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论     
文威入 《环球军事》2012,(20):71-71
不像间谍的间谍一个精彩的间谍故事总是会吸引人,但这个故事未免少了些许惊心动魄。没有了伟大的抱负,没有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宏大理由,没有了忍辱负重长期潜伏。拥有高秘密级别的美国驻西德士兵迈克尔因一时冲动越过边界进入东德,作为—名电子战信号情报专家,他向东德出卖的机密情报,给美国和盟国带来巨大损失,因此被判处30年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2.
一名曾以苏联驻联合国外交代表处工作人员身份在美国活动的克格勃退休间谍在俄罗斯《伴侣》月刊上撰文,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他受命用“换妻”的手法拉拢一名美国政要从而获取重要情报的真实故事。这宗桃色交易堪称克格勃历史上很奇特也很成功的一次色情间谍行动。这名克格勃资深间谍没有透露自己及其他3名当事人的真实姓名,而是在文中使用了化名。  相似文献   

3.
近日,美国海军“无瑕”号间谍船在我南海水域不光彩的行为曝光后,不禁使人们回想起历史上美国间谍船的种种糗事。在世界军事斗争的大舞台上,美国间谍船就像表演灰色幽默的小丑,经常以人意想不到的方式为世界军事斗争剧情添加笑料。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间谍船,能够像美国间谍船那样以“大无畏”的精神前赴后继,创造着一个又一个雷人的事件。  相似文献   

4.
王军  朱竟成 《环球军事》2008,(24):58-59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间谍故事。1974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招募了23名古巴人和1名住在哈瓦那的意大利商人为它工作。不料这些倒向美国人一边的古巴“大鱼”多数是古巴安全机构人员。直到13年后,中央情报局才知道它上了古巴反间谍机构的当。  相似文献   

5.
谍战风云中,女间谍的故事总是格外夺人眼球,而如果她偏偏又是一个游走于大国势力之间的多重间谍,那么其故事就更加精彩。法国人马蒂尔德·卡雷便是这样一位将这两种特点兼于一身的传奇女间谍。  相似文献   

6.
这是个离奇的间谍故事,离奇得令人难以置信。这里除了人为的因素外,也有天然的巧合。如果两者缺了一个,这个真实的故事也就成了荒诞奇谈。一名间谍以同一个身份,两次打入德军情报部门,足以让我们为他的大胆和智慧感叹!  相似文献   

7.
当88岁的英国出版商詹姆斯·麦克吉本(JamesMacGibbon)4年前去世时,谁也不会想到他竟是一名隐藏了50多年的苏联大间谍。日前,一份由麦克吉本去世前预先写下的12页自白书终于浮出水面,首次向世人披露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间谍和背叛的故事:二战期间,身为丘吉尔战争办公室情报官员的他竟是一名暗地里为苏联工作的秘密间谍!二战后,他的身份受到了军情5处的怀疑,但他最终仍然靠谎言逃过了两次审问,结果被证明“身份清白”。  相似文献   

8.
麻风女间蝶     
我们也许看过不少描写间谍活动的小说和影视片,这些故事中的女间谍无一不是风姿楚楚,性感迷人。但你听说过一位身患麻风病的女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美国间谍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9.
傲楚 《环球军事》2010,(21):58-59
妻子背叛、部门清洗,这就是一位苏联间谍在上世纪50年代面临的处境。在双重打击下,苏联部署在亚洲的头号间谍最终选择了叛逃西方。是什么让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在美国又受到了什么样的待遇呢?请看拉斯特沃罗夫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侦察卫星,就是窃取军事情报的卫星,它站得高看得远,既能监视又能窃听,是个名副其实的空中超级间谍,可以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侦察卫星更出色的间谍了. 一、侦察卫星基本概况 (一)侦察卫星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到现在,侦察卫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14):58-59
罗伯特·汉森间谍案曾轰动一时。在汉森10多年的间谍生涯中,由于曾担任多个直接关系到美国国家安全的职务,可以接触到大量与苏联/俄罗斯有关的绝密情报,甚至是美国政府内部最敏感、最机密的情报,所以汉森出卖的情报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让美国人触目惊心。美国联邦调查局也认为汉森间谍活动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叛国行为,对美国国家利益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那么,他的妻子邦妮作为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又是如何与一个大间谍和平共处的呢?难道她就没有发现汉森的间谍行踪吗?她又是如何证明自己与汉森间谍活动毫无干系的呢?  相似文献   

12.
《环球军事》2013,(7):59-59
1973年10月,埃以战争前夕.埃及数以千计的坦克、大炮、装甲运兵车队,穿过公路和村庄开往前线,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以色列间谍却没有得到情报。这是因为埃及战略家运用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奇特措施,别出心裁地对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闭嘴吧”训练,控制了易于泄密的言论自由市场,堵死了以色列间谍的侦察渠道。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2月14日,被俄罗斯总统特赦的美国人波普乘飞机离开了莫斯科,从而为一场引起轩然大波的间谍纠纷画上了句号。此前,这位美国前海军情报人员被控偷窃俄国新式鱼雷技术。俄法庭以间谍罪判处他20年有期徒刑和70亿卢布的罚金。这一事件再一次让俄罗斯人意识到,冷战虽然已经结束10年,但美国人针对俄罗斯的间谍战却从来就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14.
在间谍人物中,真正的"三面间谍"十分少见。同时为三个间谍机关工作,无异于是在走钢丝,一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有个英国人是一个具有三重身份的间谍,他是一个高明的"走钢丝的人"。  相似文献   

15.
说到间谍,人们往往想到那些深入对方内部,刺探情报的神秘人物。其实,在我们这个星球上,还有一类间谍更让人觉得神秘莫测,这就是飞行间谍——侦察飞机。臭名昭著的“黑小姐”——U-2高空侦察机飞行间谍家庭有一个臭名昭著的“黑小姐”,它就是 U-2间谍飞机。U-2的机翼很长,它的翼展为31.39米,机长只有19.2米,机翼的长度远远超过了机身的长度,又宽又长的机翼,使飞机拥有巨大的升力,再加上它的通体都呈黑色,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一个“黑小姐”的雅号。  相似文献   

16.
一个寒冷的春日。华盛顿第九大街和第五大街的街角。对于年过花甲之后又开始新生活的中情校官彼得·欧内斯特来说,这里是“间谍总站”。他说:“人们一提起柏林和维也纳,其实只要看看华盛顿,就知道间谍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 要建立一个展示间谍艺术的殿堂,哪里还有比这更好的地方呢?今年夏天,国际间谍博物馆将在华盛顿市区开馆。在那儿,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微型相机、密码机和无数精巧的小玩艺,比如可以变成手枪的俄罗斯口红。 欧内斯特将和前克格勃间谍奥列格·卡  相似文献   

17.
梁陶  王谦 《环球军事》2008,(14):60-62
乔治·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美国的“国父”。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同样也是美国情报事业的奠基者,被称之为“间谍大师”。  相似文献   

18.
近一个时期,台湾的“泄密风暴”愈刮愈烈,台湾的情报“鼹鼠”也不断露出尾巴。这使得台湾情报机构又一次很不体面地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台湾虽小,但特务最多” 的确,台湾可能是世界上间谍比例最高的地区,而所有这些间谍和从事情报工作的庞大群体都隶属于一个神秘的部门,这个部门就是台湾秘而不宣但又臭名昭著的“国防  相似文献   

19.
2月18日,一名主要替英国卖命的三重间谍披露了一个惊人内幕:英国的安全部门竟然不顾伊斯兰禁律,派间谍潜入穆斯林心目中最洁净的地方——清真寺,目的是为了收集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情报!而英国政府随后的过河拆桥做法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清真寺里有间谍  相似文献   

20.
一封自首匿名信 1984年5月11日,珍妮打开了一封用打字机打出来的匿名信件。正是这封匿名信件引出了一件轰动全美国的间谍大案。这起间谍大案造成的后果,美国人至今仍难以弥补。信是写给联邦调查局负责人的。珍妮读了一遍,很想把它归入毫无价值文件类,但是一个侦探的责任心使她放弃了这个念头。 珍妮·福尼叶是个迷人的女郎。她体态丰满,特别引人注目。她大学没有毕业就加入美国联邦调查局,在洛杉矶分局担任接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