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我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垮了美军王牌骑1师,韩军第3师、第6师,歼敌1.5万余人.正在志愿军势如破竹、乘胜追击时,作为志愿军总司令的彭德怀在作战室中突然命令:"各部队停止追击!"当时,作战室的人都愣住了,彭总看出了大家的心思,解释说:"麦克阿瑟错误地估计了我军的出国兵力,认为我们过江的部队人数不多,只不过是一支象征性的部队.麦克阿瑟狂妄得很,他求胜心切,还会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2.
老班长不是医生,但他发明的"中西结合疗法"却名扬我们的部队。可不,医生为病人疗伤,老班长吴宝明却用他的这个独门绝技,为指控装备做"主板搭桥手术"。要说老班长的这门绝技还得从十几年前,他还是新兵的那会儿说起。入伍之初,他被安排到传真室工作,一次在送报时他无意发现通信科的一台电脑系统崩溃了,很多人围在电脑前束手无策,最后还是请了上级单位的一名工程师才把问题解决了。当然,那是上个世纪的事,当时电脑还没有普及,因此,会操作的人  相似文献   

3.
第二炮兵某基地工程指挥部专业技术8级工程师常仁安,个头不高,鬓发花白,黝黑脱皮的脸上挂着"高原红"。在一些人看来,技术干部只要在部队管好自己,学好专业,不用操心部队管理,算是个"清闲差事"。事实并非如此,他就是个很好的印证。他已肩扛上校军衔,却常年与民工同吃住在戈壁的"地窝"里;他  相似文献   

4.
正用妻子宋珊的话来说,她是被丈夫苏忠毅"骗"过来的。2009年3月,经亲戚介绍,两个人订了婚。宋珊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女生,还没与苏忠毅见过面,仅仅听说他是个当兵的,人比较踏实,而且部队驻地位于桃花岛,没多考虑就答应了。同年6月,两人便结了婚。苏忠毅当时刚到哨所任哨长,只有6个人的单位少了他就等于没了"主心骨",所以刚刚结婚没几天,苏忠毅就风尘仆仆赶回了部队。在哨所,苏忠毅总是报喜不报忧。每次打电话总是向妻子介绍驻地的美  相似文献   

5.
褚银 《国防》2007,(5):74-76
"围剿"的接连失败,使蒋介石恼羞成怒,他又迅速发动了第三次"围剿".这回他把嫡系部队5个师调到江西,充当"围剿"主力,使"围剿"总兵力达到23个师又3个旅,外加5个航空兵队,共30万人.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我以前服役的部队里,就有一个不能貌相的班长,人称"鲁班长"。"鲁班长"并不姓鲁,只是他的"型"太像《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了——虎背熊腰,还偏偏有个同样光溜溜的脑袋。于是,"鲁班长"就这样被叫开了。但是,别看"鲁班长"一身顸实,他可是一个十足的文艺青年。先说"鲁班长"的绝活——篆刻。说起篆刻,还得从他读士官学校时说起。当时正值学校组织一个板报评比,"鲁班长"所在队实无良将,  相似文献   

7.
陈世贵:争当排头兵 云南预师官兵都把该师炮兵团第一政委、曲靖市委副书记陈世贵称为国防建设的明白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热心人、团队班子的带头人、干部战士的知心人。陈世贵上任第一天就对同志们讲:"只有国防强大了,才不会受欺侮。"他按部队的条令条例严格要求自己,每月回营办公,做到军容严整。只要部队有活动都尽量争取参加。团部基础设施建设,他亲自把关作规划,定方案。  相似文献   

8.
从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便知他也非常熟悉和热爱文学。其实,文学对每一个有理想和梦想的人来说,它都可能是我们年轻时的"恋人"。有人与这个"恋人"结婚了,便成了作家,没有与其"结婚"的人,有可能成了另一个职业的历史性人物,年轻时我们都一样,我们都如此热爱文学——我真正的"文学课"是从进入部队开始的。那应该是1976年之后的那段时光,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令我最难忘的是我和一位战友褚勇军(他是我的领导,部队新闻干事)多年一  相似文献   

9.
当事人     
韦开忠新疆某部老兵一个老兵的"集结号"离开部队30年后,一位八旬老人又和老部队紧密相连。2006年,老兵韦开忠从自己的老部队——新疆某红军英雄团离开时,团里送他一套团史资料。资料中多处与事实不符的记载,使这位每个月靠1000多元养老金生活,妻子常年患病的老兵踏上为老部队寻根的万里长征。5年来,他辗转上万公里,足迹遍及四川、重庆、甘肃、陕西、  相似文献   

10.
数次"失业"没有挡住王怀玉追求梦想的脚步,终于他的"憨"带来了患者万家欢。有人说他呆,有人笑他傻,有人甚至直接叫他"王老憨"。听了,他一笑了之,依然如痴如醉地追求他的梦想。这就是沈阳军区赤峰临床部烧伤科主任王怀玉。起初,王怀玉在68集团军某团卫生队当医生,可没干几年,部队就面临裁撤。眼见来上班的人越来越少,王怀玉却跟没事似  相似文献   

11.
在山西省某预备役团的干部述职大会上,预任副团长、平定县常务副县长张映涛郑重表态:"我一定做到不挂虚衔,任实职、办实事,把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干,做一名优秀的预备役军官。"立足过硬夯根基张映涛上任之初,周围很多人认为预备役部队属于地方部队,不是正规军,即使任职,也很难做出成绩,劝他应付应付差事就行了。但张映涛认为:"预备役部队组建是未来军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地方政府必须把预备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上任后,他主要负责该团二营工作。他和营长一起到  相似文献   

12.
面对战友的祝福和"要求",超强师傅幸福写满了脸庞,笑的更灿烂了,长长的睫毛扑闪扑闪的:也许是因为要做新郎了,也许还有别的让他更陶醉的原因吧……"超强"名叫郑超强,是73101部队某连炊事班班长。你别看他只是一名战士,可他那满身洋溢的自信,以及一手"超强"的厨艺,总能让人从心底发出感叹:人如其名!超强班长细胳膊细腿,很难想象他与"厨师"扯上关系。依据赵本山小品《卖拐》里的台词,伙夫们可都是"脑袋大、脖子粗"的。可郑超强确实是厨师世家出身,能往上数到三代。到了郑超强这里,已经开起了兰州拉面馆的父亲不想让他子承父业了,希望他在部队好好成就一番事业,换个"活法",说不定就能超过自己比自己更强。可怎奈超强打小就陶醉于那锅碗瓢盆的"交响乐",新兵下连,他竟主动找到连长,亮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见刘建新时,他笑着说:"在厂里我为部队生产武器,是为国防事业尽力;现在服预备役,直接为军队服务。我们都是一家人,你们叫我老刘吧。"自此,工作以外我们都以"老刘"相称。从外表看,老刘个子不高,黑黑的脸庞,属于那种扎到人堆里认不出来的类型。可但凡了解他的人都说,刘建新是个能人。  相似文献   

14.
68306部队71分队二班列兵吕海枫,入伍之前就掌握了一手核雕、篆刻的"绝括",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比赛获奖,在第五届静鹤斋国际小书画家评选中获"全国小篆刻家"称号。他擅长在橄榄核上雕出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头像,战友们送他"雕刻达人"的称号,推荐他参加"军营之星"评比,引得不少人想拜他为师。  相似文献   

15.
和许多新兵一样,刚入伍的谢纲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当炊事员。尽管他毕业于厨师学校,而且还取得了"湖南省厨师初级资格证书"。满怀激情的他立志要在部队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事与愿违。刚下连队,上级便根据他的特长,安排他当了空勤灶炊事员。起初谢纲有抵触情绪,来部队就是为了扛枪站岗,要干炊事员还用到部队嘛。一名老班长的两句话点拨了谢纲。一句是:"空勤灶炊事员顶半个飞行大队教导员,我们责任重大。"另一句是:"墩子上是师傅,  相似文献   

16.
作为军嫂,她默默支持丈夫的军旅事业"我热爱部队,所以我当了一名军人;我热爱部队,所以我选择一名军人丈夫;我热爱部队,所以我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这是刘洪兰与人聊天时经常说的话。1992年,经人介绍,刘洪兰与方明  相似文献   

17.
缪纯是上海市闸北区服务公司武装部部长,1987年担任武装部长以来。诊公司先后有17名青年民兵应征入伍,有9人在部队光荣入党、14人担任班长骨干。由于兵员质量好,受到部队称赞。闸北区服务公司是从事旅馆、饭店,美容等“热门”行业。优厚的待遇与艰苦的部队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许多战士到了部队后,不安心部队生活。一位在福州空军地勤服役的战上,在家是一个独生子。他刚到新兵连集训时,多次想逃回上海。缪部长得知这个消息,共写了14封信,打动了这个战士的心。这个战士分到部队不久,又经  相似文献   

18.
当看到桌子上摆放的斑驳发黄的雷锋照片时,赵老语出惊人:"雷锋就是我接的兵!"赵鸿刚刚从部队转业后,除了上班就是到各中小学校、单位、工厂作报告,讲雷锋故事。听说他是从雷锋生前所在部队转业的,雷锋还是他接的兵,大家都争着请他讲雷锋当年的故事。连日来,河北省广平县党政机关、  相似文献   

19.
时下,称呼"老板"之风甚行,并蔓延党政机关部门,甚至侵入部队。在社会交往中经常听到有人称呼他人为"老板",到地方机关部门办事也能听到部属称其单位领导为"老板",在营区内与战友闲聊时也有称其单位主官为"老板"的,长此以往,势必影响部队风气建设,要坚决刹住。  相似文献   

20.
正5月的昆仑山,依然是雪峰耸立,寒气袭人。在巍峨的群山深处,一队全副武装的官兵快速奔袭,指挥这支"尖刀"的警官面色黝黑、两眼炯炯有神,他就是被各族群众誉为"昆仑猛虎"的武警兵团指挥部七支队股长杨厚强。休息间隙,笔者问他"昆仑猛虎"这一称呼的来历,一向心直口快的山东汉子突然变得腼腆起来,全然没了指挥部队时的果敢,还是他的一位老领导祝晓斌讲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