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左传>里有个"弦高退敌"的故事.说的是公元前627年,秦国派大将孟明视秘密出兵入侵郑国.郑国商人弦高,在贩牛途中得知这一消息,急中生智,一面派人星夜兼程回郑国报信,使郑国早做准备,一面选了20头肥牛作为犒劳秦军的礼物,亲自上路迎秦军.  相似文献   

2.
战争史上,有些将帅在沙场受挫之后,就永远销声匿迹了。然而也有一些败军之将,却能在逆境中庄敬自强,进取不息,最终取得了成功。我国春秋时期秦国的大将孟明视,就是这样一位出众的历史名将。公元前627年,孟明视率精兵三千,战车三百乘,千里远征,东袭郑国。因为郑国有了准备,他便顺手牵羊灭了弱小的滑国。当他回师途经崤山时,遭到晋军伏击而全军覆没,他和副将都作了晋军的俘虏。后被释放回国。过了两年,他率军攻晋,又大败而归。是年冬,晋襄公联合宋、陈、郑三国伐秦。当时,仍然担任秦军主帅的孟明视,坚壁不战,又被四国联军占去两城。孟明视三次败北,舆论大哗,秦国的许多文武大臣,纷纷要求朝廷从速将他撤换。公元前624年5月,泰国完成大举伐晋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714年(周桓王六年),春秋时中国北方的北戎部落出兵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庄公派军抵御,忧虑戎军兵强马壮,说:“敌是步兵而我为车兵,我害怕敌从侧后迂回攻击我军。”庄公之子公子突说:“派一支能勇猛进攻而又能灵活速退的小部队接战诱敌,尔后佯败而逃。父王再派三支伏兵待敌。戎军作战轻率而  相似文献   

4.
厉共公至出子时期,秦国的军事战略安排以春秋时期形成的疆域结构为基础。在东部边域上,面对魏国的西侵,秦国依托黄河、洛水及东部纵深区筑城置塞以作应对;在西部边域上,对绵诸的征伐进一步稳固了陇西与关中的统治;在政治中心的位置选择上,表现出都城东移倾向,推动着此后的都城东徙;在北部边域上,因北疆军事防御不足而频受威胁;在南部边域上,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这一时期的军事战略对后来秦国的强盛仍具意义。  相似文献   

5.
简析秦灭六国的“远交近攻”方略郭之昀,沙丹秦国的“远交近攻”方略是秦昭襄王至秦王政几代国君所奉行的军事战略,它贯穿于秦统一六国的全过程。秦国诸王在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同时,围绕着兼并六国这一既定目标,把军事和外交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了长期不懈地努...  相似文献   

6.
居危亦思危     
苏俊 《政工学刊》2009,(4):58-58
春秋时期,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自知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国能够取消攻打的念头。其他国家因为不想得罪强大的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为了答谢晋国,郑国国君派人献给晋国许多美女和贵重的珠宝。收到礼物后,晋悼公十分高兴,将一半的美女赏给这件事的功臣魏绛。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拒绝,并且劝晋悼公说:  相似文献   

7.
退让促团结     
战国时期,蔺相如的车与廉颇的车相遇,蔺相如便叫人“引车避匿”,以致部下都怨他窝囊。蔺相如说:“在秦国,面对虎狼之心的君主,我都毫不惧色,难道我真的怕廉颇吗?  相似文献   

8.
富国强兵的思想,在我国是占已有之。当然,古代有古代的局限。商鞅的这段话,却是清楚而又准确地道出了富国与强兵的关系,可以说是富国强兵思想的经典之言。商鞅是战国时代著名的革新者。他是卫国人,得知秦孝公有求贤之意,就前往秦国,向孝公致献了富国强兵之策。在秦国,他两次  相似文献   

9.
唐代大文学家书柳宗元曾在一篇题为《敌戒》的文章中写道:“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意思是说,人们都知道敌人是仇人,会带来很大坏处,却不知有敌人存在还有很大好处。他举例说:“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乃亡。” 柳宗元说的“兢兢”、“”和秦国兴衰成亡的教训,给我们  相似文献   

10.
鸡与战争     
中国人民对鸡的喜爱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了。我们且不去说养鸡时间之久,也不用去统计喂鸡数量之多,不去论饲鸡方法之妙,还不谈赏鸡方式之奇。只说说古人的“鸡有五德”之颂,就是令世人叹服的了。据《韩诗外传》记载,早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位名叫田饶的大夫就曾经在朝上,当众对鲁哀公作鸡颂道:“带冠为文,足搏距为武,敌在前敢斗为勇,见食相呼为仁,守夜不失为信。”此“文、武、勇、仁、信,乃至五德也。”笔者以为,鸡的守信不失是最可颂的。《诗经·郑风》里有  相似文献   

11.
洪椿喜虽不是行武出身,但对武装工作的地位、作用却十分清楚。他曾在许多场合说过:“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共和国驶向21世纪的经济舰队,不能没有护卫舰,经济工作与武装工作只有同兴共振,才能国富民强。 心系武装情深意浓 洪椿喜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曾在西平县化肥厂当过民兵班长、排长、连长,1981年他在带领民兵参加化肥厂火灾灭  相似文献   

12.
“草木皆兵”的成语,不少人都知道它的出典。它除了给军事家提供了秦晋淝水之战这一以少胜多的战例外,还给当今的军事心理学家们提供了一份可资研究的历史资料。遥想当年,自称“大秦天王”  相似文献   

13.
死于固执     
《兵团建设》2012,(3):52
公元前206年,刘邦拿下了咸阳。按照楚怀王之前对天下诸侯的承诺——"先入关者王之",刘邦可以做关中王。项羽晚了一步,但他心中另有打算。秦朝被消灭之后,被秦国灭掉的六国旧势力基本上已经与领了各国原来的地盘。对项羽来说,不回楚国做大将,唯一剩下的就是关中王这个空缺,天下没有其他的容身之地。  相似文献   

14.
“成武是著名相马师伯乐、齐国名臣晏婴等名人的故乡。汉高祖刘邦在此操练兵马,因‘喜武功之大成,遂设县邑,赐名成武’。革命战争时期,成武人民奋勇抗战、积极支前;改革开放时期,成武人民拥军优属、尚武爱武。可以说成武自古就是兵家的福地,就有精武爱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为摸清基层武装工作及专武干部思想底数,最近,我们对本县专武干部进行了调查。调查中,我们采取交心、谈心的方法,注意思想引导,力排顾虑,让他们说真话 奖惩,迫使专武干部们两头忙。“我今年是向镇长书记请假做本职工作的。”这位干了3年多武  相似文献   

16.
县级人武部归建后,《西南民兵》陆续刊登了一些关于专武干部问题的文章。有些文章高屋建瓴地对专武干部问题做了阐述,但没有引起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我作为一个专武干部站在基层的角度借贵刊说一声:请为专武干部呼吁。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专武干部不专”,无非是指专武干部兼职过多。在城市及厂矿企业,由于实行岗位责任制,专武干部一般都是干本职工作。而农村,专武干部兼职就往往五花八门。可以说,什么工作难做,什么“官”难当,就要武装部长出马。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说这是好事。经过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8.
阿Q头上有几处癞疤,总是忌说“光”、忌说“亮”,进而连“灯”、“烛”都忌。这,似乎也可以理解。就说“腐败分子”这个“尊号”吧,大概不会有人争而“得”之。可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最近某地的一场官司,颇引人注目。一位教授写了一部小说,揭露某县官员腐败成风,称得上是一部时下的《官场现行记》。既是小说,人物自然是艺术形象。小说成功或失败,人们自可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来评论它,称赞之,批评之,均无不可。本人没有看过这部小说,无权对它说三道四。但有那么一群“好求甚解”的人,硬是“对号入座”,从…  相似文献   

19.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二十六篇。今本分二十六卷,共一百六十篇。该书成书于公元前241年至前239年之间,系战国未秦相吕不韦集会门客共同编撰。尽管该书为杂家代表著作,但主导思想体现了吕不韦的政治观点,其政治目的是为完成统一大业和即将新兴的秦王朝的长治久安提出一套完整的策略和理论.它主张秦国要统一天下,主张用兵重农、法术刑赏,但同时又强调民为立国之本.在军事伦理思想方面,力主上德、顺民、义货、义兵等。一、“先德后武”的上德顺民适威说《吕氏春秋》专立有《上德》、《先已》、《顺民》、…  相似文献   

20.
呼声与回声     
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改革开放搞活市场经济之机,钻军品、被装大量上市和人武工作专业符号管理不完善的空子,冒充人武、专武干部,打着劳武企业的招牌在社会上招遥撞骗。这些冒牌的“武装干部”严重地败坏了人武部门的声誉,损害了人武、专武干部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