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军用红外目标探测的特点、发展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中波红外探测器和长波红外探测器的特点、发展以及FLIR(前视红外雷达) 成像系统用于探测地面目标、IRST(红外搜索和跟踪) 点源探测系统用于探测空中目标和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应用前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计算机模拟生成热红外图像的技术已用于夜视光电系统的人眼视觉测试,目标识别与跟踪,导弹寻的模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本文概述了当今国内外用计算机模拟热红外图像的思路及方法,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如何提高热红外图像模拟的性能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声探测技术用于低空低速飞行目标的跟踪定位,而红外图像探测器能跟踪中低空飞行目标。然而现在缺乏能处理两种或两种以上探测系统的硬件平台。基于这种现状,设计了一个硬件融合平台,既可以用于红外机动目标的跟踪,也可以用于声探测目标的定位处理。融合平台的设计,不仅弥补了不同平台之间的缺陷,又发挥各探测平台的优点。系统整体设计框架采用DM642+FPGA。在声探测软件设计中,设计了UART驱动,并用C语言编写了伪线性卡尔曼滤波定位算法,并且成功将跟踪算法移植到了硬件平台中,有效跟踪到飞行目标。  相似文献   

4.
IMM-EKF雷达与红外序贯滤波跟踪机动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与红外数据融合能够实现信息互补,改善对目标的跟踪、识别以及提高系统的生存能力.为了解决空中目标高速机动时,单一模型的雷达/红外序贯滤波跟踪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序贯滤波和交互多模型的雷达/红外融合跟踪机动目标的方法,通过在雷达与红外序贯滤波融合中引入交互多模型来跟踪机动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基于最优数据压缩的雷达与红外传感器融合跟踪机动目标相比,跟踪精度明显提高,是一种雷达与红外传感器融合跟踪机动目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采用被动探测方式,具有较好的隐身能力,不易遭受攻击,是雷达探测警戒的重要补充手段,也是信息战尤其是光电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舰载IRST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介绍了国外舰载IRST系统的装备情况,并分析了舰载搜索跟踪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国外舰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搜索跟踪(IRST)系统利用低空来袭目标机体散热或发动机尾气等红外特征,来探测跟踪目标的一种被动式全景探测系统。IRST系统有扫描型和凝视型两种型号。前者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扫描,用于目标搜索;后者采用无需光机扫描、能覆盖整个视场的二维红外探测器阵列,对目标进行仔细观察和识别。舰载IRST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红外传感器目标跟踪算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对红外传感器目标跟踪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包括航迹起始、已知目标强度分布模型时的红外目标跟踪 ,对目标质心伪测量的红外目标跟踪 ,基于质心及质心偏移测量的红外目标跟踪 ,红外传感器的目标机动检测、利用图像分割和目标特征的红外目标跟踪 ,图像相关算法和 Kalman滤波的红外目标跟踪 ,简化充分统计量的红外目标跟踪 ,修正球坐标系 (MSC)的红外目标跟踪、利用主客观知识的红外跟踪 ,红外传感器的微弱信号检测与跟踪以及红外传感器检测 -跟踪的联合优化等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雷达遭遇电子对抗、无法正常工作时,一种辅助、替代雷达,对空中和海上目标进行搜索、识别、跟踪的新型探测设备出现了,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雷达是各种武器平台执行对地、对海、对空作战任务时的主要探测设备,在作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科技进步,为对抗雷达而发展的新武器和新战术层出不穷,并在近年的几次高科技局部战争中屡屡克敌制胜。如利用雷达低空盲区、避开雷达监测的低空突防武器,对雷达实施压制或欺骗的电子干扰设备,对雷达进行直接攻击的反辐射导弹等。因此,一种新型的成像探测设备——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应运而生。它采用被动方式工作,具有隐蔽性好、不怕电子干扰、精度高、低空探测性好等多种优点。正常情  相似文献   

9.
红外警戒系统的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低空、超低空飞行的威胁目标(导弹、飞机),红外警戒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发展迅速的近程防御与对抗武器装备。针对红外警戒系统的主要技术,提出了系统的战术技术要求;分析了信号处理对系统作用距离的影响;给出了一种红外点目标信号预处理方法和红外目标点迹处理方法,以及虚警时间、虚警概率、探测概率的关系;探讨了双波段数据融合技术并简述了系统的研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兵器的防护衣——红外隐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隐身技术及其发展 隐身技术是在一定遥感探测环境中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使其在一定范围内难以被发现的技术。红外隐身技术则是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降低被红外探测器发现概率的一种手段。现代战争中红外探测器的问世,使红外探测成为军用遥感探测的重要手段,也使红外隐身技术发展成为隐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外隐身技术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课  相似文献   

11.
从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的组成原理和功能分析出发,采用层次化构架体系建立了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功能仿真模型。在此模型中,提出了在信息源联网条件下状态优化的方法,研究了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状态推进模块。使用"网格法"分析了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扫描模拟模块。通过对最小可检测辐射强度的求解,分析了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目标探测模块。基于上述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动态红外迷彩伪装的机理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红外迷彩伪装,是一种可控的新型红外伪装手段,它是通过迅速降低目标与背景红外图像帧与帧之间相关度,从而使红外跟踪系统对地面目标的跟踪丢失.在分析红外跟踪系统的相关算法及动态伪装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帕尔帖效应的温度调节型和基于电致变色的发射率调节型动态红外迷彩伪装技术,并对2种类型的实验样机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动态红外迷彩伪装对反红外系统的相关跟踪具有一定效果,是对抗红外系统相关跟踪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外搜索和跟踪(IRST) 系统是迅速探测红外威胁源的存在, 识别威胁源的种类,测定威胁源的方位并报警的一种光电系统。介绍了对机载IRST的性能要求, 美国和欧洲等国对机载IRST的研制及装备概况, 分析了今后机载IRST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标图像运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外成像导弹导引头的信息处理中,目标图像特征研究是导引头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各种潜在目标成像特征的详细研究是红外成像导引头信息处理研究的基础。在此项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对导引头目标识别和跟踪算法的评价,同时也可以辅助图像处理算法的选择和优化。在分析红外成像制导空空导弹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导弹、目标的仿真模型,对常见的目标图像运动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在空战条件下目标图像运动特征的部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长期以来靶场鉴定试验中红外探测跟踪设备主要性能指标难以评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非典型环境条件下的小样本试验数据进行指标参数评估的方法.通过对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的分析,结合红外探测跟踪设备的战术指标和工作特点,建立了红外探测跟踪设备偏最小二乘回归单指标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天基红外预警探测系统计算机仿真的方法 ,从统计学的角度建立了描述天基红外预警探测系统工作效能的数学模型 ,并给出了在特定的想定条件下对目标探测跟踪的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17.
作为红外自寻的制导、搜索跟踪和预警等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红外弱小目标检测与跟踪成了红外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采用了"先检测后跟踪(DBT)"的思想对红外小目标进行检测与跟踪,首先采用基于各向异性偏微分方程的背景抑制技术对单帧图像进行抑制,再用最大绝对对比度阈值对红外图像进行分割,最后采用形心跟踪法对小目标点坐标定位。试验证明本文算法应用于目标检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探测性能评测标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nfrared Search and Track,IRST)理论与实际战场探测能力之间的较大差异,提出了IRST系统探测性能评定的方法。对机载红外探测系统探测性能指标进行理论分析,选取探测点源目标的噪声等效辐照度作用距离模型进行分析改进;探讨作用距离与探测概率之间的关系;根据IRST系统工作方式,推导出系统物理扫描概率和目标发现概率计算公式;分析目标发现概率与系统作用距离以及载机速度之间的关系;搭建双余度反馈IRST系统探测概率测试平台,制定实验评测步骤,提出一种对探测系统性能进行评估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可靠。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满足一定的探测概率下,系统作用距离极限可达到60km;通过半实物仿真平台的测试,实验结果较好地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雷达与红外数据融合评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雷达和红外数据融合由于能够实现信息互补 ,改善对目标的跟踪、识别以及提高系统的生存能力 ,因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对基于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的数据融合算法进行了综述 ,并介绍了一些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20.
红外搜索跟踪系统采用被动工作方式,具有较好的隐身能力,不易遭受攻击,是雷达探测警戒的重要补充手段.研究了IRST系统的组成和主要技术特点,介绍了国外舰载IRST系统的装备情况,分析了舰载搜索跟踪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