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九师一七〇团,不论是在马路,还是在广场,人们常会看到一位老人用轮椅推着瘫痪的妻子散步。他们就是该团退休职工张印富和他的妻子闫美霞。"她就是我的精神寄托"15年前,刚退休的张印富本想清闲幸福地安度晚年,不料妻子却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瘫痪。妻子瘫痪后,张印富挑起了家庭重担。当笔者问及这些年过得如何时,张印富一脸平静地说:"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我没有太大奢求,只要老伴开心,我要陪她这样过一辈子。"  相似文献   

2.
海天 《当代海军》2005,(5):64-66
周末,李婷未按惯例先回家,而是回到“婷婷咖啡屋”。之前,她给父亲挂了电话,说,爸,婷婷今晚就不给你做饭了,我已交待吴阿姨,明天回去再陪你。陈超年感到突然。女儿从未在周末不回家。女儿一向懂事,自从老伴过世后,女儿就更加孝顺了。特别是在自己是否续弦的问题上,女儿的观点非常明确,坚决支持并要求父亲再找一个,最后是他自己坚持不再娶的,女儿才没办法。仅这件事,就让陈超年心里感到特别欣慰,毕竟就此可以看出女儿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如今,好几年过去了,家里虽缺少了女主人,但也满满堂堂,他、女儿、公务员、警卫员,以及在他家做  相似文献   

3.
<正>有人说爱岗敬业是一种美德,但是坚持爱岗敬业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在山船重工,何丽丽占了两个"唯一":修船工艺员的工种里,她是唯一的女性;直接参与一线修船生产业务的工人里,她也是唯一的女性。"我的确是特别喜欢这个工作岗位,既然下决心干了,就不能放弃,就要干好。我要证明女同志真不是花架子,男同志能干的工作女同志照样能干好!"说这话时,年轻的何丽丽语气中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坚定,令记者感到震撼。  相似文献   

4.
妈妈的家风     
《中国民兵》2021,(4):80-80
妈妈是一位普通人,文化程度不高,但心地善良。她经常教育我说,人这一辈子,如果有能力就做点好事,没能力就做好自己。即使生活再难,也别做亏心事。一次,妈妈患了重感冒、高烧不退。爸爸让我陪妈妈到县城,把攒的一筐鸡蛋卖了,好为妈妈抓药。  相似文献   

5.
正提起新疆得胜律师事务所主任刘燕,认识她的人们会这样评价:领导肯定地说——她是个认真负责的人;同事们点头称赞——她是个不知疲倦的人;当事人由衷地说——真是位坚持公平正义的好律师,有一颗滚烫无私的爱民心……"您放心,我会尽快调查取证,有任何进展我会马上电话通知您的,您也别太着急,等我电话,好不好?""那好。那谢谢您。"11月10日下午7点,送走了最后一个当事人,刘燕这才感到嗓子  相似文献   

6.
廖双全 《政工学刊》2002,(12):54-54
6月 2 7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江西省原省委书记万绍芬《陪同习仲勋考察江西记事》的文章。文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一天 ,我们一行来到一户村民家里 ,见该户农民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厅堂桌上还摆了四个碟子 ,一碟放着薯片 ,一碟放着泡姜 ,一碟放着金橘 ,一碟放着花生。习老一看 ,便转身走了出来 ,并对陪同的人说 :‘我看这户早有准备 ,就不看了。我早说过 ,你们事先安排好了让我看的 ,我就不看。’”习老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求“真”务必要较“真”。求“真” ,就必须在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上较“真”。深入群众、了解民情 ,既是我们…  相似文献   

7.
权、钱、名是无数世人竞相追逐的目标,能拥有其中之一,就能很使一些人感到无限幸福,如果说样样拥有,那就赛过活神仙了。已故著名作家徐迟却偏偏反其道而言之,生前曾多次对人说:人生有三大痛苦,一是有权的痛苦,二是有钱的痛苦,三是有名的痛苦。要是一个人有权有钱又有名,那就简直痛苦得不得了。说他是故意矫情,得了便宜卖乖,可真冤枉了他,他确有一番苦哀,确实感到“痛苦得不得了”。在徐迟看来,人生还有更为宝贵的东西,这就是他所钟情的文学事业,所以他对名利的束缚感到痛苦不堪。相反,有些人认为拥有权、钱、名就是人生最…  相似文献   

8.
《国防》1995,(3)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在海湾战争期间担任美军排长的特洛伊·奥尔布克当时每天做200个俯卧撑,带着士兵穿越沙漠,一跑就是十几公里。这一切在当时都不在话下。可是,到了1992年,即他返回巴灵顿的老家一年之后.奥尔布克感到体力日趋不支。 初时小腿上出现了斑点,很快便蔓延到全身、尔后双眼开始红肿,肿得睁不开眼睛。接着嘴唇开始肿大,直到破裂为止。当他体表的伤痛逐步痊愈之后,他的关节开始疼痛。尽管今年才26岁,但他感到自己仿佛成了一名患有关节炎的古怪老头。 他说:“早晨起来我不得不伸展一下身体。可是,我不能再跑步了。严格地说,我已成了一个木头人,我已完蛋了。” 奥尔布克的妻子凯利的身体状况也很糟。她一再抱怨头疼.时常出皮疹,阴道不时发炎、他们年仅15个月的儿子全身的溃  相似文献   

9.
正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李秀英,是一位退休女职工,就是她,用真诚和热情,用她那布满老茧的双手,帮助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连长找我之前也找了很多人,大家都有难处,连长很为难。我是一名退休职工,想为连长分忧,为咱兵团人做点好事,至于钱……要钱就显得没人情了。"7月2日,李秀英直爽地对笔者说。这事还要从头说起。2013年年3月初,84岁的退休职工赵现友因病卧床不起,老伴也去世了,面对这样的情形,连长  相似文献   

10.
悄悄话     
在战地民兵指挥所里,我在话机上播了一禾妍丽的喇叭花,她陪我接转一阵阵喜悦,拨动一个个号码。我贴紧手中的话筒,低声说:妈妈,你的儿子已经长大,—喇叭花笑了,那慈周善目的模样,好似毋亲在.点头应答。悄悄话@张振河 ~~  相似文献   

11.
我对“诱惑”不能动听得像哲学家一样“形而上学”似的诠释其中的奥妙,但我承认这玩意儿确像一种诱人之花艳丽夺目,无端地挥发着人的计谋、胆识、才能之气。请看我们四周:追逐“时髦”故事,不知疲倦周而复始延续;一群一群的人像“克隆”一样效仿“时髦”的潮流,把自己卷入“欲望”漩涡而迷了方向。所谓的新现代文明难道真是物欲的“乌托邦”?一场场豪华的物欲惊梦难道真能催醒“一无所有”的精神失落?……我怀疑! 茜,我的挚友。不是我追主流求形式,她确实是大众描绘的潮流女孩——亮丽。每天她把各式的化妆品按时尚杂志中的步骤精心涂抹,整张脸在我看来像块试验基地。精美的勾画、雕琢在我们这些穷学生中格外惹眼,像绿叶衬鲜花似的。对时尚杂志内容的解读在我们之中她消化得最彻  相似文献   

12.
2月中旬,四川彭州市年度民兵军事训练即将展开。然而在利安乡寂光村谢正权家围绕儿子是否参训的问题老俩口展开了一场“内战”。 一天,谢正权从市里回家,路经乡政府门口,被几个同乡喊到一块喝茶。在闲聊中,得知民兵训练的消息。他想,儿子已经18岁了,应该把他送去参加训练,决定回家与老伴商量商量。 晚饭后,谢正权对老伴说:“我跟你商量一件事……。” 老伴代德群接过话说:“有话就说,别‘卖关子’。” 丈夫说:“我想把儿子喊回来,  相似文献   

13.
《兵团建设》2013,(7):41
彭女士:我的姥姥2006年得了脑溢血,她说谁管她和老伴,房就归谁。我主动承担了这个责任,姥姥答应把房产留给我,且做过公证,其他子女还有权分吗?新疆凤兴律师事务所律师魏勇:鉴于你所反映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幸福的假象     
佛经里写人通常走两个极端,不是大智就是大愚。《百喻经》里就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有个女人刚生了个儿子,可是她并不满足,还想多要几个孩子,于是,她四处向别人打听:“谁有办法让我再多生几个孩子?”有个老妇告诉她:“我有办法满足你的心愿,不过你得先祭祀天神。”女人赶紧问道:“拿什么祭祀呢?”老妇说:“把你的儿子杀掉,然后用小孩的血去祭祀天神,你就能得到更多的孩子。”女人听罢觉得言之有理,就准备杀子祭天。有个智者发现后,觉得这女人疯了,赶忙制止:“你将来能否得到更多孩子还不一定,却要先杀掉自己的儿子,简直愚蠢透顶!”  相似文献   

15.
腊月二十七,阳历2月7日,晚上,吕薇接到通知第二天有个紧急任务要下部队慰问,问她能不能参加。她看了看新房里全家人都围在客厅里热闹地拉家常,心里不禁犹豫了。挂了电话,刚刚才从浙江老家赶到北京的父母问清了原委后,都出乎意料地劝说她,"过年的时候,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领导是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而且,战士们如果有你陪他们过年一定会感到幸福。"她笑了:"我也是这样想的,不是怕二老不高兴吗?"妈妈说:"你爸妈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都说她很傻,如花似玉,家庭富有,却嫁给了家徒四壁的军人。然而,17个年头过后,她还是那句话:“我无怨无悔。”她是谁?她是“全国百名好军嫂”、辽宁省葫芦岛军分区后勤部长黄开军的妻子李红。 说起李红,黄开军脸上绽放着幸福,他说他的生活因为有妻子的相伴而充满阳光,他更为妻子成为优秀的军嫂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现代军事》创刊二十周年,在这二十周年的大庆之际,让我们回忆一下她在国防科技中的重要作用是很有意义的。我是一个军事科技工作者,也《现代军事》的一个长期读者,由于工作关系,很久以来与之联系甚多,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与《现代军事》共同合作完成了不少任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军事》是我的一位挚友和老师。我对《现代军事》是非常尊再和酷爱的,这主要由于她在传播现代军事科学  相似文献   

18.
无论平凡的人,还是伟大的人,都有自己多彩的梦想。梦想是成功的翅膀,有梦想就会去努力追求,有追求就有成功的希望。所以,现在人们之间交往,有一句非常受欢迎的祝福语,"祝您好梦成真"。但我认为,仅有"好梦"是远远不够的。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名叫西尔维亚的女孩极赋语言天才,她一直梦想当一个名主持人,这个梦她一直做了10年也没有实现。而另一个女孩辛迪却成功了。辛迪虽没有西尔维亚的天赋,但她却没有坐等机会上门,她先去了人们都不愿意去的北方,当上了地区电台的天气预报员,两年后,她调换了工作,后来,她又先后换了几个岗位磨炼自己。终于,她成了一家有名电视台的名主持  相似文献   

19.
马车接新娘     
如今的年轻人结婚,大多会用轿车排成长队去接新娘。这让我们羡慕不已,真希望再像他们那样补办个婚礼。我和老伴结婚时没有轿车,用拖拉机去接新娘都是一种奢望。2013年5月9日,是我和老伴王春妮结婚50周年的纪念日。不知不觉间,我们就已从风华正茂的年龄迈入耋耄之年,回想我们携手并肩走过的这些年,有许多美好的回忆,用马车接新娘就是其中之一。1965年,我是一师九团三连一名赶马车的职工。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在十连  相似文献   

20.
她,26岁的曹旭凤,从事律师工作4年,为驻地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条,代写法律文书、办理案件73件,为镇、村企业和个体户追回经济损失31万元。人称“铁姑娘”。说起她,还真有点意思。小曹从小就敬慕军人,向往军营。看到社会上对解放军不尊重的言行,见到军人和家属的合法权益受侵犯,就打抱不平。人不服气,她就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个法律工作者,又是基干民兵,改变这种现状有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