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兵多年,每次回家,父母总喜欢问我想吃点啥?由于我早早地参军离开了家,许多年过去了,在饮食上已经没有了特别的嗜好,于是就告诉他们,随便吃些啥都行。不料,这样更给他们添了好多麻烦。每次事先得知我回家,都要准备满满一桌子好吃的饭菜;如果我回得突然,他  相似文献   

2.
“穿上军装不想家”是用来教育新战士的, 事实上哪能不想家?我是一名部队军官,长期 远离家人,在部队的日子总是十分牵挂父母, 每年回家探亲总是想方设法多尽孝心,总想补 偿一下,可每年回家都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 处处让我感受着家人的关心,所以每次都被亲 情所“累”。  相似文献   

3.
泉眼     
参军20多年,每次回家都能感到家乡的变化。这不.母亲又来电话说,村里安上了自来水,原来的泉眼干枯了。我听了后又高兴又纳闷,安自来水是好事,可泉眼怎么会干枯呢?  相似文献   

4.
父亲是个土得掉渣的乡下。他不爱吱声,毫无幽默感,一生只知道干活,拼命地干活。那件事之前,虚荣的我常常为自己的父亲自卑。那是军校二年级的时候,我放假回家。下了火车,急匆匆往家赶,却被太子河截住了归家的路。接连下了几天的暴雨,平时温顺的太子河,此时却异常凶猛。这儿原来有座桥,现在也被水淹了。从桥两边的铁桩判断,桥面至少有1米深的水。“脚脖子洪水跌倒牛”,水这么急,没人敢过,河对岸阻挡了不少人。  相似文献   

5.
刘振宁 《政工学刊》2004,(10):60-61
“看,老刘家的那个大军官又从部队回来了!你瞧人家。多给爹妈争气!”每次回家探亲。乡亲们一见到我,总要发出这种半是夸奖半是羡慕的赞叹。其实,我能成长为一名少校军官,完全是出于一种“无奈”,特殊的家庭环境使我只能在军营中磨练和造就自己。  相似文献   

6.
我与经商的表哥都喜欢关注国内外时事,特别是世界上发生的军事冲突和政治纠纷。每次回家我都能与他侃上一日半宿。那种天马行空的交流往往使我们完全忘了自己的身份,似乎是两个评论员在评判历史。我之所以能侃侃而谈,这得益于《环球军事》教给了我丰富的知识。作为热爱军事的发烧  相似文献   

7.
母亲     
春节刚过,我就匆匆赶回了部队。当兵39年,每次回家都是这样,急切地回,恋恋不舍地走。见到妈,总有说不完的话。老人家把我儿时最爱吃的拿出来给我吃,把洗好的干净鞋袜给我换。晚上,妈给我端来热洗脚水,暖好被窝。怕夜里出去着凉,她还把夜壶悄悄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军嫂,丈夫每年回家休假一次,可每次回来总要为他的睡觉打呼噜争吵几次。震耳的呼噜声让我整夜难以入睡,气急之下不是把他推醒,就是我抱着被子睡在客厅的沙发上。最近我听到别人说打呼噜也是病,严重的会引起心脏病,这是真的吗?我很担心,这病能治好吗? ——军嫂赵兰花  相似文献   

9.
正"以前,这么好的甜瓜烂在地里无人收。如今,甜瓜经纪人牛老板介绍瓜商来到地头,我的瓜不到一天时间就卖光了!"10月12日,在六师一○三团二连正在指挥机车翻地的职工马俊峰对笔者说。马俊峰所说的经纪人叫牛江平,是一○三团二连的职工。2012年年初,牛江平通过了解市场行情,把眼光投向甜瓜经纪人这一职业。他先后前往广东、上海、深圳等地推介团场"金皇后"甜瓜。后经朋友介绍,牛江平结识了3个瓜商,并很快与他们签订了1000亩甜瓜购销合同。2013年,牛江平进一步扩大甜瓜销  相似文献   

10.
唉!这人世间,做人难,连找一个临时工都得靠人。可怜兮兮的那么点退伍费,还不够买两条“红塔山”香烟,家中仅有的那条由老祖的老祖牛种留传下来的耕牛,也不值几个钱。伍大山静静地思量着,一夜无眠,翻来覆去睡不着,两眼熬得象烧红的炭火。 今天,是他伍大山退伍回家后第四次听到有关招干的消  相似文献   

11.
天堂是什么?天堂是欢笑多于忧愁,是执子之手的喜悦。天堂是什么?天堂是勇敢多于怯懦,是与子偕老的坚定。而对于三级士官梁政权来说,天堂就是情爱之手朝其欢呼、姻缘之门即将关闭的那一刹那被其牢牢抓住的温暖。当兵11年了,相了多少次亲连他自己都快记不清了,只知道每次回家的最主要任务就是与那个可能从此走进生命,也可能就此擦肩而过的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伊通县城东南15公里处有个二道岭,二道岭下是新家满族乡,乡志中记载着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二道岭下有一户人家,母子俩度日。一天,孩子在岭上砍柴发现一个石柜,从中看见里边装的是金元宝,小孩高兴极了,他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却说:财富只能靠自己辛勤劳动才能得到。孩子听了妈妈的话,没有取金元  相似文献   

13.
难忘那袅袅炊烟(散文)孙瑞亮每次回家,我总忘不了踏着晨露,登上西山岗眺望那可爱的小山村,眺望村边那条银练似的小河和小河东那卧龙般的山脉,眺望那笼罩着山村、绵绵缠绕在山腰间雾一般永远令我看不够的袅袅炊烟。秋天的清晨,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出的浓浓淡淡的炊烟...  相似文献   

14.
【现象】1月20日凌晨5点20分,天还没亮,又像往常一样,十二师一○四团畜牧连职工波拉提汉就早早到牛圈给牛喂草添饲料,到了6点20分准时将奶牛赶到挤奶大厅去挤奶,7点多忙完回家吃早饭,再给经营"牧家乐"的妻子帮一些忙,新一天的幸福生活就这么在忙忙碌碌中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怀念母亲     
说起来很惭愧。从当兵离家那一天起,就没尽多少孝心。总以为父母还年轻,自己会有很多时间去尽孝心。每次回家,留给母亲的几百元钱,母亲也都攒起来不舍得花,说是给我买房子时用。直到有一天姐哭着告诉我,母亲得了绝症,我才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当时,非典肆虐,到任何一  相似文献   

16.
书屋     
在绿树环绕的一个农家院落里,一间整洁的屋子,三张粗糙的书架,数百本书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书案上,一盆虎头兰、一盏台灯、一台收录机、一堆稿笺,书屋的主人就是云南龙陵县碧寨乡老寨子村青年民兵余发枝。 年满28岁的小余,喜爱看书,每次出山进城,都要选购一摞书回家,日积月累藏书已达数百册。文史  相似文献   

17.
练笔文艺     
远在乡下的父亲今年60岁寿辰。父亲给我的恩泽如山如海,我该送份什么样的礼物呢?那些年,母亲带着我们兄妹五人住在乡下,父亲在城里的工厂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靠他每月30多元的工资来维持,乡里的干部称我家叫“半边户”,只有父亲每次回家才“圆”了。我们嬉笑着,追逐着,听他滔滔不绝地讲叙外  相似文献   

18.
雪山环抱中的西藏波密县达巴村,是藏东河谷有名的“贫困村”。村中44户人家225人,迄今尚无一名小学毕业生。由于封闭,村民世代沿袭着“二牛抬杠”的原始耕作方式,全村人辛劳一年收入不足1万元。  相似文献   

19.
正湖南卫视一档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让孩子们有了一次与爸爸的"单独接触"。作为大多在思念爸爸的日子中长大的军娃们来说,"爸爸去哪儿?"何尝不是藏在他们心底一个大大的问号?父亲是拉车的马,是耕田的牛,是家中的顶梁柱。父爱如山,伟岸严峻,在子女心目中无可替代。有人说: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一点一点"成长的,军人家的孩子却是"一节一节"长大的——欣喜、激动、亏欠、内疚……每次久别后的重逢,  相似文献   

20.
某部宣传干事张某休假回家,下了车,正走到距离自己家所住小区不远的一条街上,突然看见两个青年人骑自行车撞倒一位老人,二人不但不赔礼道歉反而出言不逊。旁边一位同志指责二人的不道德行为,二人竟恼羞成怒,欲拔拳相向,张干事见到此景,本能地将手机掏出来拍下该场面,并迅速冲了过去试图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在众人的指责声中,二人感觉占不到便宜,便完全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