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就在陈水扁因“过境外交”和“第一家庭”弊案而内外交困之际,台当局却操纵“国安会”抛出了首份“国安报告”。5月18日,陈水扁紧急召开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国家安全会议”,审查已拖延一年之久的所谓“国安报告”。随后陈水扁迫不及待地签署了报告。于是,台湾第一份安全报告就这样宣告出笼。那么,台当局为何此时出笼这份报告?该报告的内容和实质又是什么呢?报告写了整整一年据台湾媒体报道,这份报告包括财经、“国防”、“外交”、两岸和“国土保育”五大方面,从台湾所处的安全环境,谈到台湾内部及“外在威胁”,进而提出“国家安全新战略”…  相似文献   

2.
今年9月20日,美国公布了现政府向国会提交的、由布什撰写导言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布什政府上台后首次提出的、也是21世纪美国的第一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是在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的背景下出台的,具有一些新特点,反映了布什政府对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些新观念,将对美国军事战略和对外政策产生深远影响。《报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豫夫 《环球军事》2012,(20):48-50
台湾“中央社”报道称,10月8日,随着马英九特任袁健生为“国安会秘书长”的生效,岛内“国安”、两岸、“外交”高层人事上演大搬风暂时告一段落。在这波人事大调整中,“国安会秘书长”由原驻美代表袁健生接任;“陆委会”主委由“国安会咨询委员”王郁琦接任;国民党“外交顾问”金溥聪出任驻美代表;海基会理事长由国民党秘书长林中森转任。  相似文献   

4.
李剑 《环球军事》2014,(7):32-32
台湾“中央社”报道称,3月25日,驻美代表金溥聪将正式接掌“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金溥聪遗缺由驻英代表沈吕巡接任,原“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袁健生退职。金溥聪2012年担任马英九的连任辅选工作,当年12月受命赴美出任代表,驻美时间1年4个月,在历任驻美代表中,任期最短。岛内政坛传闻,当初袁健生由驻美代表转任“国安会秘书长”,用意在建立惯例,金溥聪的职位调整,刚好与传闻相符。  相似文献   

5.
2002年9月20日,白宫公布了布什政府的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三个方面阐述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其中军事安全问题所占比例很大,说明布什政府将重点从军事上确保美国在21世纪的绝对安全。如果说,美国1950年的《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政策文件》(NSC-68)开始了以美苏军事对峙为主要  相似文献   

6.
张健 《国防科技》2003,(5):42-43
以2002年8月和9月相继也台的布什总统上台以来首份《旧防报告》和《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为标志,美国政府在对“9·11”事件后美国所面临成胁及由此给安全环境带来的“挑战”进行了一系列重新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新国防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日本将太空安全视为国家太空战略的首要事项,不断加强太空安全能力建设。成立宇宙作战部队之后,太空安全战略向备战太空走向明显。本文分析了日本太空安全战略由“和平利用”到“保守防御”型再到“攻防兼备”型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宇宙基本法》《宇宙基本计划》《国家安全战略》《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等文件内容进行研判,得出日本太空安全战略具有致力于太空军事利用、构建日美太空同盟和发挥国际太空规则话语权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事件     
《环球军事》2010,(9):4-4
美国公布《核态势报告》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4月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核态势报告》,宣布美国将削减核武器、停止发展新核武、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但并未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报告显示,美国承诺只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考虑使用核武器保护本国及盟友安全。核武器在美国安全战略中的“唯一作用”将是威慑别国不对美国及其盟友实施核打击。  相似文献   

9.
国家安全委员会具有“内外兼备”的基本职能,即:将维护国家安全与创新社会治理、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内政事务并列并举,在维护国内安全稳定方面也肩负重任。它较之现今的“国安领导小组”更为广泛和重要,是一个应对有别于国家日常工作之外的应急的危机管理机构,是应对可能的、突发的、潜在的对国家安全、利益构成威胁的前瞻性机构。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围绕大国复兴这一主线,总体上经历了从“消极防御”到“积极防御”再到“战略反攻”的演变过程。2009年5月公布的《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表明,俄罗斯已经结束过渡时期,进入了长期战略发展的高水平时期。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俄将在新的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推行“合理、实用”的对外政策,并继续凭借能源、军事两大支柱,在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体系的重建,力争成为多极世界中“有影响力的独立一极”。  相似文献   

11.
曹晓东 《国防科技》2001,22(12):22-25
美国国防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出台,并提交美国国会审查。根据这份报告,美军将保卫本土作为其首要任务,强调建立一支“轻型、机动、更具打击力”的军队,以对付恐怖组织和敌对国家的突然袭击。  相似文献   

12.
“先发制人”从1997年7月首次在日本的《防卫白皮书》里“抛头露面”,到2002年9月20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正式确定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到伊拉克战争的实战运用,再到目前许多国家的“纷纷效仿”和联合国拟为其定规则,一时间,“先发制人”战略名声大噪,世人瞩目。然而,从兑现这一战略的伊拉克战争来看,战争的硝烟和恐怖的阴影至今还飘荡在巴格达的上空,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先发制人”战略真的能保安全吗?“先发制人”战略从何来和许多事物一样,“先发制人”战略的出台,也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根源。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纷纷出笼的“先…  相似文献   

13.
论国家经济安全及其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江主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课题。文章围绕这一问题,从战略的高度探讨了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涵;从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中剖析了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国际、国内因素;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讨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10年5月27日,美国奥巴马政府公布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Nationa1 Security Strategy)。报告将军事作为外交努力无效情况下的最后手段,摒弃了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由“单边主义”转向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15.
变与不变     
赵利 《环球军事》2010,(12):1-1
5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递交了2010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是奥巴马上台16个月后首次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因而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6.
伴随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日期的,艋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所领导的执政党已经有所行动,以实现诸如构建可以直接向首相官邸报告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安会)等长期寻求的国家安全目标。组建日本国安会并不是一个新生概念。事实上,在安倍首次担任首相期间,他就曾着手推动在首相官邸基础上,构建一个具有美国风格,十分类似于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集权机构。与此同时,安倍强调政府机构在国家安全议题上所承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月8日,五角大楼正式对外发布了新版的《国家军事战略报告》。这是时隔7年后美军首次对该军事纲领性文件作出修改,反映出美军对安全环境的判断和对未来军事任务的规划出现了重大孥专变。而《纽约时报》评论指出,解读这份报告的关键词就是:中国、中国、中国。  相似文献   

18.
6月17日.法国总统萨科奇颁布了《法国国防与国家安全白皮书》。这是法国14年来首次发布新的国家战略政策。白皮书全面分析了法国所面临的安全环境的变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系统介绍了法国未来15年的国防和国家安全战略.反应了法国在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军队能力建设,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等方面将发生的重大变化。下面是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新版《国家军事战略报告》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发表的关于“军事战略”的一份报告,而不是美国军事战略的全貌。要想了解美国军事战略的全貌,我们必须综合解读美国奥巴马上台后发表的—系列有关国家安全、国家军事等各种报告,最后才能揭示出美国军事战略的真相。  相似文献   

20.
王连成  刘华秋 《国防》2005,(6):63-65
2005年3月18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国防战略》报告。该报告由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作序,共分三个部分:“21世纪美国的安全”、“21世纪的国防战略”和“所需能力及特征”。《国防战略》通过分析当前美国面临的国家安全环境,提出21世纪美国国防战略的四个目标(保障美国免遭直接攻击、确保战略进入和保证在全球的行动自由、加强联盟与伙伴关系、营造有利的安全环境)和实现战略目标的四个手段(使盟国和友邦放心、劝阻潜在的敌人、慑止侵略并对抗胁迫、击败对手)。《国防战略》是对布什政府第一任期国防政策的反思和总结,也是对未来国防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