业化发展阶段。二○四研究所的经验和探索,实实在在地给大家支了几招,从而使该所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上进入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就社会科学的性质和功能问题,《学术研究》1993年第6期发表了一组文章。朱子云认为,社会科学是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我国目前经济建设中关键的第一生产力。因为:一、社会科学是诸实体性的潜在生产力合理组合,进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介质;二、社会科学不仅使潜在生产力转为现实生产力,而且还在这一转化中创造了生产力;三、社会科学不仅在促进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创造了生产力,而且还在诸个体生产力的协作中放大了生产力;四、在生产力总体中,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具有关键性。  相似文献   

7.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观点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形成了新生产力观。新生产力观从质量统一角度规定了新生产力就是先进生产力和发达生产力 ,肯定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从社会主体角度明确肯定了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的本质是人的劳动能力,也即是人的发展,它包括个人生产力及劳动协作中扩大了的社会生产力;机器的、科学的、自然的、资本的……生产力都是社会生产力、也即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不同表现形式,生产力又可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基本方面.现实的生产力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一种整体的系统质与量,生产关系(协作的社会形式)是决定生产力的因素之一;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乃是整体决定部分的系统决定规律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始终是劳动的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全体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在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当今时代,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劳动,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党要实现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始终代表中围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研究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并揭示劳动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有先进与否之分 ,某一时代的先进生产力是在该时代起 (或将起 )核心或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当代先进生产力是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同的生产力有不同的特点并因而对社会生活有不同的要求 ,当代先进生产力也是一样。明确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要求 ,就可以使我们方向明确地、切实地践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第一要务” ,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与进步 ,并真正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生产力标准思想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命题、判断、思想都具有逻辑起点意义。从历史观方面看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逻辑结论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意识进步与落后的根本尺度 ;二是生产力标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认识论依据 ;三是生产力标准是不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判据。  相似文献   

12.
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其依据是,科学技术本身就包含社会科学,生产力的范畴中包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直接参于决策和管理,而管理、科技与教育已成为当代生产力增长的三大支柱.故钱学森说,我国目前“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有关键性”.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时,人们对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有着种种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有些看法分歧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例如,有人认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属性,怎么可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呢?有人却认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是社会主义的特殊属性,并不是一切社会的共性,拿资本主义来说,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有限的,当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说资本主义也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和功能.还有人认为,判断社会进步性和优越性的标准只能是生产力标准,判断社会性质的标准只能是生产关系标  相似文献   

14.
传统生产力理论,把社会生产力视为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这个观念是从斯大林的生产力概念演化而来的.早在1938年,他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就提出生产力是“人们同自然作斗争以及利用自然界来生产物质资料”的定义,后来,他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则把生产力说成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基本上是沿用斯大林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这段话充分体现了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坚持生产力标准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6.
所谓国防生产力布局,从静态考察,就是指国防生产力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组合;从动态考察,是指对国防生产力诸要素在地域空间的具体安排布署。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国防生产力布局问题。一、影响国防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因素分析 1.地理环境影响着国防生产力的布局。我国土地辽阔,南北长5500公里,东西宽5200公里,在战略上具有内陆纵深的优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地形多  相似文献   

17.
所谓逻辑起点,是指分析、解释现象的逻辑上的出发点。关于军事经济研究的逻辑起点,作者认为是生产力要素的配置,即按照军事经济需求的规定性,按照军事经济结构协调的要求,决定如何把生产力要素在行业之间进行分配布局。生产力要素的配置问题实际上是追求供求平衡的生产结构协调问题,它决定战斗力要素的配置水平。因此,按保卫生产力的要求配置战斗力要素,便是军事经济研究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论述,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研究这一思想,对于全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大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一、“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邓小平同志在《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一文中说:“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1.“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历史唯物论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进步与否,归根结底要看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对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仅要看它本身所表现出的特殊属性,更要看它作用于社会生产力的结果.邓小平同志坚  相似文献   

19.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再认识识途马克思的学说,贯穿着一个重要思想,即科学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剖析中,明确地认为生产力中包括科学,并从实践和理论上揭示了“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分配原则是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相适应的 ,充分体现了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本文从生产力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要求出发 ,着眼于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 ,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分配原则确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